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你好,甜品
:68.00元
作者:杜超晶, 刘甜恬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680361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蔡依林高度赞美并微博转发,特邀糖王周毅亲自示范并走心作序,央视、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北京青年报、中青在线、辽宁卫视、凤凰网等众多媒体争相报道。
“百变天后”“翻糖达人”蔡依林在微博表示被作者制作的惟妙惟肖的翻糖作品“惊呆”!特邀糖王周毅亲自示范制作唯美古风翻糖人偶,篇幅接近50页。作者携手糖王周毅在国际蛋糕大赛中斩获3金2铜的消息轰动全国,被央视、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北京青年报、中青在线、辽宁卫视、凤凰网等众多媒体争相报道。
★国际蛋糕大赛金奖、铜奖获得者杜超晶、刘甜恬手把手教你从零开始做甜品!全书共有1102张图片和1221个步骤说明,讲解到位,是一部极尽细致的甜品制作宝典。
国际蛋糕大赛是全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的蛋糕比赛,被认为是蛋糕制作技术和创意的竞技场。从这场大赛中载誉归来的作者,从工具、原材料的准备,到温度、时间的把控,再到各种糖花、甜点的制作,都进行了详细的图文讲解,并提供非常实用的小秘诀。本书内容足够详细,简单易学,每一种甜品都配上了精美的成品图和细致的步骤图,讲解到位,极尽细致地教你制作浪漫甜品。
★随书附赠2张甜品打卡卡片,你可以依此制定学习计划,按时打卡,下一个甜品大师就是你!装帧考究,封面的镂空设计别出心裁。正文内容加量奉送,全书共228页,采用128克哑粉纸,四色印刷,图片过于细腻真实,一定要抑制住舔书的冲动!
创意打卡卡片可以帮助你制定甜品学习计划,顺利进阶成甜品大师!封面采用圆形镂空设计,300克铜版纸加上烫暗哑金书名,营造出厚重的质感。正文采用128克哑粉纸,四色印刷,版式活泼多变,图片细腻真实,印刷精美,一定要抑制住舔书的冲动。全书共228页,超大容量,内容充实到无以复加,带你走进梦幻甜品世界!
内容提要
《你好,甜品!》是由国际蛋糕大赛(cake international)金奖、铜奖获得者杜超晶、刘甜恬在经过无数次实践后总结出来的一本甜品制作宝典,让你轻轻松松从菜鸟进阶成高手。从制作工具、原材料配比到糖花上色、打发技巧、烤箱温度、烘焙时间,作者用1102张图片和1221个步骤说明,极尽细致地教你制作浪漫甜品,并提供非常实用的小秘诀。
书中收录了杜超晶、刘甜恬这两位*甜品大师精心整理的35种甜品的详细制作方法,翻糖花、翻糖人偶、翻糖蛋糕、翻糖饼干、流行甜品、法式甜品……无所不包,应有尽有。更有特邀糖王周毅亲自示范制作唯美古风翻糖人偶,分解图文讲解非常细致,包学包会。
邂逅浪漫甜品,开启美味人生。相信看完此书的你,一定会顺利完成从甜品新手到高手的华丽变身,享受甜品带给你的美好时光。
目录
◎翻糖篇
章糖花类
节糖花制作工具/004
第二节糖花制作方法及上色技巧/015
马蹄莲/016
牡丹/020
毛茛/026
蓝莓/031
姑娘果/034
快速玫瑰/038
小型蝴蝶兰/044
银莲花/050
大丽花/054
大卫·奥斯汀玫瑰/060
仿真玫瑰/069
五瓣花/076
墨西哥帽花萼片/080
糖花萼片/083
尤加利叶片/086
玫瑰叶片/089
银叶菊叶片/092
第二章翻糖人偶类
节人偶制作工具/096
第二节人偶制作技巧/101
卡通树桩猫头鹰人偶/102
特邀人偶大师——糖王周毅制作古风人偶/108
第三章翻糖膏应用类
翻糖蛋糕糖皮包覆技巧及抹面奶油霜制作方法/154
翻糖杯子蛋糕装饰技巧及黄油杯子蛋糕制作方法/159
翻糖饼干及超平面黄油饼干制作方法/163
◎烘焙篇
第四章流行甜品烘焙
节认识烘焙工具/170
第二节流行甜品烘焙/175
酥酥小曲奇/176
日式海绵蛋糕/178
红丝绒杯子蛋糕/180
柠檬磅蛋糕/184
流心泡芙/187
焦糖布蕾/190
巧克力甘纳许/193
第五章法式甜品烘焙
香杧芝士慕斯/196
慕斯淋面技巧/203
慕斯喷砂技巧/205
少女冰激淋/208
法式软糖/212
玛德琳/214
◎完结篇
后记(杜超晶)
作者介绍
杜超晶:2017年国际蛋糕大赛(cake international)金奖获得者,英国pme全球导师,英国认证教室唐·橘子(Tang-Cakes)创始人。爱吃一切漂亮的美食,享受甜品带来的味蕾上的甜蜜。
刘甜恬:2017年国际蛋糕大赛(cake international)铜奖获得者。为了甜品,她寻遍世界名师;为了甜品,她可以彻夜不睡,只为做出一款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个对烹饪细节有极高要求的人,我习惯于精确到毫克的称量,对温度计的读数从不含糊。因此,当我拿起《你好,甜品》时,我立刻察觉到它在方法论上的“叛逆”。这本书的描述充满了主观色彩和感性引导,比如“用你的手去感受面团的脾气”、“直到你觉得它已经‘准备好了’”这种描述,对于习惯了科学数据的我来说,一开始是抗拒的。但随着阅读深入,我开始领悟到这背后的深层逻辑。作者似乎在提醒我们,厨房不仅仅是一个实验室,更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空间。他没有给我们提供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式,而是提供了一套“感知系统”。我特别喜欢他对香草豆荚的选择和处理方式的描写,那种对原材料的敬畏和亲密接触,让我仿佛亲身站在马达加斯加的田野里。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将一种技艺的“技术层面”提升到了“存在层面”。它不教你怎么做,它教你如何存在于做这件事的过程中。读完后,我尝试着放松了对手法的控制,仅仅凭着直觉去调整水量,竟然意外地做出了我职业生涯中最松软的戚风蛋糕。
