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艳一枝露凝香:古典美女养颜妆容术 978750572364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红艳一枝露凝香:古典美女养颜妆容术 978750572364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路英 著
图书标签:
  • 古典妆容
  • 古代美容
  • 传统养颜
  • 美女妆容
  • 彩妆技巧
  • 中国古典
  • 美容护肤
  • 妆容教程
  • 历史文化
  • 女性魅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ISBN:9787505723641
商品编码:29905526937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7-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红艳一枝露凝香:古典美女养颜妆容术

定价:32.00元

作者:路英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50572364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她们的美,连动物、植物和天上的月亮也都在她们美丽的光环下不敢正视。
留在史书上的女人是烈女、贞妇、孝女、才女、女皇、皇后、公主以及被称作“祸水”的女人,然而留在世人心里的却是美女。关于她们如何养颜、保颜民间传说宛如春天绚丽的花朵,为千古的东方美韵增辉。连日月星辰、山川湖海,英雄王侯、花鸟鱼虫,都在她们的周围蹁跹起舞。
女性为了美,付出多大的代价都心甘情愿。现在的美容化妆品且不说效果如何,单单价格就令人咂舌,而你只需用买化妆品钱的零头就可以买下这本收集古典美女养颜秘方的锦囊,何乐而不为呢况且翻开书,看着古色古香的设计。优雅从容的文字,你也会心旷神怡、如沐清风。踏上美容文化的列车,终点便是美丽动人,实在是开卷有益,阅而愈美。

目录


上卷 美女·媚术
古典美女的标准
古典美女的类型
古典女人小脚的魅力
古典女人的媚术
古典女人的美容术
与媚术
中国古代的“男宠”
古典美女的历史演变
下卷 媚人·尤物
妩媚妖后助纣虐——妲己
千金一笑乱宫闱——褒姒
九寡“不祥”绝色妇——夏姬
一顾倾城复倾国——西施
旖旎后庭怨——卫子夫
美轮美奂两芙蓉——赵飞燕 赵合德
洛水凌波缱绻愁——甄夫人
谗言害人终害己——冯妙莲
西泠青莲自飘零——苏小小
回眸一笑百媚生——杨玉环
冰肌玉骨花容貌——花蕊夫人
艳绝扬州姊妹花——大小周后
放诞绝代才——柳如是
红颜哀弦诉冤孽——陈圆圆
遍体馨香西域仙——香妃

作者介绍


路英,男,20世纪60年代后期生,山东省栖霞市人。曾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居北京。 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在国内及台、港等地发表并出版有“故土纪事”系列小说、散文、诗歌,及文化研究专著《释梦考——中国古代占梦迷信剖析》、《中国古代间谍与谋略》、《梦与

文摘


序言



霓裳羽衣:古代仕女的精致生活与审美风尚 一部穿越千年的时光之书,带你领略古代女性的雅致品味与生活哲学。 《霓裳羽衣:古代仕女的精致生活与审美风尚》并非一本专注于探讨古代女性容颜修饰技巧的专著,而是深入挖掘中国古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唐宋明清等鼎盛时期,女性如何构建她们的物质生活、精神世界以及由此衍生的独特审美体系。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和细腻的文化剖析,构建了一幅生动立体的古代仕女群像,揭示了“美”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多重含义。 第一章:锦绣织就的日常:衣饰的社会学意义 本章聚焦于古代女性的服饰文化,这不仅仅是御寒蔽体的工具,更是身份、地位、教养乃至情感表达的无声语言。我们将从丝绸之路的兴衰谈起,探讨不同朝代纺织技术的演变如何影响了服饰的材质与工艺。 汉唐气象与宋明风骨: 对比唐代雍容华贵的“袒领装”与宋代内敛含蓄的“褙子”,分析服饰形制如何反映出时代的精神面貌。深入剖析“襦裙”“袄裙”等基本形制的结构美学。 色彩的密码: 阐释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如“五正色”与“间色”,以及不同颜色(如朱红、黛青、玄色)在特定场合对女性身份的象征意义。例如,深宫贵妃与民间闺秀在服饰用色上的严格区分。 纹样的哲学: 探究龙凤、花鸟、祥云等传统纹饰背后的吉祥寓意。书中将详细解读“海水江崖纹”在明代官服中的等级秩序,以及“缠枝牡丹”在闺阁中的繁盛象征。 第二章:一方庭院的诗意栖居:空间与器物的审美情趣 古代女性的生活场景往往局限于宅院深处,但即便是有限的空间,也充满了精心的布局与高雅的陈设。本章将带领读者走进古代闺阁、花房与书房,理解“境由心生”的居住美学。 园林里的“借景”艺术: 讨论古代大家族中,女性对私家园林的参与和影响。分析如何通过“框景”“对景”“障景”等手法,将自然之美引入室内,营造“不出户而知四时”的意境。 案头清供与文玩雅玩: 重点介绍古代文人雅士家中常见的陈设,如宋代文房四宝的精美程度,以及女性如何利用香炉、瓷瓶、古籍、插花等物品来装饰自己的居所,体现其学识与修养。对“香道”在古代女性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进行独立探讨。 饮食的精致化: 介绍宋代点茶、宋嫂团圆饼等饮食文化现象,着重分析制作精细、注重仪式感的糕点茶饮,如何成为古代女性社交与自我愉悦的方式,而非仅仅是果腹之需。 第三章:指尖上的艺术:古代女性的技艺与才情 古代对女性的要求是“德、言、容、功”兼备,这里的“功”并非指体力劳动,而是指精湛的艺术技能和文学修养。本章深入探讨这些“闺阁之功”。 针黹绣艺的叙事性: 详细考察刺绣(苏绣、湘绣等流派)在古代的地位,分析精美的刺绣作品如何成为女性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如寄托相思、表达对时局的忧虑)的媒介。解析“鸳鸯戏水”“百子千孙”等主题背后的社会期许。 诗词歌赋与吟咏之风: 探讨唐宋以来,女性在诗词创作上的成就。通过对李清照、鱼玄机等代表性人物的作品分析,揭示她们如何将个人的细腻情感融入格律之中,展现出超越传统藩篱的精神世界。 乐器与雅集: 介绍古代女性学习的乐器,如古琴、琵琶、箫。探讨在特定社交场合(如闺友间的雅集、节庆之夜的宴饮),音乐如何成为提升整体文化氛围、彰显女性才情的关键元素。 第四章:仪态万方:举止、风度和内在涵养 本书将“美”的定义扩展到行为举止与内在修养层面。古代对“仪态”的训练是系统而长期的,它关乎一个女性在社会互动中的得体与否。 步态与坐姿的规范: 分析古代礼仪书籍中对女性行走、站立、俯身、跪坐等基本动作的细致规定,探讨这种规范如何塑造了古代女性特有的“含蓄美”和“内敛感”。 言谈的艺术: 探讨古代女性如何被教导在公共场合保持“静默”或“温婉”,以及在私密场合下,如何运用譬喻、典故来提升谈话的趣味性和深度,避免粗鄙直白。 “气韵”的修炼: 总结古代文化中对“气度”或“气韵”的追求。这是一种超越外在装饰的综合气质,它源于对经典文化的浸润、对自我情绪的掌控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敬畏。本书认为,古代仕女真正的魅力,在于她们将生活的琐碎升华为一种艺术实践。 结语:穿越时空的审美回响 本书旨在提醒读者,古代女性的生活艺术并非高不可攀的陈旧教条,而是基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智慧结晶。她们对细节的执着、对器物的珍视、对内在修养的追求,依然能够为现代人提供在快节奏生活中保持优雅与审美品位的深刻启示。通过对这些精致生活的考察,我们得以更全面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女性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有深深迷恋的人,但常常苦于找不到系统、可靠的资料来深入了解古代的美容之道。市面上很多相关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引经据典却缺乏实操性;要么就是流于表面,只是简单地复制一些网络上的传闻。这本书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在考据上非常严谨,引用的许多典故和配方都有出处,让人读起来心里踏实。更厉害的是,它把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化妆“心法”用现代的语言阐释了出来,比如如何通过光影的运用,营造出“芙蓉出水”般的自然光泽感。我一直以为古代的妆容会比较单调,但书中展示的丰富变化,让我认识到她们对“氛围感”的营造远超我们的想象。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行走的古代美容百科全书,厚重却不失灵动。

