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素书(白金纪念版)
定价:29.80元
作者:黄石公,刘泗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801802989
字数:
页码:180
版次: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秦末,天下大乱,隐士黄石公授书张良,曰:读此可为王右师矣张良熟读此书,运用书中的谋略原则,辅佐刘邦打败项羽,成孰了帝王之业 这本假历代高人隐士奉为千古不传的韬略秘籍就是《素书》。
《素书》自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和各种职业的读者都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素书(29.8)》的喜爱。至今,该书已经三次再版,六次印刷.在读者中广为流传,确立了良好的声誉。
历代学者如司马迁、苏东坡、钱穆、南怀两等都对《素书》给予极高的评价。李大钊先生还亲手抄录《索书》全文和注释。可见对该书的重视和喜爱黻之深。
《素书》以1300多字概括了人生的准则,字字珠玑,句句哲理。直接告诉我你实用的信条、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实践性和指导性极强。
内容提要
在刘邦与项羽争霸的过程中,数度历险, 均运用张良的计策化险为夷.、在取得天下之后,刘邦发出有名的慨叹: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l岂不知,张良的谋略均来自《素书》。
张良死后。《素书》失传,五百多年之后的晋朝,有盗墓者发掘张良之墓,于玉枕中发现了《素书》,上有秘诫:“不许传于不神不 圣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其人而不传者,亦受其殃。”此后,《素书》广为流传。
宋朝宰相张商英在《素书序》中说:张良 之所以成为张良,不过是运用了《素书》中的几条原则而已,尚且能够灭掉泰国和项羽,而 使刘邦称帝,更何况是对《素书》能够全然掌握、确实理解的人呢?
《素书》采经文写法,语言高度精练,内涵极其丰富,对人事变化和事物发展趋势观察细微,体会深刻,对如何提高自身的修养、为入处世、理家经国、趋吉避凶、成就大业总结出一整套法则和经验。
作者生逢乱世,目睹详察世间纷纭万象,对人性的观察和分析,对事态变化的把握,对利害祸福的剖析。对斗争谋略的把玩指点尖锐犀利。读来惊心动魄。但莫不切中要害。
目录
素书原序
四库全书素书提要
素书全文
原始章
正道章
求人之志章
本德宗道章
遵义章
安礼章
素书今译与解释
原始章
正道章
求人之志章
本德宗道章
遵义章
安礼章
黄石公传
素书原评
素书考
作者介绍
文摘
注目:浊,溷也。 王氏日:“疑而见用怀其惧,而失其善;用而不信竭其力,而尽其诚。既疑休用,既用休疑;疑而重用,必怀忧惧,事不能行。用而不疑,秉公从政,立事成功。”
这里讲的依然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任用了人家但又不相信他,对他不放心,或者反过来,虽然信任他,但却不敢放手使用他,都是错误的。
“所任不可信”是指只看他的才干而不了解或者怀疑他的内心,比如刘邦怀疑韩信但还是用他,后韩信谋反。“所信不可任”也指根本不了解他的真实才干却相信他,任用他,比如赵国的使用赵括。
苏秦在燕国为官的时候,有人到燕王那里说他的坏话,说他反复无常,不值得信赖。苏秦对燕王说:“如果我像尾生那么讲信用,像伯夷那么廉洁,像曾参那么孝顺,再来侍奉您怎么样?”燕王说:“那当然很好啊。”苏秦说:“如果真的那样,我就不能侍奉您了。像曾参那么孝顺,就离不开父母了;像伯夷那么廉洁,就既不做武王的臣子,也不做孤竹国的君主;像尾生那么讲信用,怎么可能到秦国那里夸大燕国和齐国的威风,而取得成功呢?这样的话,你又怎么会用我呢?” 义、廉、耻,化以孝、悌、忠、信,使民自然归集。官无公正之心,吏行贪饕;侥幸户役,频繁聚敛百姓;不行仁道,专以严刑,必然逃散。”
以德服人,才能有号召力和凝聚力,才能让人真心归附;相反,只靠严厉的规章和高压的手段,去压服和束缚人,后只能导致,人心涣散。不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经营管理单位、企业,都是一样的道理。
汉朝末年,齐地的王叫田荣,素来没有德行,不得民。他被项羽打败后,率领残兵败将逃跑了,又接着对百姓敲。百姓们忍无可忍,集合起来杀了他。田荣的弟弟田横和他相反,品德高尚,很得民心,当时项羽立田假为齐王,但百姓起来驱逐了田假,拥戴田横为王。后来高祖统一了天下,田横率领五百人跑到海岛上隐居。高祖派使者去征召他,田横既感到高祖的势力无法拒绝,又不甘心做他的臣下,在走到距离洛阳三十里的时候,就自杀了,让使者拿他的头去复命。高祖又派人到海岛上,征召他们到洛阳来。大家到了洛阳,听说田横已经死了,都到他的墓上去哭,然后就都自杀了,五百余人无一生还。
汉顺帝汉安元年,派光禄大夫张纲等八人到州郡巡视.以便发现人才,检举贪官污吏,对于二千石以下的官吏,他们有权处置。张纲离开首都不到一里地,叹息说:“豺狼当道,还管狐狸有什么用呢?”当天就毁了车子,回到首都,上书弹劾内戚大将军梁翼十五务大罪。粱翼害怕了,恰好广陵一带的土匪张婴杀了太守,聚众数万,他就推荐张纲做广陵太守。张纲单车赴任,直接到了张婴的军营。晓以大义,张婴投降,遣散了群众。张纲治理广陵,以身作则,以德服众,人民安居乐业。过了几年,张纲病故,全城的人为他带孝痛哭。
序言
