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 处世 |
作者: | 济群法师 | 开本: | 32开 |
定价: | 32 | 页数: | 211 |
现价: | 见顶部 | 出版时间 | 2014-04-01 |
ISBN号: | 9787567504295 | 印刷时间: | 2014-04-06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版次: | 1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内容提要 人生五大问题――2007年12月讲于南京大学历史系
在这个世间,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事实上,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制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循环往复,不曾少息。
现实问题,只要努力多半不难解决。但继续对人生做深层思考,触及心灵深处,*然会碰到生命存在的共同问题:何为幸福?我是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何为命运?活着为什么?等等。这些也是人类永恒的困惑,如果找不到答案,心灵是无法真正安宁的。千百年来,人们始终没有停止探讨和追寻,但答案往往来自猜测和推断,来自有限的个人经验,而不是对生命真相的体证。今天,我想从佛法的角度,谈谈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一、何为幸福
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也就是基本温饱。这是属于物质层面的需求,相对比较单纯。除此而外,我们还想进一步获得幸福,这是所有人关注并孜孜以求的。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是由物质还是精神所决定?如果幸福仅仅取决于物质,那就应该可以量化,可以总结出一个幸福的达标指数,比如有多少钱,或有什么条件,等等。可事实又是如何?多数人在生活清贫时,往往会将希望寄托于物质改善,这也是人们热衷于赚钱的动力所在。但在当初设定的目标一一实现后,我们除了获得一些暂时满足外,预想中的幸福似乎并没有如期而至。可见,幸福未*是改善物质条件就能解决的。
那幸福究竟是什么呢?我的定义是:幸福只是一种不稳定的感觉。这种不稳定的感觉,固然和物质条件有*关系,但更重要的,在于自身心态,在于我们对自身需求的定位,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缺乏良好心态,或对物质的需求永无止境,那么幸福将*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幻影。所以说,幸福不仅是“唯物”的,更是“唯心”的。
探讨人生幸福,首先需要对苦、乐的关系具有正确认识。
从佛教观点来看,人生是苦。许多人对这*义不理解,并以此推断,佛教*是消极悲观的。因为在我们的感觉中,人生并非一味的苦,而是苦乐参半、悲喜交集。那么,佛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归纳呢?
其实,佛教也将人的感受分为五种,分别为苦、乐、忧、喜、舍。其中,苦和乐侧重色身的感受,物质层面,忧和喜侧重精神的感受。虽然理智告诉我们,苦乐忧喜都是无法避免的人生常态,但在内心中,谁又不是趋乐而避苦呢?事实上,这也是*众生的本能。人类的五千年文明,就是人们不断摆脱痛苦、获得快乐的成果。但结果又是如何?我们有了古人难以想象的丰裕生活,但痛苦就此结束了吗?烦恼就此消失了吗? 可见,佛教所说的人生是苦,并不是就现象而言,而是透过现象所作的本质判断―――苦是人生本质,而快乐只是对痛苦的一种缓解。现实中,没有哪种快乐是具有本质性的。所谓本质性的快乐,就是这种快乐无论什么时候享受,也无论享受多长时间,它都是快乐的。我们能找到这样一种保证的、不变的快乐吗?
