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也不懂得女人(全彩图文本) 9787811279030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女人也不懂得女人(全彩图文本) 9787811279030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 李外秀,郑泰琏,� 著
图书标签:
  • 女性心理
  • 两性关系
  • 情感
  • 自我成长
  • 沟通技巧
  • 人际关系
  • 心理学
  • 女性文学
  • 图文书
  • 生活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1279030
商品编码:2990542437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0-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女人也不懂得女人(全彩图文本)

定价:25.00元

作者: 李外秀,郑泰琏 绘,周尧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811279030

字数:

页码:17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被韩国文学界誉为 “人类灵魂的炼金术士”,在大众读者心中有很高的声望!女性心理解读书,一经出版,轰动韩国并风靡整个亚洲!大众读者热烈追捧,两年疯狂再版30次!长居韩国畅销书排行榜冠军,突破100万册,激起了上千万读者旋风般的反响。

内容提要


《女人也不懂得女人》作者将女人定位为银河系难理解的生命体,书中通过深入细致地解读女性心理,对人类的种种虚伪和贪婪进行了善意的嘲弄与指责,同时更赞美了人类对美的不懈追求和对爱的执着坚守,字里行间闪烁着热情与智慧的灵光。如作者在书中所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如果没有爱都是不可能幸福的,“去爱吧”与“变得幸福吧”是同样的。这正是本书给予读者们的美好希冀!
  《女人也不懂得女人》中收录了55种韩国野生花的插图,是画家为了让这些花朵能够永远地存活在人们心中,历尽3年时间,走遍韩国的山川田野而创作出来的。他的绘画超出了普通工笔画只单纯描绘现象的层次,达到了能够表现生命和灵魂本质的境界。

目录


作者介绍


李外秀 1946年生于韩国庆尚南道咸阳郡,从春川师范大学退学后步入文坛。李外秀在韩国享有极高的文学地位,在2009年被读者评选为“年度喜爱的作家”。他的作品个性色彩鲜明,想象力丰富,语言独特犀利,所涉及的体裁广泛,包括小说、诗歌、寓言故事和随笔等。
  李外秀性格乖僻,大智若愚,被世人称为狂人。他坚信文化和读者的力量,认为对美丽的追求可使人类具有人性美。他一直努力用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向世人阐述艺术可以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理念,被称为是“人类灵魂的炼金术士”。
  他现居于韩国华川郡上西面多木里感性村,为了能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播撒下智慧的种子,时常夜不能寐。
  著作:
  2010年 《我不流 时不流》(随笔)
  2009年 《青春不败》(随笔)
  2008年 《呼 呼》(随笔)
  2007年 《女人也不懂得女人》(散文)
  2006年 《直到呼吸停止,你的名字一直在我的内心深处》(诗集),《迅速提高写作能力》(写作方法集),《气息》(仙画集)
  2005年 《场外人间1,2》(长篇小说)
  2004年 《傻瓜傻瓜》(随笔),《骨》(散文集)
  2003年 《我为你而动摇的瞬间》(随笔),《飞翔,鸵鸟》(随笔)
  2002年 《怪物1,2》(长篇小说)
  2001年 《独角》(随笔)
  2000年 《思念成化石》(诗画集)
  1998年 《撒向你的情网》(随笔)
  1997年 《黄金鱼鳞1,2》(长篇小说)
  1994年 《感性词典》(随笔)
  1992年 《碧梧金鹤图》(长篇小说)
  1987年 《野花酒杯蝴蝶》(诗集)
  1986年 《口吃者的冬季手册》(随笔)
  1985年 《梦中降雨》(随笔)
  1983年 《师父1,2》(寓言集)
  1982年 《刀》(长篇小说)
  1981年 《长寿天牛》(小说集),《野狗》(长篇小说)
  1980年 《过冬》(小说集)
  1978年 《做梦的植物》(长篇小说)
  1975年  发表中篇小说《勋章》,登上文坛  
  绘者简介:
  郑泰琏 以工笔画的形式重现韩国濒临灭绝的植物为平生使命的画家。毕业于首尔大学的西洋画专业,多年从事与自然生态相关的工笔画事业,现居住在位于北汉江上游一个小村庄的果园里。曾为下列书籍绘制插图:《呼 呼》,《大麦动植物图谱》,《从我们的土地上逐渐消失的生命》,《众多生命共存的江》等。

