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摄影光线造型基础 | 作者 | 赵欣 |
| 定价 | 39.80元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2258731 | 出版日期 | 2016-03-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从摄影专业学习光线塑造物体的知识点出发,以模块训练为主,对不同光位塑造物体的特征,不同性质光线的表现特征和变化规律,光比的测量方法,光比的计算方法,光型塑造物体的规律,室内外自然光表现特性、拍摄技巧,自然光与闪光灯结合使用方法等知识点进行分析,具有结构清晰、图文并茂、涵盖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力求成为摄影者学习光线知识的工具性用书。每个模块下的实践紧贴理论知识点,由简入繁,加强读者对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与理解。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摄影专业和影视专业教材,亦可作为相关行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
| 作者简介 | |
| 赵欣,大连医科大学,从事摄影职业19年,从事摄影教育14年。在教学中主要从事《摄影用光》、《摄影构图》、《人物摄影》等教学。在大连医科大学工作中,在医艺结合的个人创作中,探究用光塑造被摄主体。个人研究方向曾被CCTV-1,《半边天》栏目和CCTV-10,《走进科学》报道;摄影作品在英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外杂志中发表;摄影作品在《大众摄影》、《数码摄影》、《卫生医学影像》、《摄影世界》等30多部杂志中发表;个人作品曾经参加平遥国际大展。摄影作品《生命状态》(组照) 荣获第八届全国高校摄影艺术作品展一等奖(2009年2月);荣获大连市第十二届(2010-2011年度)文艺新人奖;多次主持并参与省市级课题。 |
| 目录 | |
| 模块 光位001 章 光002 节 光的物理性质与摄影的关系002 第二节 光的颜色与摄影的关系006 第二章 光的位置及造型特点015 第三章 独立式测光表及使用方法030 节 独立式测光表外观030 第二节 测光表的技术参数032 第三节 测光表的测光方式及使用方法033 第四章 闪光灯036 节 闪光灯的基本构件036 第二节 闪光灯的特性及相关概念046 第三节 电子闪光灯使用方法051 第二模块 光比及亮度平衡057 第五章 光的软硬性质及造型特点058 节 光的强度058 第二节 光的性质及形态059 第六章 用光与照片亮度平衡063 节 物体自身的反光率063 第二节 照明对物体亮度的影响064 第三节 亮度平衡064 第四节 光比066 第三模块 光的造型与布光技术071 第七章 光塑造形体的功能072 节 光型的分类072 第二节 影棚内布光的步骤与方法079 第三节 用光与影调085 第八章 自然光照明092 节 室外自然光092 第二节 室内现场光112 第三节 现场光与闪光灯相结合拍摄方法114 参考文献121 |
| 编辑推荐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作为一名对摄影光线运用颇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性梳理光线基础知识的读物,《Z2-摄影光线造型基础》无疑给了我很多启发。书中对人像摄影中不同光线应用的处理,尤其是侧光如何塑造立体面部轮廓,以及顶光和底光可能带来的戏剧性效果,都有详细的图文解说。不过,在阅读到关于“硬光与柔光的选择”章节时,我有一个小小的疑惑。书中提到了硬光能产生清晰的阴影,增强画面的质感和力量感,但对于如何精确控制硬光的强度和范围,以避免出现过于生硬、不自然的阴影,并没有提供太多的实际操作技巧。例如,在户外拍摄时,如何利用遮挡物或者调整拍摄角度,来获得相对柔和但又不失硬光特点的光线效果?书中这部分的内容,更多的是陈述“是什么”,而我更希望知道“怎么做”。或许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关于“光线修饰”的技巧,比如如何利用柔光罩、蜂巢、反光板等附件,来调整硬光的光线质量,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拍摄效果。