事实上,任何一种快乐都有某种痛苦与之对应。当我们被饥渴之苦折磨时,吃饭喝水会成为快乐;当我们被思念之苦缠绕时,亲人相见会成为快乐;当我们夜不成寐时,安然入睡会成为快乐……如果去掉饥渴、失眠这些前提,吃饭和睡觉会成为快乐吗?当我们不想吃却不得不吃,不想睡却不得不睡的时候,同样的事立刻就转为痛苦了。只有当我们需要吃饭、睡觉并为之所苦时,才会因为吃饭、睡觉能使这种痛苦得到缓解而产生快乐。从这个层面来说,痛苦有多少,由缓解痛苦所带来的快乐就有多少。
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也比古人有了更多缓解痛苦的途径。古人离别时,天各一方,音讯渺茫,思念便会与日俱增。一旦相见,由此产生的喜悦可谓强烈之极,这在古代诗文中也有大量描写。但现在我们想念一个人时,可以立即拨通电话。如果觉得只闻其声不够,还可通过视频相见。再或者,买张机票就能很快见面,哪怕远隔重洋,也不再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正是因为易于缓解,这种由相思带来的痛苦就很肤浅,很有限。相应地,所产生的快乐也很肤浅,很有限。
因为不了解生命真相,我们才会产生诸多烦恼。但人们往往看不到这一点,以为改变世界才是解决痛苦的有效途径。这*位的偏差,使得我们在改善物质条件的同时,又在不断制造烦恼。甚至可以说,制造问题的速度远比改善世界的进程更快。所以,今天的人虽然享有高度文明,却比古人活得更累,压力更大。原因无他,就在于欲望太多,烦恼太多,这也是人生之苦的根本。惟有消除内心的恶性需求及烦恼,才能从源头解决痛苦,成就解脱自在的人生。
其他宗教往往将幸福寄托于天堂,寄托于外在拯救。其实,改变环境只是换汤不换药的被动举措。倘若生命品质不曾改变,由此带来的安乐只能是暂时的。因为只要生命的迷惑还在,就会源源不断地制造烦恼,制造轮回。佛教认为,惟有体证生命真相,才能从根本上转迷为悟,痛苦。此外,佛教还特别强调自力,即自身努力,这也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他宗教主要强调他力,只要具有信仰,就能因此得到救赎。而在佛教修行中,虽然也依靠佛菩萨的加持力,但主力却是自己。当然,仅仅依靠自己还不行,还需要有智慧,有方法,所谓“以己为舟,以法为舟”。否则,往往会走上自以为是的歧路。这里所说的“法”,就是佛陀告诉我们的修行之道,简单地说,就是三学八正道。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为皈依对象。其中,“佛”是我们改善生命的榜样,“法”是认识生命真相的方法,“僧”是指导我们使用方法的导师。由依止佛法僧三宝,而能究竟地解脱自在、离苦得乐。
二、我是谁
生命有很多不解之谜。古往今来,人们不停地追问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人类永恒的困惑,也是每个人无法逃避的优选问题。因为我们很在乎、很关注的就是这个“我”。我们的整个生活,基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建立的。但我们是否想过:究竟什么代表着我?仅仅是这个身体吗?仅仅是眼前这个会说会动、会哭会笑的五蕴身吗?
人们之所以害怕死亡,原因就是将这个身体当做是我,以为身体败坏就意味着“我”的毁灭。其实,色身只是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个朝不保夕的片断,一种不断改变的形式,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我”。从哲学定义来说,“我”代表着生命的本质,是永恒且不可分割的。但身体由众多元素构成,刹那处于新陈代谢中,处于发展变化中。而在今天这个医学发达的时代,身体的很多“零件”还可以更换组装,甚至使用人工替代品,其中哪有什么独存、不变的“我”呢?如果了解其中原理,我们对身体就不会那么在乎,对死亡就不会那么恐惧了。
身体而外,“我”的存在还体现于两方面:一是观念,一是心态。我们生活于共同的世界,但同时又活在自己的世界,活在自己的情绪中。很多时候,还会被这些喜怒哀乐左右着,无法自主。我们为什么会被其主宰?原因就是把这些情绪误以为是“我”――“我喜欢”,“我讨厌”,于是就会在乎,就会执著,进而不断将心灵能量投射其中,不断强化这些情绪。很终将“主权”拱手相让,使某些情绪长时间地影响我们。生活中,有人一生追寻爱情,也有人一生被仇恨驱使。其实,很多情绪只是内心的恶性肿瘤,只是生命的不良发展。虽然生长在我们心中,却并不属于“我”的一部分。倘能以智慧进行观照,认清这些情绪不过是内心漂浮的影像,就不会一头栽入其中,成为被操纵的傀儡。