评分老实说,我是在一个非常沮丧的雨天开始读这本《你好,甜品》的,当时我的心情和窗外的天空一样灰蒙蒙的。我本以为这会是一本轻松愉快的读物,能让我暂时逃离现实的烦扰,结果恰恰相反,这本书以一种极其犀利而又温柔的方式,直击了我对“完美主义”的执念。书中有一章专门讲“失败的艺术”,作者坦诚地分享了他早年制作千层酥时,如何因为追求极致的层次感而焦头烂额,最终却因为一次意外的失误——面团被烤得略微焦黑——反而得到了家人更热烈的赞美。这种叙事手法极大地治愈了我。它颠覆了我对烘焙乃至生活的所有刻板印象:我们总是被教导要追求完美,但真正打动人心的,往往是那些带着“人味”的瑕疵。这本书的结构非常独特,它没有采用传统的食谱章节划分,而是以“记忆”、“等待”、“重逢”等抽象的情感名词来组织内容。这使得阅读过程像是在探索一个情感的迷宫,你跟着作者的思绪,从一堆面粉和黄油中,最终提炼出关于自我接纳的深刻见解。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教人做甜品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如何原谅自己的“情绪配方”。
评分与其他甜品书籍那种充满炫彩照片和清晰步骤指南的风格截然不同,《你好,甜品》的文字是内敛的,甚至是有些晦涩的,它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琥珀,需要读者投入极大的专注力去摩挲才能看到内部的光芒。我发现,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都仿佛在模仿一种古老的信件格式,充满了对“收信人”的温柔假设。它很少使用“你必须”或“你需要”这样的命令式语言,而是更倾向于“或许你可以尝试”、“如果你的心愿意引导你”。这种去权威化的叙事策略,极大地降低了读者的心理压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感官的交叉体验”的描述。他不是简单地说“这很甜”,而是会将其描述为“如同夏日午后,阳光透过老橡树叶洒在皮肤上的那种温暖感”。这种将味觉与触觉、视觉、甚至听觉连接起来的写法,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它迫使我走出我的舒适区,去重新审视自己以往对“美味”的定义。这本书更像是一场邀请函,邀请读者进入一个由糖、面粉、鸡蛋和复杂情感编织而成的私人剧场,去体验那种心甘情愿被甜蜜淹没的、奢侈的沉溺感。
评分坦白说,我最初借阅《你好,甜品》是冲着它的装帧设计去的——那种复古的烫金字体和厚重的纸张质感,非常吸引人。然而,这本书的内涵比外表更加引人入胜,尤其是在对“地域性”与“时间性”的探讨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作者并未局限于欧洲的经典法式甜点,而是将视角投向了全球,尤其对一些近乎失传的传统节日糕点进行了细致的考据。他不是简单地记录食谱,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甜点背后的社会文化功能:比如在某个遥远的村落,某种特定形状的米糕是如何作为“时间标记”存在的;或是某种季节性水果的运用,如何与当地的农耕周期紧密联系。这种跨学科的叙事方式,让这本书超越了普通的美食文学范畴,更像是一部微型的“人类习俗史”。阅读这些章节时,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人类学家,在品尝食物的同时,也品尝着历史的沉淀。书中对“等待”的描述尤其精妙,他探讨了发酵、凝固、冷却这些看似被动的过程,实际上是如何在无声中完成对风味的终极雕琢。这种对时间魔法的捕捉,是这本书最令人心驰神往的部分。
评分翻开这本《你好,甜品》,我原本期待着一场味蕾的盛宴,一场关于烘焙艺术的深度探索。然而,阅读的过程中,我却陷入了一种奇妙的,近乎哲学层面的沉思。作者的文字功力令人惊叹,他似乎并不急于教你如何精确地打发奶油,或是计算酵母的比例。相反,他用一种近乎散文诗的笔触,描绘了“甜”这个概念背后的情感重量。我记得其中有一段,他描述了制作柠檬挞时,酸与甜如何在口腔中达成微妙的平衡,那不仅仅是化学反应,更像是一种人生的隐喻——生活中的不完美,正是为了衬托出美好瞬间的珍贵。这本书的叙事节奏非常缓慢,每一章节都像在细细研磨一粒糖,让你充分感受到从原料到成品过程中,时间与心力的投入。它更像是一本关于“慢生活”的美学指南,通过甜品的制作过程,探讨了我们现代人遗失的那份对手工的敬畏和对当下的专注。对于那些只想快速学会做马卡龙的人来说,这本书可能略显“文艺”,但对于我这种渴望在平凡的厨房生活中提炼出诗意的人来说,它无疑是一盏温暖的灯塔。它让我开始思考,一块完美的焦糖布丁,其价值究竟在于口感的丝滑,还是在于制作它时,内心所达成的平静与专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