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持续关注的读者,我必须说,市面上《素书》的版本琳琅满目,但真正能让人感受到“跨越时空对话”的,并不多见。这部纪念版做到了。它没有过度地进行“今译”,而是尽可能保留了原文的古朴与韵味,同时通过其严谨的校对工作,确保了文本的准确无误。我在对照阅读其他几个流传已久的版本时发现,个别地方的错字或断句在这本纪念版中得到了正本清源。这种对文本纯粹性的坚守,对于研究者和深度爱好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高质量的阅读基础,让我们能够更直接、更清晰地去感受古人的思维脉络,而不是被不确定的版本信息所干扰。它既是收藏的佳品,也是案头常备、时常翻阅的可靠工具书。
评分这本《素书(白金纪念版)》的装帧设计简直是惊艳,拿到手的第一感觉就是沉甸甸的质感,绝对对得起“白金纪念版”这个名号。封面采用了一种低调奢华的哑光黑,配上烫金的“素书”二字,在灯光下微微泛着冷光,显得极其典雅庄重。内页纸张的选择也十分考究,那种略带米黄色的厚磅纸,触感温润,完全没有廉价印刷品的油腻感,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这本书的字体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艺术品。无论是正文的宋体还是引文的楷书,间距、行距都把握得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仿佛能感受到一种古典的韵律感,而不是被密密麻麻的文字所压迫。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体现了出版方对于文化传承的敬畏之心。光是翻阅和把玩这本书,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让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细细品味它承载的智慧。对于那些对手感和视觉体验有极高要求的爱书人来说,单凭这份匠心独运的装帧,就足以让人心甘情愿地收藏。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细节处理得相当到位,尤其是那些引用和注释的标注方式,简直是舒服到极致。很多古籍版本在注释上处理得十分粗糙,要么字体太小,要么与正文混在一起,阅读体验很差。但在这套“白金版”中,所有的注释都被巧妙地放置在页脚,采用了一种略小的、但对比度极佳的字体,既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又完美地维护了正文的阅读流畅性。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附带了一个很小巧的、可拆卸的“箴言卡片集”。这些卡片摘录了全书中三十条最精华的句子,纸质同样考究,方便随身携带。这简直是为通勤族和碎片化时间学习者量身定做的小福利,在地铁上或者午休时,随手抽出一张,就能获得片刻的智慧滋养,这个设计的小心思,着实体现了出版方对现代阅读习惯的深刻理解。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种“纪念版”的图书抱持着一丝怀疑态度,总觉得很多时候只是换个包装,内容上并无实质性提升。然而,这部《素书(白金纪念版)》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我立刻去查阅了它相比普通版的不同之处,发现它在注释和导读部分的深度挖掘是前所未有的。它不像有些版本那样只是简单地解释词义,而是引入了多位当代哲学家的最新研究视角,对书中一些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厚哲理的段落进行了多维度的剖析和延伸讨论。比如对“知人”、“知世”的解读,它不仅回溯了先秦时期的社会背景,还结合了现代管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模型进行对比阐释,使得原本晦涩难懂的古代智慧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让人读来茅塞顿开,受益匪浅。这套导读系统无疑将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再仅仅是古籍的复刻,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可供深入研习的文本。
评分阅读《素书》本身就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但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通过一种近乎禅意的叙事方式,引导读者进行自我审视。我特别欣赏它那种直指核心、不加粉饰的语言风格。它没有冗长的铺垫,每一句箴言都如同冷冽的清泉,直击人心最柔软或最固执的部分。读完一个章节,我常常会合上书本,陷入长久的沉思,去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处事态度和决策逻辑。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去“赢”,而是如何去“恰当地存在”。那种“静”的力量,在如今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每次翻开它,都像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断舍离,帮助我过滤掉不必要的焦虑和外界的杂音,专注于内在的修养和平衡。这种由内而外的改变,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无法比拟的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