这就需要对自我进行审视,认清“我执”给生命带来的危害。事实上,*烦恼皆因“我执”而起。任何一种东西,只要贴上自我的标签,对我们就会具有杀伤力,就会让人爱,让人恨,让人朝思暮想,寝食难安。一旦将自我的标签去除,它的变化就不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了。在这个世间,每天发生很多惊天动地的事,但真正使我们为之心动的未*有万千分之一。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随之感慨一下,就迅速抛在脑后。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将自己和那些事切实联系起来,没有对此产生“我执”。
“我执”还是世间*是非纷争的根源,是我们和他人相互抵触、难以和谐的原因所在。生活中,一个自我意识过强,处处以“我”为中心的人,*定不会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反之,那些淡化自我、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不仅深受大众欢迎,自己也能安乐自在。因为他们不*害怕“我”的利益受损,担心“我”的自尊受挫。远离这个处处作祟的“我”,也就远离了那些与“我”形影相随的烦恼。
从佛教角度来说,“自我”正是有情优选的误解,是我们因为不了解生命真相而产生的错误设定。无论身体还是情绪,都不具有永恒不变的内涵,都不能代表所谓的“我”。所以,佛教提出“无我”的思想。这也是佛陀对众生优选的贡献。或许不少人会觉得费解,甚至对此感到恐惧:如果“无我”,那现在这个会说会动的又是什么?又会消失何方?其实,“无我”所否定的,只是加诸“我”的错觉,而非现象本身。
禅宗有个话头是:“一念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不jue如缕的思绪中,在一念接一念的意识活动中。当这些念头尚未生起之前,生命是一种什么状态?再往前追溯:来到这个世界前,“我”又是以什么状态存在?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这是禅宗另一个重要的话头。禅宗的修行,正是通过这样一种追寻,将遮蔽内心的妄执层层扫荡,将现有的错误设定逐步瓦解。
认识自己――这是佛法关注的根本问题,也是西方哲学的优选名言。惟有透彻生命真相,我们才能把握前进之舵,成为生命的真正主人。否则,只能是这个色身或情绪的奴隶,为他的衣食奔忙不休,为他的喜怒耗尽生命。更悲哀的是,很多人不仅劳而无功,还会由此造作恶业,使未来继续沉沦,继续受苦。
三、生从何来, 死往何去
茫茫宇宙时刻都在不停运动,所谓“坐地日行八万里”。那么,居住在地球上的我们,来自何方,又去向何方?如果找不到答案,我们能活得踏实吗?当然,不少人未*会想这个问题,或者事情太多而没时间去想,再或者,用种种方法来转移这个无法解决的疑问。但不论我们想不想,这都是每个人很终需要面对的现实。
在历史长河中,我们的一生是如此短暂;在浩淼太空中,我们的生命又是如此渺小。如果从“人死如灯灭”的观点看待生命现象,我实在看不出生命的优选意义。不论有过多少辉煌,也不论付出多少努力,很终都是趋于毁灭,都是化为尘土。但我们不*因此悲观,佛法告诉我们:在有限的层面之外,生命还有其*的层面。生命既是渺小的,也是*的;既是短暂的,也是永恒的;既是脆弱的,也是强健的。倘能透彻心的本质,就会了解,每个有限的当下都是*。认识这一层面,我们才能找到人生的优选意义。
探讨有情的生死,*然涉及生命的轮回。在一般人看来,生命就是从呱呱坠地开始。而从轮回的眼光来看,今生只是生命长卷中的一个章节,只是其中一个相对的开始:在它之前,有着*的过去;在它之后,又有着*的未来。当然,现代人往往不易接受这一观点,但只要对生命现象全面观察,我们会发现,某些科学难以解释的现象,若从轮回角度来看,就会豁然开朗。
比如,我们是否相信人和人之间存在缘分?在这个世间,我们会和很多人相识相遇。有些人,我们会一见如故;有些人,天天见面也会视同陌路;还有些人,我们却会毫无理由地心生厌恶。原因何在?很多人会说:这是缘分。但很少有人进一步思考:缘分又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缘分?如果相信轮回,对缘分就不会感到奇怪。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始于今生,还有许多前生带来的烙印。在过去生,有些曾是我们的亲朋故友,有些则是我们的冤家仇敌。当彼此在今生再度相遇,这种烙印就复苏了,并驱使我们将往昔的爱恨情仇继续演绎下去。
