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365成就一生美丽
定价:38.00元
作者:许愿著,李均均 图片提供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3-01
ISBN:97875019581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5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为女性朋友编写的大型美容养颜指导书。全书分四部分,一部分代表一个季节,每个季节不同的美丽养颜方案,四季不同的养颜法则。如果你按照书中每天一个美丽方案去做,相信,一年之后,你就会焕然一新。
目录
Spring像春天一样美丽
3月
3月1日:春季光彩入门,不同肌肤去角质提案
3月2日:我们可不可以不敏感
3月3日:警惕朋肤过敏黑名单
3月4日:春天美白易犯的4个错误
3月5日:给自己挑选一个美的发色
3月6日:体验一次洁面
3月7日:在家染发DIY
3月8日:适度磨砂让肌肤光滑如丝缎
3月9日:7个好习惯,黑头都不见
3月10日:巧妙搞定小痘痘
3月11日:6条错误的“战痘”常识
3月12日:眼影vs唇色,流行春妆搭配原则
3月13日:化妆品中的敏感黑客
3月14日:程序减法,为肌肤减负
3月15日:眼袋隐形化妆法
3月16日:给皮肤找一瓶好水
3月17日:痘来痘去必杀技
3月18日:早春妆容,让肌肤回暖
3月19日:新型洁颜产品的选择
3月20日:像发型师一样给头皮做sPA
3月21日:给敏感肌肤一瓶安全面霜
3月22日:注意保养你的耳后肌肤
3月23日:有益的食物帮助身体排毒
3月24日:精神排毒让你焕发生机
3月25日:给自己选一种女人香
3月26日:从现在起只爱裸妆
3月27日:3种遮瑕品的水润之选
3月28日:脸部按摩变身小脸美人
3月29日:消灭天气回暖时的痘痘
3月30日:按摩 运动打造
3月31日:教你聪明买唇彩
4月
4月1日:没有眼霜呵护的上眼睑
4月2日:腮红让大脸变小脸
4月3日:拥有柔软双唇的秘密
4月4日:解决春天里的头皮敏感
4月5日:怎样挑选适合肤色的粉底
4月6日:巧妙对付自来卷
4月7日:方便又好用的精油漱口水
4月8日:春天给化妆包做个大扫除
4月9日:随时给秀发吃甜点
4月10日:蜜粉vS粉饼的使用秘诀
4月11日:卸妆不能草草了事
4月12日:怎样鉴别优质化妆水
4月13日:45度角吹出丝滑蓬松感
4月14日:头发造型愈轻盈愈美丽
4月15日:轻轻松松补底妆
4月16日:轻松识别保养品说明书(上)
4月17日:轻松识别保养品说明书(下)
4月18日:活颜悦色的苹果脸
4月19日:小棉花棒的大学问
4月20日:偶发性痘痘的急救高招
4月21日:美白,从生活习惯做起
4月22日:认清能缩小毛孔的护肤成分
4月23曰:怎样解决粉刺
4月24日:5种运动瞬间击退眼疲劳
4月25日:20、25、30保养程序的制胜公式(上)
4月26日:20、25、30保养程序的制胜公式(中)
4月27日:20、25、30保养程序的制胜公式(下)
4月28日:睡前按摩消除面部浮肿
4月29日:聪明挑选上好化妆棉
4月30日:爱运动更爱护肤
……
Summer生如夏花 绚丽绽放
Autumn秋水伊人 该自己一个浪漫的童话
Winter新年伊始 改变从现在开始
美丽容颜
玩转色彩
宝贝秀发
关爱身体
健康加油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简直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在壁炉边娓娓道来,充满了沉静的力量和阅历的厚重感。它完全不是那种为了迎合快节奏生活而设计的“速成指南”,恰恰相反,它鼓励你慢下来,去品味那些时间沉淀下来的智慧。我个人对书中关于“时间的非线性感知”那一章节印象最为深刻。作者没有用复杂的物理学理论来解释时间,而是通过描绘不同人生阶段对同一事件的记忆重塑过程,展示了我们如何通过讲述故事来定义自己。比如,年轻时认为的失败,在十年后可能被重新包装成是通往某个成功所必需的“试错成本”。这种对叙事权力的强调,让我开始审视自己过去对自己的评判标准是否过于武断。书中大量运用了古典文学和哲学中的典故作为引子,但绝不晦涩难懂,反而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让那些古老的思想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使其能够被当代读者所理解和吸收。阅读体验是极其宁静的,我常常需要在安静的深夜才能完全沉浸其中,因为它要求读者付出专注和耐心,但所获得的回报是精神层面的富足感,是那种“被深度理解”的慰藉。它更像是一本陪伴你度过人生重要转折点的伙伴,而不是一本可以一次性读完然后束之高阁的工具书。
评分我接触过许多关于“如何实现人生抱负”的书籍,但这一本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强烈的反思性和对“过程美学”的推崇。它完全摒弃了那种急功近利的、目标导向的叙事模式,转而将焦点放在了“当下行为的意义”上。书中有一段关于“重复的力量”的描述,极其引人入胜。作者认为,伟大的成就往往不是来自于某次英雄式的壮举,而是来自于日复一日、近乎枯燥的微小坚持,并将这种坚持提升到了一种近乎冥想的境界。它不是在教你如何“赢”,而是在教你如何“存在于过程中”。这种对“慢工出细活”的哲学推崇,在如今这个追求即时反馈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这本书的结构也很有趣,它似乎故意打乱了传统意义上的逻辑顺序,而是通过情感和主题的共振来组织内容,时而深入个人的内心独白,时而跳跃到对历史潮流的宏观观察,这种跳跃感反而更贴合我们真实思维的跳跃性。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是被“教育”了,而是被“邀请”去重新审视自己与时间、与努力、与自我和解的过程。它提供的是一种更具韧性的精神框架,而非一蹴而就的捷径。