评分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教你“画什么”,更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画”。每一个妆容的背后,都蕴含着古代社会对女性气质的期许和对自然的敬畏。比如,对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书中并非简单地停留在色彩的浓淡上,而是深入剖析了在不同场合下,如何通过妆容来表达内心的修养和身份的定位。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神韵”的强调,认为真正的美,是从内在散发出来的,妆容只是一个媒介。这种深层次的哲学思考,让这本书的立意一下子就拔高了。它不像一本快消品式的化妆指南,而更像是一本能够伴随人一生,随着阅历增长而能品出不同滋味的传世之作。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美”这个概念,不再把它视为一种外在的修饰,而是一种自我与世界的和谐对话。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古风爱好者的福音!我刚翻开首页就被那种扑面而来的古典韵味给吸引住了,书里的插图精美绝伦,每一笔都透露着匠心,仿佛能看到古代仕女梳妆的细腻场景。我一直对唐宋时期的妆容非常好奇,想象着她们是如何用那些天然的材料来打造出那种温婉又不失明艳的效果。这本书没有过多地卖弄艰深的理论,而是非常接地气地讲解了每一步骤的讲究,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胭脂色调来衬托肤色,还有那些关于额黄、花钿的制作方法,简直是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我特别喜欢它对于不同历史时期妆容特点的梳理,让读者不仅是学习技巧,更是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那种对美的执着和智慧,即便在今天看来,也丝毫不逊色于现代的化妆术,甚至更加令人心驰神往。能把这些传统工艺如此清晰、生动地呈现出来,真的非常不容易,看得出作者在考证和实践上下了极大的功夫。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种涉及传统美学的书会有些晦涩难懂,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却出乎意料的流畅和亲切。它更像是一位博学的长辈,带着你娓娓道来那些关于“红妆”的秘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述过程中那种对细节的把控,比如提到使用珍珠粉来提亮肤色时,会详细解释古代珍珠的研磨程度对妆效的影响,以及不同季节应该如何调整膏脂的湿度。这种深入骨髓的体察,让人感觉作者本人就是那个时代生活过来的人。我尝试着按照书里的一些基础方法给自己梳妆,那种没有化学添加的清爽感和自然的妆效,真的让人爱不释手。它教会我的不仅是如何“变美”,更是如何以一种更慢、更专注、更尊重自然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容颜。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化妆技巧层面,它更像是一部微型的生活美学史。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极具品味,让人爱不释手。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那种略带粗粝却又温润的手感,与书中所描述的古典意境完美契合。封面设计得极其典雅,没有采用那种流于表面的艳丽,而是选择了沉稳的色调和精致的纹饰,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本正经研究传统文化的书。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考究,图文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文字阅读的舒适度,又为那些精美的古代妆容复原图留出了足够的展示空间。我常常会花很长时间只是去品味那些插图,它们不仅仅是教程的配图,更是艺术品。能将一本知识性如此强的书籍做到如此高的审美水平,足见出版方对品质的坚持。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阅读材料”,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放在书架上都觉得整个空间都提升了档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