文摘


正文
  1
  女人,银河系难理解的生命体。
  8
  无条件地去爱吧!
  爱情会使你的人生光彩熠熠。
  即使有可能从裁判那里吃到一张很不合情理的红牌,后垂头气地走出球场,也还是大胆地去爱吧。
  9
  饱经沧桑而变得世故浅薄的人只要一听到“爱情”这个词,便会以充满讥讽的语气质问:“爱情能填饱肚子吗? 爱情能赚钱吗?赶快清醒清醒吧。”
  他们的语气让人感觉爱情好像是那些精神失常或少不更事的家伙们玩的游戏。
  但是,虽然猪是只要吃食就可以活下去的动物,人却并非只要有饭吃就可以生活下去。既然有幸成为人类,至少也要活得与猪有所区别吧。
  22
  如果你虽自称为人类,但却没有热爱万物的心灵,那么也就没有可以自称万物灵长的资格。虽然可能会有些心情不快,但你也就只能以披着人皮这一事实为荣了。
  一定要托生成人类, 却动辄被同类叫做“ 狗都不如的家伙”,或经常被说成“连虫子都不如的家伙”,你的人生到底应该叫做“犬生”呢,还是应该叫做“虫生”呢。
  23
  如果你希望维持人的尊严,那么就要抛弃人的劣根性。
  人的劣根性是能够使人类不断堕落的疾病,正是这种劣根性使人看起来像狗或者虫子。
  人的劣根性与出身无关,与学历无关,与财产无关,亦与职位无关。价值观不同,对劣根性的免疫力也会随之变化。如果你把物质看得过重,对外貌关注过多,那么把你判定为对劣根性免疫力弱的人便不会错。
  24
  患有劣根性病的人通常对自身的劣根性丝毫不觉羞愧,随心所欲,完全无视别人的看法,良心和教养在他们眼里一钱不值,大部分都是衣冠。这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病症,至今仍没有研发出特效药,有很多人直到去派出所提交死亡证明时都未能治愈,但却也绝不是不治之症。
  34
  被爱伪装的女人蒙,将这样的女人也比喻成花可是万万行不通的。
  将这样的女人也比喻成花是对花的一种亵渎。如果一定要用花来形容,那么塑料做的假花很适合这种女人。塑料花虽然表面很光鲜,但是没有内在的香气,虽然间或会引来一些迷糊的蜜蜂和蝴蝶,但它们只是暂时被假花的外表蒙,因此不会停留太久,像这样的女人不可能期待真正的爱情。
  35
  如果你是男人,一定要警惕那些被外貌至上主义或物质主义俘获的女人们。一旦和这样的女人结婚,你的人生道路将像部队里的夜行军一样充满艰辛。如果你已经做好了每天通过夫妻吵架来加深战友感情的准备,那么转行做职业军人也无妨。但是如果你抱着每天过甜甜蜜蜜的夫妻生活、两个人一起白头偕老的希望,那么还是尽快做个逃兵吧。
  43
  初冬时节,当你一个人走在树叶已经完全落光的林荫路上,忽然想起了一个女人的脸庞,那一瞬间,如果你能够听到内心深处一颗木瓜落地的声音,不妨把它当做爱情开始的信号。
  酷暑天的公共汽车站,你在炎炎酷热里等待着公共汽车,感到非常口渴时,你认识的一个男人突然出现在你面前,默默地递给你一瓶冰咖啡后便消失了,也不妨把这个当做爱情开始的信号。
  44
  没有约会,漫步在广场的钟楼前,那里已经被秋天的阳光镀上了一层金色,看到只有一条腿的鸽子吃力地与那些动作敏捷的同伴争夺食物时。
  次光顾某家餐厅,独自一人点了昂贵的食物,结账时,翻遍了所有衣兜后,一片茫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带钱夹时。
  独自一人去旅行,凭窗凝望,看到远山上的落日将余晖洒满天空时。
  走在大雪纷飞的马路上,没有任何特别的回忆,一年的时光悄然流逝,一个路人哼着你早已遗忘在记忆深处的某一首流行歌曲,与你擦肩而过时。
  听到的一切,看到的一切,都与那个人没有任何关系,却突然在内心深处积聚起一股莫名的伤感。如果对那个人的想念突然变得让你无法承受,那么你已经患上了爱情这种病。
