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帝国的坟场:阿富汗战争全史
定价:69.80元
作者:刘啸虎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51681375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世界历史中,阿富汗一直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绰号——“帝国的坟场”。近代以来,英国、苏联、美国先后对阿富汗动武,但很难将其征服阿富汗。本书梳理了发生在阿富汗土地上的战争,重点讲述了1979—198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与2001年至今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战争。文笔生动,资料翔实,既把握宏观讲述又兼顾微观描写。
内容提要
阿富汗位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交汇处,属于世界上贫穷、落后的国家,在历史上数次成为大国的征讨目标和角逐场所,然而它却一直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绰号——“帝国的坟场”。近代以来,英国、苏联、美国先后对阿富汗动武,但很难将其征服阿富汗。本书梳理了发生在阿富汗土地上的战争,讲述了这些战争发生、发展和结束的前因后果,重点讲述了1979—198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与2001年至今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恐战争。文笔生动,资料翔实,既把握宏观讲述又兼顾微观描写。
目录
前言
章 血色山国
1.征服者的传说
2.王朝的更替
3.蒙古人的西征
4.帝国的辉煌
5.阿富汗的诞生
第二章 抗英战争
1.殖民的时代
2.般的撤军
3.迈万德的血战
4.国王的改革
5.后的独立
第三章 苏联入侵
1.政治的悲剧
2.的入侵
3.山间的战争
4.困顿的泥潭
5.残酷的证言
6.后的撤军
第四章 永无尽头的“持久自由”
1.新势力的崛起
2.“9·11”之后的战争
3.“蟒蛇”与“红翼”
4.增兵演讲
5.“以上帝和国家的名义—吉罗尼莫”
后记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作者:刘啸虎,山东济南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出版有《普京的铁拳》《两栖联合特种作战》等图书。
文摘
序言
哇,光是看到“帝国坟场”这几个字,就忍不住让人心头一紧。我一直对阿富汗这个地方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它像是历史书里一个永远无法被彻底翻过的章节,充满了苍凉和不屈。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那种暗沉的色调和隐约可见的山脉轮廓,已经透露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我期待它能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战役和时间线,更希望能深入到那些塑造了这片土地和人民命运的宏大叙事之中。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处理那些错综复杂的部落关系和宗教信仰对战争走向的影响的。毕竟,很多时候,真正的主角不是那些装备精良的军队,而是生活在那片土地上,有着自己古老生存法则的人们。如果能捕捉到那种深入骨髓的文化冲突和身份认同的挣扎,这本书就绝对值得一读再读了。我希望作者能以一种近乎冷静的客观视角,去解剖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避免陷入简单的道德审判,而是呈现出历史的必然与偶然交织的复杂图景。
评分说实话,一提到“全史”,我就会自动联想到那些厚得让人望而生畏的砖头书。我更看重的是阅读体验本身,而不是单纯的资料堆砌。如果这本书的叙事节奏能够把握得好,做到张弛有度,那就太棒了。比如,在描述大规模军事行动时,能运用精准而富有冲击力的笔触,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沙漠戈壁上的风沙和硝烟;而在探讨政治博弈或文化变迁时,又能切换到一种沉静、富有哲理的腔调。我希望作者在处理人物塑造上能有所突破,不仅仅是描绘那些耳熟能详的政治人物,而是能聚焦于那些在历史洪流中挣扎求生的“小人物”。他们的选择、他们的背叛、他们的坚守,或许更能揭示这场战争的真正代价。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往往能穿透宏大的历史叙事,直抵人性的核心。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它就不再是一本单纯的历史著作,而更像是一部深刻的人性寓言。
评分我个人对战争史的兴趣点往往在于“为什么会这样”的深层原因分析,而非仅仅是“发生了什么”。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注定了它成为“十字路口”,也注定了它难以摆脱被大国博弈的阴影笼罩的命运。因此,这本书如果能将阿富汗内战、外来干预与全球地缘政治的变迁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说服力的逻辑链条,那将是非常出色的。我特别期待作者对信息战和宣传战的分析。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控制叙事权,如何将一种意识形态强加于人,这在阿富汗的各个阶段都有着鲜明的体现。如果作者能展示出,外部势力是如何利用或制造阿富汗内部的分裂来达到其目的的,以及这种外部干预是如何永久性地改变了阿富汗社会结构和政治生态,那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都会大大提升。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清晰的地图,让我们看清这片土地上权力是如何流动的,以及流向何处。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首先会关注的其实是作者的立场和情感倾向。面对如此多悲剧和争议,一个历史学家如何保持必要的距离感,同时又不对人间的苦难视而不见,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更倾向于那种带着人文关怀,但又极力克制情感宣泄的写作风格。如果通篇充斥着对某一方的过度赞扬或贬低,那么这本书的深度就会大打折扣。我希望它能呈现出一种悲悯的视角,去理解不同派系行动背后的动机,即使这些动机导致了毁灭性的后果。例如,对于那些加入极端组织的人,他们是出于信仰、绝望还是被裹挟?对于那些为外国势力服务的当地人,他们的选择是背叛还是生存的本能?如果这本书能为这些复杂的道德困境提供一个思辨的空间,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提供一个既定的答案,那么它就成功地超越了一般的历史记录,成为了值得收藏的案头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里“全史”二字着实吸引了我,但同时也让我捏了一把汗——要全面梳理阿富汗的战争史,难度系数简直是地狱级的。从苏联的入侵到后来的反恐战争,每一次外部势力的介入,都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至今未平。我非常关注作者对信息源的把控,毕竟关于阿富汗的资料往往真假难辨,掺杂了太多宣传和意识形态的色彩。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跨越不同阵营的文献梳理,比如,有没有引入阿富汗当地口述历史的元素?那种来自基层士兵、平民甚至地方头目的声音,往往比官方报告更接近真相的肌理。如果作者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考古学家那样,小心翼翼地剥开层层迷雾,还原出不同时期权力核心的运作逻辑和民众的真实反应,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无可替代了。我更期待看到对战争遗产的探讨,那些被遗弃的装备、无家可归的人口、以及文化遗产的损毁,这些“伤疤”是如何影响阿富汗迈向未来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