再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有自己学起来容易上手的专业。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学习中付出同样努力,未*会有同样成果,还可能相距甚远。是上天不公吗?是命运捉弄吗?都不是,只是因为生命起点不同。起点高的,稍加努力就能靠前于人。而起点低的,惟以“笨鸟先飞”作为弥补。但天赋又是什么?通常以为是父母遗传,事实上,很多人具有的天赋和父母毫无关系。而从佛教角度来看,生命其实有两套系统,其中的物质系统由父母给予,而精神系统则来自过去生的积累,并将继续影响未来生,成为下一轮的起跑点。
从这两个角度,可以帮助大家理解生命的轮回。但我们还要看到,轮回不仅体现为一种生命现象,而且其根源就在我们的心。佛教认为,众生在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道生生不息地流转。这六种生命形态,也代表了我们内心的不同状态。
比如饿鬼,是贪心发展的很好。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会表现出靠前的渴求,永无满足之时,这种心理被*张扬后,生命所呈现的就是饿鬼状态。畜牲,是愚痴无知的状态,其生命只是停留在本能的需求上,除饮食男女外别无所求,这种生活和那些为觅食、繁衍而忙碌的动物又有什么区别?阿修罗,是嗔恨狭隘的象征,他们所热衷的斗争,既是嗔心的体现,又是对嗔心的张扬,当这种心态被固定后,生命就会进入阿修罗的状态。
可见,生命状态也是某种心念的延伸,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发展而来的。在社会上,不同行业者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仪,学者有学者的气质,商人有商人的风采。这些差别,正是由不同的心行外化而来的,是心念由内而外的延伸。包括轮回,也是内心发展的一个结果,不是谁强加于我们的。同样,佛菩萨的生命品质亦非本然如是。他们所具有的*智慧和慈悲,都是在生命发展过程中逐步造就,逐步开发的。
生命的未来在哪里?我们的归宿在哪里?答案就在我们当下的心行,就看我们现在做了什么,想了什么。现在生命的形态,来自过去生的积累。未来的生命发展,又来自今生的积累。所以佛教很好注重当下的努力,这是衔接过去和未来的关键,是我们改变命运的着力点。
如果不了解生从何来,生命是没有根的;如果不了解死往何去,生命是没有归宿感的。一个找不到根和归宿的人,自然会缺乏安全感,这也是现代人极为普遍的一种心理。如何获得安全感?很多人是通过积聚财富或购买保险来解决。事实上,在灾难频仍、风云变幻的今天,这些保障又是多么脆弱,多么不堪一击啊。让向外寻求的心回到当下吧,因为真正的安全感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此刻的心行。我们能够把握当下,就能把握未来,把握生命走向。当我们有能力把握这*的时候,还有什么不安,还有什么可以恐慌的呢?
P3-14 作者简介 济群法师,当代有名高僧,沩仰宗第十代传人。
1984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现任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闽南佛学院研究生导师。济群法师多年来一直从事佛学研究及教学、弘法的工作。并受聘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不错顾问、客座教授。擅讲唯识、戒律、阿含等课程。
济群法师是学修并重的僧人,他继承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提出“佛法让人生更智慧”的理念,并结合目前社会现状,为大众解说、传授正法。为使佛法走近生活,济群法师从不排斥使用现代工具辅助弘法,所以早在20年前便开始使用电脑,为信众答疑解惑,在10多年前便建立个人主页并相继开办网络佛学院、开设个人博客、微博等,目前拥有粉丝40多万人。近年来,济群法师还积极投身于建设大型公益性学习组织――菩提书院。 目录 生而为人
人生五大问题――2007年12月讲于南京大学历史系
人心和人生――2004年春在西园寺般若堂为青年学佛班学员所作的开示
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
学佛与做人
[佛法在世问]
佛教的环保思想
佛教的财富观
[处世良方]
提升财富品质享受智慧生活
随缘与进取――西园寺参访善知识济群法师
以出世之心做人世之事
报恩,不仅仅是报恩一一济群法师论佛教中的父母与子女关系
用佛法智慧解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财富品质》访谈
*国企业家的精神困惑与希望――《*国商人》专访
慈善的精神――《胡润百富》专访 精彩导读
处世 济群法师 正版中国哲学书籍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