妈妈胜过好老师1+2 共2册
基本信息
书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700册纪念版)
定价:49元
作者:尹建莉 著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字数:355000
页码:361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16开
商品重量:
商品参数
书 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zui自觉
作 者:尹建莉
I S B N :9787550017702
出 版 社: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6月 第1版
印刷时间:2016年6月 第1次
字 数:220000字
页 数: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原 价:49.80元
内容推荐
“中国家族中的教育模式是通过代代模仿和传染得以传承和延续的,经常看到几代人都在重复相似的恶劣教育方式,每代人都在承受着同样的痛苦和磨难,直到有一个人醒悟过来,从此斩断了这根链条。”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超yue之作,8年潜心观察上万个中国家庭,归纳98个典型的“中国特色”家庭教育问题案例,涵盖:
l “溺爱”问题
l 家校矛盾
l 学习技巧
l 夫妻关系
l 隔代关系
l 多子女关系
l 性教育
l 金钱教育
l 人际关系教育
l “感统失调”“延迟满足”等流行的“伪概念”
就家庭教育各个方面的问题,一针见血点明要害,给出彻底、具体的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
尹建莉:
教育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中国家庭教育领域标志性人物。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
著有家庭教育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凭借口碑狂销600万册,治愈亿万家庭。
女儿圆圆曾跳级两次,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美国著名常春藤盟校硕士毕业。圆圆品学兼优,自主自立,乐于助人,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三好生。
我必须强调这本书在“尊重主体性”这一点上的力度,这一点在当前崇尚“内卷”的教育环境下尤为珍贵。它彻底颠覆了我过去那种“父母是船长,孩子是乘客”的传统观念。作者坚定地认为,孩子是拥有完整生命和独立意志的主体,父母的角色更像是花园的园丁,提供适宜的环境、充足的阳光和水分,然后耐心等待,而不是时刻拿着剪刀修剪他们成长为“你想要的形状”。这种“放手”的艺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对结果的预期和对完美的执念。书中对“尊重界限”的探讨非常深刻,它教会我如何清晰而温柔地设立界限,既保护了孩子的安全和独立发展,又维护了父母的尊严和权威。我不再把孩子的每一次反抗都视为对我权威的挑战,而是将其视为他们自我意识觉醒的信号,这种视角转换,极大地减轻了亲子冲突的烈度,让沟通变得更加有效和充满善意。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我只能用“清冽如溪,深邃如海”来形容。它不是那种快餐式的育儿指南,你不能指望翻几页就能立刻解决所有问题。恰恰相反,它要求读者慢下来,甚至需要反复咀嚼那些看似平淡却蕴含着巨大能量的句子。作者的叙事非常细腻,仿佛带着我们走进了一个个真实的家庭场景,那些场景里有我们熟悉的挣扎、误解和最终的和解。我特别留意到她对“规矩”和“自由”之间界限的处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探讨。很多人把“自由”等同于“放任”,把“自觉”看作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但这本书清晰地展示了,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深刻的规则理解和自我约束之上的,而这种约束不是外力强加的,而是内在觉醒的结果。这种层层递进的论证,逻辑严密,情感饱满,让原本抽象的教育哲学变得如此具象和可操作。它迫使我审视自己教育理念的根基,到底是我在教育孩子,还是我的“教育观”在控制我?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的育儿观从“控制型”向“赋能型”迈进了一大步。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育儿领域的“救命稻草”!作为一个在育儿路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母亲,我深知那种面对孩子各种挑战时,内心既焦急又无助的感觉。市面上的育儿书汗牛充栋,但大多都是空泛的理论或者生搬硬套的口号,真正能触及灵魂、让人茅塞顿开的太少了。然而,当我捧起这本“自由的孩子 自觉”,阅读的过程就像是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自我反思和重塑。作者的文字有一种魔力,不咄咄逼人,却直抵人心。她不急于给你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引导你去看清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以及我们自己作为父母的心态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孩子成长的阻碍。我尤其欣赏她那种尊重个体差异的理念,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宇宙,需要用不同的光芒去照亮。读完之后,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对待孩子发脾气、不听话时的反应变得更加平和而有智慧,不再是本能的压制,而是尝试去理解和沟通。这本书没有给我“完美父母”的幻觉,却给了我“真实父母”的力量,让我敢于放下焦虑,更勇敢地去相信孩子内在的生命力。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那就是“踏实”。它没有给我任何快速见效的“秘籍”,但它给予了我一套稳定、可靠的内在导航系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声音裹挟,一会儿听这个专家的,一会儿信那个专家的,结果把自己搞得焦虑不堪,孩子反而无所适从。这本书的优秀之处在于它的“内观性”,它始终将焦点拉回到家庭内部,拉回到父母与孩子最真实的互动场域中去寻找答案。它鼓励我们去实践、去观察、去记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智慧,而不是盲目地复制书本上的案例。我发现,当我不再急于求成,而是专注于每天与孩子建立高质量的联结时,那些所谓的“大问题”反而迎刃而解了。这本书是陪伴我走过高低起伏的“压舱石”,它让我相信,教育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段充满爱与理解的漫长旅程,而我们需要的,是清晰的方向感和坚定的内心,而不是不断变幻的外部标准。
评分坦白说,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对原生家庭创伤的疗愈之旅。很多时候,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无非是复制我们自己被教育的方式,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去“反抗”父母的教育。这本书如同一个温和的心理咨询师,轻轻拨开我们心中那些因为童年经历而产生的藩篱。它没有直接批判我们的父母,而是让我们看到,那些我们以为的“爱”和“责任”中,可能隐藏着多少不自觉的控制和恐惧。当我读到关于父母情绪管理和自我接纳的部分时,简直是醍醐灌顶——只有当我们自己先成为一个完整、接纳自己的成年人,我们才有能力去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如何管教孩子”的范畴,它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成熟、更有人性的成年人的指南。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学会在压力下不再将负面情绪转嫁给孩子,这带来的改变是立竿见影的,家庭氛围的松弛感是实实在在可以感受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