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阿根廷民族史诗,拉丁美洲家喻户晓的文学典范,被誉为“高乔人的《圣经》”。博尔赫斯曾说:“假如阿根廷有文学,那就是《马丁·菲耶罗》。”本译本为著名西班牙语诗歌翻译家赵振江译本,真正呈现原汁原味的阿根廷经典巨著。
##博尔赫斯盛赞的阿根廷民族史诗,高乔人苦难但侠肝义胆,自由不羁。第一部是菲耶罗对苦难的抗争,悲壮的史诗感。第二部重申高乔人的苦难和对印第安和政府的控诉,并且将政治观点和教育意义熔铸进作品。其中种族平等的观念让我眼前一亮,我相信书中蕴含的时间的永恒循环论一定影响的博尔赫斯。 七言翻译简洁明快,节奏感很强,优秀!
评分##一种月升月落、山脉起伏、林间光斑似的诗歌。诗的艺术是审视过的直觉,而诗就是直觉。
评分##多年没读叙事诗了,感兴趣就看了一下。马丁菲耶罗及友人流亡的苦难十年,他的两个孩子与友人的孩子自述父亲离开后苦难的生活,被主角失手杀死的黑人的兄弟与主角斗歌,升华主题。译者很努力,翻译时也注意了字数和韵脚,但我是直译派的,而本书可以说是译者基于原文的再创造了。还算是有力量,但没有这么高的水准,最喜欢二儿子那段。
评分##读埃尔南德斯的序言的时候,还会想这会不会是博尔赫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出来的“布罗迪报告”的兄弟篇,博尔赫斯的影响太强大了,把阿根廷乃至整个拉美文学都玩“坏”了。 史诗涉及高乔人、印第安土著、白人、黑人不同的种族在潘帕斯草原上的斗争与生存,其中有个情节是白人女人被印第安土著人虐待,出现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关系的颠倒。不知道阿根廷现在的人种分布情况,这部史诗是类似于《格萨尔王传》吗? 对高乔民族对基督教的信仰比较感兴趣。 赵老师的谐音译得特别好。高乔人说话也很逗,比如“身穿着破衣烂裳,对品德却也无妨。我灵魂虽非高洁,人受苦我自心伤:这正像包子一样,肉馅多不在褶上。”不知道赵老师译这句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松林包子铺。 另外马丁、克鲁斯、马丁的两个儿子、克鲁斯的儿子还有黑人的吟唱其实构成了一部复调作品。
评分##看得出来翻译诗歌真的很困难
评分##诗本身还是挺有趣味的,反映一个民族的日常生活与爱恨情仇。翻译不好评价,毕竟诗歌的翻译是世界级难题,我觉得翻译成散文诗也许更好
评分##(2.6)多年没读叙事诗了,感兴趣就看了一下。马丁菲耶罗及友人流亡的苦难十年,他的两个孩子与友人的孩子自述父亲离开后苦难的生活,被主角失手杀死的黑人的兄弟与主角斗歌,升华主题。译者很努力,翻译时也注意了字数和韵脚,但我是直译派的,而本书可以说是译者基于原文的再创造了。还算是有力量,但没有这么高的水准,最喜欢二儿子那段。
评分##这长篇七言顺口溜看得我浑身难受
评分##一种月升月落、山脉起伏、林间光斑似的诗歌。诗的艺术是审视过的直觉,而诗就是直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