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独立日:用一间书房 抵抗全世界》
:48.00元
作者:魏小河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8076808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年轻人写给年轻人的书,一本关于书的书。普通读者魏小河,坚持原创经营“不止读书”两年,获得250000读者订阅,5000000人次阅读,成为新媒体“ZUI懂年轻人的书评人”。本部处女作涉及书房、书店、书单、读书随笔等,为你打造理想的个人读书生活。全国专注独居生活的文化品牌“独立日”开篇力作,从读书开始,找寻一个人生活的乐趣。纯英国进口特种纸手工精装本,让你怦然心动的精致礼物。俞晓群、梁鸿、阿乙和25万读者诚意推荐,给新生活一个契机。海报:
内容提要
你理想的读书生活是什么样的?
不管房间大小,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读书空间,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每天下班,看一篇书评,读一本书,在墨香中找寻生活趣味;如果累了,就去你所在城市的独立书店逛逛,说不定有奇妙的相遇;当你想去独自探寻这世界的美好时,书单,是*好的指引。
本书收录间温馨私家书房,篇魏小河精选读书随笔,家*美独立书店,份俏皮书单,为你打造理想的个人读书生活。
目录
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
史琦的书房/圃生的书房/林文未的书房/
九的书房/大圣的书房/的书房/刘澳的书房/
千阳君的书房/刘红生的书房/王宇嘉的书房/
饭饭的书房/阿夏的书房/殷若衿的书房/
荷香书房/
一日一书亦生活
星期一:不要和书谈恋爱/
“读者时代”与《读书年代》/你家里的这些书都读过吗?/
谈论没有读过的书是一件可耻的事吗?/不要和书谈恋爱/
用阅读迎接死亡/
星期二:且把记忆煮作粥/
滚动的石头不长青苔/听,静海深流/战争与少年/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但我还可以聆听/
王安忆带我们看星光灿烂/且把记忆煮作粥/
我也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我们以什么姿势回忆八十年代?/
北岛带我们重回北京/用记忆织一匹布/
星期三:突然瞎了怎么办?/
自杀与道德权力游戏/呕出深灰色灵魂/突然瞎了怎么办?/
看见更复杂的现时中国/那些忧伤的打工者/
惊恐记忆中的日常细节/走入宏大叙事之外的尘世人间/
阿乙的夏天/
星期四:有些好书,会是作者比书好/
有些好书,会是作者比书好/
重读木心: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午后二三点时分/
作为游客的陈丹青/比张爱玲大六岁的杜拉斯/
沈从文:经历了毁劫,以另一种方式新生/
写作,一条未知终点的穷途墨路/读一点周作人/
请不要错过北岛的散文/夹缝中的作者们/
星期五:一颗一颗发光的恒星/
马尔克斯也可以不“百年孤独”/魔法师奥康纳/
当冯内古特不黑色幽默/面对孤独,面对失败/
一颗一颗发光的恒星/记忆里住着一个魔术师,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一条从英国流向世界的河/
星期六:让我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对美的赞许/
遥远天边吹来的风/尘埃中的美好/一吹即散的村庄/
骆以军的台北日夜/普通观众韩松落/鬼知识百科指南/
让我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对美的赞许/即使远隔重洋/
一粒沙的世界/生命如歌,我们寻路而来/
星期天,出去逛逛独立书店!