评分我最近在学习摄影,尤其对如何利用光线来塑造画面感兴趣。这本《Z2-摄影光线造型基础》确实是一本非常扎实的入门教材,书中对自然光和人造光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运用,都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其中关于“利用光线来区分主体和背景”的章节,我觉得写得特别好,通过调整光线的方向和强度,能够有效地让主体从杂乱的背景中脱颖而出,这一点对于我这种新手来说,非常有指导意义。然而,在阅读到关于“光线的色彩运用”部分时,我感觉这块的内容还可以更加丰富。书中虽然提到了冷暖色调对画面氛围的影响,但对于如何有意识地运用不同色温的光线来辅助叙事,或者通过色光叠加来创造更丰富的色彩层次,却没有深入的探讨。例如,在拍摄情绪类的照片时,如何巧妙地运用蓝色的冷调光线来营造忧郁的氛围,或者利用黄色的暖调光线来烘托温馨的感觉,这方面的实践指导可能略显不足,我希望书中能有更多关于色彩光线运用的案例和分析。
评分这本书整体的排版和图片质量都很高,阅读体验很不错。在学习摄影光线基础方面,它确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利用光线来引导观众视线”的讲解,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和照射方向,能够有效地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画面的主体上,这一点对于提升照片的整体构图和表现力至关重要。不过,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书中在讲解“如何利用光线来表现景深”方面,内容是否还可以更进一步?虽然书中提到了利用前景光、背景光来区分空间,但我认为,在光线的运用上,似乎还可以有更精细的层次。比如,在拍摄风光摄影时,如何利用早晨或傍晚的光线,通过其低角度和长长的阴影,来强调地面的起伏和层次感,从而营造出更强的空间深度?书中这部分的内容,更多的是从“有”到“无”的讲解,而我更希望了解“如何将‘有’的光线发挥到极致”,甚至通过微调光线来创造出不存在的空间感,这方面的内容如果能再拓展一下,我会觉得这本书的价值会更高。
评分拿到这本《Z2-摄影光线造型基础》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断断续续地翻阅,总觉得对其中的某些章节,尤其是关于自然光如何塑造主体轮廓和营造空间感的论述,还存在一些模糊之处。书里提到了顺光、逆光、侧光等基础布光方式,并且配有大量案例图,这无疑是新手入门的宝贵财富。然而,在我看来,如果能对同一场景下,不同光源角度和强度对主体质感的影响,再进行更细致的对比和分析,或许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光线“造型”这个概念的深层含义。例如,书中提到逆光可以勾勒出漂亮的轮廓光,但我尝试用自然光模仿时,常常会遇到主体曝光不足的问题,书中对于如何在逆光环境下平衡主体与背景的曝光,以及利用反光板或离机闪光灯进行补光,似乎一带而过,缺乏更深入的操作指导。我个人非常期待作者能在后续的解读中,就这些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难题,给出更详尽的解决方案,或者增加更多关于如何通过后期软件对光影效果进行二次创作的建议,那样的话,这本书的实用性会大大提升。
评分我对这本书中关于“光线造型”的理论部分印象深刻,尤其是作者在阐述不同光源特性时,使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将柔光比作“拥抱”,将硬光比作“雕刻”,这种解读方式让原本抽象的光学原理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然而,在我阅读的过程中,总觉得书中在对“光线造型”与“情绪表达”之间的关联性上,还可以有更深入的探讨。例如,书中展示了许多利用不同光线营造出的氛围感,但并未详细分析,具体是哪些光线元素(如光线的方向、硬度、色彩)组合起来,能够有效地传达出喜悦、忧伤、神秘等情感。我希望作者能在后续的篇章中,针对几种典型的情绪,提供更具体的布光案例,并分析其背后的逻辑,这样读者不仅能学习如何“拍出好看的照片”,更能理解“如何用光线去讲故事”。另外,书中关于“空间感”的营造,我认为还可以从“光线的层次感”这个角度进行拓展,例如,如何利用背景光、轮廓光和主光线来区分前景、中景和远景,从而增强画面的立体感,这方面的内容稍显不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