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新發傳染病預防與治療
定價:24.00元
作者:劉春華
齣版社:山東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9-01
ISBN:978753315418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3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社會各界的朋友們,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SARS等多種新發傳染病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健康。怎樣纔能有效地預防和治療新發傳染病,瞭解掌握其有關的醫學知識?本書將為您送上*和實用的答案。
目錄
章 新發病毒性疾病
節 甲型HlNl流感
第二節 手足口病
第三節 禽流感
第四節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
第五節
第六節 登革病毒感染
第七節 漢坦病毒肺綜閤徵
第八節 埃博拉齣血熱
第九節 委內瑞拉齣血熱
第十節 阿根廷齣血熱
第十一節 馬爾堡齣血熱
第十二節 丙型病毒性肝炎
第十三節 戊型病毒性肝炎
第十四節 丁型病毒性肝炎
第十五節 庚型病毒性肝炎
第十六節 新型病毒性肝炎
第十七節 尼帕病毒腦炎
第十八節 西尼羅病毒感染
第十九節 人類新型皰疹病毒感染(678型)
第二十節 人類嗜T淋巴細胞病毒感染(Ⅰ型、Ⅱ型)
第二十一節 猴痘病毒感染
第二十二節 基孔肯雅熱
第二章 朊毒體病
第三章 新發細菌性疾病與立剋次體病
節 腸齣血性大腸杆菌病0157:H7
第二節 0139霍亂
第三節 空腸彎麯菌病
第四節 幽門螺鏇杆菌感染
第五節 軍團菌病
第六節 人感染豬鏈球菌病
第七節 貓抓病(巴爾通體病)
第四章 新發螺鏇體病
萊姆病
第五章 新發寄生蟲病
節 隱孢子蟲病
第二節 環孢子蟲病
第三節 微孢子蟲病
第四節 人芽囊原蟲感染
第五節 巴貝西蟲新種感染
第六節 廣州管圓綫蟲病
第七節 人單核細胞埃利希體病
第八節 東方斑點熱
第六章 新發衣原體疾病
衣原體肺炎
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劉春華,1983年7月畢業於山東醫學院醫學係,任職於青島市傳染病醫院,從事傳染病臨床醫療工作至今。現任青島市傳染病醫院肝病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青島大學醫學院副教授,中華醫學會青島市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專科分會委員。在各種傳染病的預防和治療上積纍瞭豐富的臨
文摘
序言
從裝幀工藝上看,這本書的紙張選擇非常考究,摸起來有一種略微粗糙但韌性十足的質感,翻頁時幾乎沒有惱人的靜電聲,這對於深度閱讀體驗來說是個加分項。更重要的是,書中配插圖的質量極高,這些插圖並非那種廉價的電腦製圖,而是帶有清晰手繪綫條的醫學示意圖,它們的精確度毋庸置疑,同時又兼顧瞭美學上的可讀性。我尤其欣賞那些關於“疫苗作用機製”的圖解,它們沒有直接展示復雜的細胞結構,而是將抗原、抗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設計成瞭一種類似“鎖與鑰匙”的生動比喻,讓原本抽象的免疫學概念變得可視化和易於記憶。這種對細節的執著,體現瞭齣版團隊對讀者的尊重——他們明白,一本好的科普讀物,必須在內容深度與視覺友好度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點。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閱讀工具。
評分這本書的筆觸中透露著一種非常獨特的“人文關懷”視角,這在通常偏重於硬核科學的傳染病書籍中是比較少見的。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社會心理學與疫情”的探討部分。它沒有停留在病原體本身,而是深入分析瞭在疫情爆發初期,社會恐慌情緒是如何被放大和傳播的,以及謠言是如何在信息真空中滋生的。作者似乎非常理解普通民眾在麵對未知威脅時的焦慮感,他用非常冷靜、富有同理心的語言,去解構那些聳人聽聞的消息,告訴讀者如何建立起自己的“信息免疫係統”。比如,書中提到,預防傳染病,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同等重要,過度恐慌本身就會削弱免疫力,這個觀點非常新穎。我感覺自己讀的不是一本醫學指南,而是一本關於如何在危機中保持理性和希望的生存手冊。它教會我,麵對黑天鵝事件,最好的防禦不僅僅是穿戴防護用品,更是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和認知,不被恐慌所吞噬。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太抓人眼球瞭!那種略帶復古的醫學插畫風格,配上醒目的標題“滿28包郵 新發傳染病預防與治療”,讓人立刻感受到一種既專業又帶著煙火氣的親切感。我本來還擔心內容會過於晦澀難懂,畢竟“新發傳染病”聽起來就屬於高精尖的醫學領域。可翻開第一頁,那種排版布局就讓人心頭一鬆,字體大小適中,段落間留白處理得恰到好處,即便是對醫學知識瞭解不多的普通讀者,閱讀起來也不會感到壓迫感。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裏在介紹某個病原體的演變路徑時,竟然用瞭一種類似時間軸的故事敘述方式,把復雜的科學概念掰開瞭揉碎瞭講,讀起來就像在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老醫生娓娓道來他多年來麵對疫情的心路曆程。這種敘事手法,比起冷冰冰的教科書,更能讓人沉浸其中,理解預防工作背道而之的艱辛與重要性。至於那個“滿28包郵”的字樣,說實話,雖然有些許戲謔,卻也反映瞭齣版方希望知識普及的心態,讓人覺得這本書是為大眾服務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學術孤本。
評分我身邊有幾個從事基礎醫療工作的朋友,我特意拿給他們翻瞭翻。他們的反饋非常有趣,一緻認為這本書雖然麵嚮大眾,但其引用的數據和對曆史疫情的梳理卻非常紮實,絕非泛泛而談。他們提到,很多主流媒體在報道初期疫情時,對某些關鍵時間點或科學發現的描述存在偏差,而這本書裏的溯源部分,提供瞭更細緻、更嚴謹的對照。比如,它詳細比對瞭A型流感與H1N1病毒在潛伏期和傳染性麯綫上的微妙差異,並結閤瞭不同地區公共衛生政策的應對效果進行瞭橫嚮比較。這錶明作者在撰寫時,下瞭極大的功夫去核對一手資料,而不是簡單地引用二手報告。對於希望深入瞭解傳染病曆史脈絡和公共衛生決策邏輯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參考價值遠遠超齣瞭“包郵”的價格標簽所暗示的定位,它提供瞭一種跨越時間維度的、對未來預警的深刻洞察力。
評分我是在通勤的地鐵上開始讀這本書的,那種嘈雜的環境對我來說通常是閱讀的噩夢,注意力極易被分散。但這本書的章節劃分簡直是為碎片化閱讀量身定做的!它將內容分成瞭許多個短小精悍的模塊,每一個模塊都聚焦於一個具體的、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觸到的場景或概念。比如,有一個章節專門探討瞭“氣溶膠傳播的誤區與真相”,作者沒有堆砌大量生物學公式,而是通過幾個貼近生活的場景模擬——比如擁擠的電梯、通風不良的會議室——來闡述氣溶膠的實際風險距離和有效通風策略。讀完這一章,我立刻就明白瞭為什麼在特定環境下戴口罩的效果會打摺扣,也找到瞭更閤理的防護建議。這種實用性極強的知識點嵌入,讓我在閱讀過程中頻繁地産生“啊,原來如此!”的頓悟感。它不是在教你如何去實驗室操作,而是在教你如何更智慧、更安全地生活在充滿未知威脅的現代社會中。這種由內而外的知識迭代,遠比單純的知識灌輸來得深刻和持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