三联韬奋书店/单向空间/时尚廊/唐宁书店 /
大众书局/西西弗书店/晓风书屋/
精典书店/青苑书店/先锋书店/
有天咖啡书吧/
独自去探索整个世界的美好
从明天起,过有节律的个人生活――自我管理书单/
作家的作品――名著书单/
古文的正确打开方式――易读古文书单/
用分钟阅读一个世界――短篇小说书单/
从前日色变得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情书集书单/
游记还能这么写?――旅行文学书单/
诗意地生活――诗歌文学书单/
偶尔来点科幻――科幻文学书单/
万物有灵且美――自然文学书单/
青春的另一种可能――纪实文学书单/
八卦张爱玲必备书单――张爱玲相关书单/
作者介绍
魏小河,生于江西,现居深圳。喜爱阅读,业余写作。一条未知终点的河。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和节奏感非常出色,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章节划分,更像是一组精心编排的乐章,时而低沉内省,时而豁然开朗。作者的笔触细腻到了近乎强迫症的程度,但他描写的对象是极度个人化的经验——关于一个“地方”如何成为心灵的锚点。对于那些习惯于在外部世界寻找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次强力的心理矫正。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安全感,源于内在的稳定,而这种稳定,需要一个专属于自己的、不受污染的场域来孵化。我读到某些段落时,甚至能闻到纸张的墨香和阳光的味道,这证明了作者的文字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和感官代入性。它不是关于逃避,而是关于如何准备好,以便更好地“回归”——回归那个更强大的自己。对于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或感到迷失方向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剂必要的清醒剂。
评分这本关于生活方式和自我探索的书,简直是精神上的“断舍离”。它没有宏大的叙事,也没有说教式的口吻,更像是一次深入的自我对话。作者以一种极其克制却又充满力量的方式,描绘了如何从日常的琐碎中抽离出来,为自己开辟一个可以完全掌控、不受外界干扰的空间。读完整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情感,分配给了那些并不真正重要的人和事。这本书提醒我,真正的自由不是拥有多少,而是能拒绝多少。它提供了一种哲学层面的反思:如何定义“富足”?是物质的堆砌,还是精神上的饱满与自洽?书中对“空间”的解读非常深刻,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场所,更是一种心理边界的构建。当我合上书页时,我感觉自己对“独处”这件事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过去的焦虑不安,转变为一种主动的选择与享受。这种转变,需要极大的勇气,也需要清晰的自我认知,而这本书正是提供了那样一面镜子,让我得以看清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么。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质感非常独特,它不像很多流行的励志读物那样,用高亢的语调鼓吹激进的改变,反而带着一种老派文人的沉静和考究。阅读过程像是在进行一场安静的室内漫步,作者对细节的捕捉入木三分,无论是光影在墙上的移动,还是一杯茶的温度,都被赋予了不寻常的意义。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慢”的推崇。在这个一切都追求效率和即时反馈的时代,这本书像是一股清流,它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读者去品味过程中的每一个瞬间。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考模式,是不是因为太快,所以失去了对事物深度的感知力?书中的叙述者仿佛一位耐心的向导,他没有强迫我跟着他的路线走,而是轻轻地打开了几扇门,让我自己去选择进入哪一扇。这种尊重个体体验的写作方式,使得这本书的指导意义非常具有普适性,因为它最终指向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对宁静栖息地的渴望。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那便是“重塑边界”。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外部的声音和要求无孔不入,我们的精神领地正在被不断侵蚀。这本书讲述的,就是如何坚定地设立一道“防火墙”,保护那些最珍贵、最脆弱的自我意识。它不是教人变得孤僻或愤世嫉俗,恰恰相反,它主张在充分滋养自我之后,才能以更健康、更真实的面貌去与世界互动。书中对“抵抗”一词的诠释非常微妙,它并非激烈的对抗,而是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拒绝那些不适合自己的声音和节奏。这种抵抗,是建立在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同之上的,一旦这种认同建立起来,外界的喧嚣就自动失去了穿透力。我个人深受启发,开始审视自己生活中那些“不得不做”的事情,很多时候,它们不过是过去无意中许可的入侵,现在,是时候重新划定领土了。
评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中那种对“物”与“心”之间关系的探讨。作者似乎对物质的哲学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描述的那个“书房”中的陈设,每一件物品都不是随意的摆放,而是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和情感印记。这与我们当下消费主义盛行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本书不是在鼓吹极简主义,而是在倡导一种“意义极简”——只留下那些真正服务于你精神成长的东西。这种对物质的驯服和选择,最终反过来也驯服和塑造了我们的心性。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居住的空间,其实是我们内心世界的物理投射。如果内心是混乱的,空间也必然是拥挤不堪的。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极其具体的操作范例,让你明白如何通过整理外部环境,来整理内部的思绪。这种由外向内的转化过程,是整本书最引人入胜的魅力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