评分初翻开这本书时,我原本期待的是一套清晰的、可执行的步骤指南,类似于“如何制定每日目标”或“如何高效沟通”的清单。然而,这本书却出乎意料地更偏向于一种对“心性塑造”的精妙描摹。它很少直接给出“你应该做什么”,而是侧重于“你正在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探讨。其中关于“选择的重量”的论述,尤其让我醍醐灌顶。作者探讨了每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背后所隐含的价值取向,以及这些取向如何像地基一样,决定了未来所有建筑的形态。这种宏观的视角,让我意识到,那些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身不由己”,很多时候是我们潜意识中对某种生活模式的持续性确认。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巧妙,它不是线性的,更像是一个万花筒,不同的章节似乎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同一个核心主题——即个体与自身意愿的和谐统一。我特别喜欢它批判性地审视那些流行于社交媒体上的“积极心态”口号。作者指出,过度美化积极情绪本身,可能成为压抑真实感受的另一种枷锁,这无疑为长期处于信息焦虑中的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喘息空间和反思角度。整体而言,它提供的是一种更具弹性、更少教条主义的人生哲学。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自我提升认知的一扇新大门,尽管它并非我预期的那种励志手册,但其深度和广度都远超我的想象。作者似乎非常擅长将看似宏大的人生哲学,通过一系列极其生活化、甚至有些琐碎的日常观察,巧妙地编织成一张有机的网。我特别欣赏它处理“内在驱动力”和“外部环境塑造”之间复杂关系的方式。它没有简单地宣扬“一切靠自己”的口号,而是深入剖析了社会结构、文化潜移默化对个人选择的微妙影响。比如,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完美主义的陷阱”,作者并未一味地批判完美主义,而是将其置于现代社会对效率和即时满足的集体追求的大背景下去审视,让我第一次意识到,我对自己过于苛刻的要求,很多时候并非源于我个人的“高标准”,而是被一种无形的、高速运转的社会节奏所裹挟。这种抽丝剥茧的分析能力,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我甚至会时不时地停下来,对照自己的生活经历,去重新解读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微小决定是如何累积成今天的我的样貌的。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是内敛而坚定的,它不煽情,不卖弄概念,而是用一种近乎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引导读者进行自我审视,这种扎实的写作功底,在同类书籍中实属难得。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生活中的“为什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不再满足于表面的解释。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出乎意料地具有画面感,仿佛作者是一位高超的画家,用文字描绘出了一幅幅关于“内在景观”的油画。它的叙述方式常常采用对比和意象的叠加,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比如,书中描述“拖延症”时,没有使用心理学上的术语,而是将其比喻为“为一座尚未建造的理想宫殿,提前准备了过多的砖瓦,却始终不肯动工的工匠”,这个比喻的生动性让我瞬间就理解了那种自我设限的矛盾心理。我发现,这本书非常擅长捕捉人性的微妙之处,比如那种想要被认可却又害怕被看穿的复杂情感,以及在公共表达与私密想法之间的永恒张力。它对“社会角色扮演”的剖析入木三分,指出我们为了适应不同的场合,不断切换面具的过程,虽然是生存的需要,但也可能导致“核心自我”的迷失。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更像是一场深度的自我对话,作者像一个引导者,设置好了场景和道具,然后静静地等待我们自己去完成表演和反思。它没有提供标准答案,但它提供的提问角度,其价值远远超过了任何一套既定的解决方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