  45
  初,爱情会像桃花一样灿烂,或像丁香花一样用怡人的香气将你的灵魂俘虏。但是, 随着时间的流逝,误会的荨麻会在你的内心生根发芽, 烦闷的荆棘时时刻刻抽打着你的灵魂,这时, 你才领悟到一个事实: 爱情既不是甜蜜的棉花糖, 也不是松软的棉花被。
  在内心深处珍藏着一个人是你的罪名,爱情因为这个罪名每天早上都在责问你,每天晚上都要拷打你。但是,请不要逃避,世界上没有不经历伤心便开放的鲜花,也没有不经历痛苦便结出的果实。
  46
  世界上存在的所有花朵都是与爱情的痛苦连接在一起的。
  47
  一个女人每次因为爱情受伤的时候,就会有一朵花儿绽放。
  即使你并不知道这个事实。
  48
  一个男人每次因为爱情受伤的时候,就会有一朵花儿绽放。
  即使你并不相信这个事实。
  49
  因为爱情的伤口不可能痊愈,所以世界上的花朵也不可能完全隐匿踪迹。
  50
  然而,如果将爱情的伤害当做一种痛苦,那么这种爱情还不是真正的爱情。
  耶稣以实际行动教育我们,真正的爱是为了拯救他人的灵魂而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喜悦,是钉在十字架上流血的幸福。如果因为爱情而受到的伤害仅仅作为痛苦存在,那么每次因为爱情受伤的时候,怎么可能会有一朵花儿绽放?
  因此,爱情是的;因此,花儿是美丽的。
  51
  真正的爱不是只有耶稣那样的人物才能去实践,只要是人类,任何人都可以去实践。如果只有耶稣那样的人物才可以实践真正的爱,那为什么罪人们还需要宗教?
  52
  上帝将自己的独生子派遣到人间的目的就是为了将真正的爱教授给全人类。上帝的愿望是通过全人类都感受并实践真正的爱,从而使地球变成一个遍布鲜花的星球。
  53
  但是,当今是一个假花繁盛的时代。
  在假花繁盛的地方,虚假的爱情也会泛滥。咖啡厅里充满虚假的爱情,旅馆里也充斥着虚假的爱情。在那些地方,无论何时,假花都以装饰品的身份存在。
  199
  美丽包含外在的美丽和内在的美丽两种,外在的美丽是短暂的,而内在的美丽则是永恒的。爱情也是一样,始于外在美丽的爱情很快便会变质,而始于内在美丽的爱情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质褪色。
  200
  爱也有大小。
  既有酒盏大小的爱,也有瓷瓮大小的爱。
  既有山间小溪般的爱,也有太平洋般的爱。
  人类爱的大小与自身心灵的大小成正比。
  201
  人类心灵的大小随着自身孕育事物的不同而变化。如果内在孕育的尽是与厌恶相似的感情,那么心灵就会变得无限狭小,如果内在孕育的尽是与爱情相似的感情,那么心灵就会变得无限宽广。
  202
  某天,一个弟子问格外翁:
  “如果要将‘拈花示众’中蕴含的真正含义变成我自己的东西,应该怎么办呢?”
  “今天我就通过真实演绎一下当时的情景来给你们解释吧。”
  格外翁让弟子坐在书房里,独自出门了。
  片刻后,格外翁像老僧人一样披着灰色的僧衣,回到了书房,盘腿坐下后,慢慢地将手伸到弟子面前。
  掌心有一朵怒放的相思花。
  “你看到了什么?”
  格外翁问道。
  “花儿。”
  弟子回答道。
  “什么花儿?”
  但是弟子不能够回答。
  “即使不知道花名也没有关系。”
  “那么要说些什么呢?”
  “说一说这朵花儿怎么样吧。”
  “很美丽。”
  听到这句话,格外翁满脸微笑地说:
  “这就是全部了。”
  外面,蝉儿好像在回应着格外翁一样,开始鸣叫起来。
  203
  爱情其实就是耗尽一生的时间,来领悟美丽本身没有反义词这个道理。
  仅此而已。

序言


正文
  1
  女人,银河系难理解的生命体。
  8
  无条件地去爱吧!
  爱情会使你的人生光彩熠熠。
  即使有可能从裁判那里吃到一张很不合情理的红牌,后垂头气地走出球场,也还是大胆地去爱吧。
  9
  饱经沧桑而变得世故浅薄的人只要一听到“爱情”这个词,便会以充满讥讽的语气质问:“爱情能填饱肚子吗? 爱情能赚钱吗?赶快清醒清醒吧。”
  他们的语气让人感觉爱情好像是那些精神失常或少不更事的家伙们玩的游戏。
  但是,虽然猪是只要吃食就可以活下去的动物,人却并非只要有饭吃就可以生活下去。既然有幸成为人类,至少也要活得与猪有所区别吧。
  22
  如果你虽自称为人类,但却没有热爱万物的心灵,那么也就没有可以自称万物灵长的资格。虽然可能会有些心情不快,但你也就只能以披着人皮这一事实为荣了。
  一定要托生成人类, 却动辄被同类叫做“ 狗都不如的家伙”,或经常被说成“连虫子都不如的家伙”,你的人生到底应该叫做“犬生”呢,还是应该叫做“虫生”呢。
  23
  如果你希望维持人的尊严,那么就要抛弃人的劣根性。
  人的劣根性是能够使人类不断堕落的疾病,正是这种劣根性使人看起来像狗或者虫子。
  人的劣根性与出身无关,与学历无关,与财产无关,亦与职位无关。价值观不同,对劣根性的免疫力也会随之变化。如果你把物质看得过重,对外貌关注过多,那么把你判定为对劣根性免疫力弱的人便不会错。
  24
  患有劣根性病的人通常对自身的劣根性丝毫不觉羞愧,随心所欲,完全无视别人的看法,良心和教养在他们眼里一钱不值,大部分都是衣冠。这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病症,至今仍没有研发出特效药,有很多人直到去派出所提交死亡证明时都未能治愈,但却也绝不是不治之症。
  34
  被爱伪装的女人蒙,将这样的女人也比喻成花可是万万行不通的。
  将这样的女人也比喻成花是对花的一种亵渎。如果一定要用花来形容,那么塑料做的假花很适合这种女人。塑料花虽然表面很光鲜,但是没有内在的香气,虽然间或会引来一些迷糊的蜜蜂和蝴蝶,但它们只是暂时被假花的外表蒙,因此不会停留太久,像这样的女人不可能期待真正的爱情。
  35
  如果你是男人,一定要警惕那些被外貌至上主义或物质主义俘获的女人们。一旦和这样的女人结婚,你的人生道路将像部队里的夜行军一样充满艰辛。如果你已经做好了每天通过夫妻吵架来加深战友感情的准备,那么转行做职业军人也无妨。但是如果你抱着每天过甜甜蜜蜜的夫妻生活、两个人一起白头偕老的希望,那么还是尽快做个逃兵吧。
  43
  初冬时节,当你一个人走在树叶已经完全落光的林荫路上,忽然想起了一个女人的脸庞,那一瞬间,如果你能够听到内心深处一颗木瓜落地的声音,不妨把它当做爱情开始的信号。
  酷暑天的公共汽车站,你在炎炎酷热里等待着公共汽车,感到非常口渴时,你认识的一个男人突然出现在你面前,默默地递给你一瓶冰咖啡后便消失了,也不妨把这个当做爱情开始的信号。
  44
  没有约会,漫步在广场的钟楼前,那里已经被秋天的阳光镀上了一层金色,看到只有一条腿的鸽子吃力地与那些动作敏捷的同伴争夺食物时。
  次光顾某家餐厅,独自一人点了昂贵的食物,结账时,翻遍了所有衣兜后,一片茫然,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带钱夹时。
  独自一人去旅行,凭窗凝望,看到远山上的落日将余晖洒满天空时。
  走在大雪纷飞的马路上,没有任何特别的回忆,一年的时光悄然流逝,一个路人哼着你早已遗忘在记忆深处的某一首流行歌曲,与你擦肩而过时。
  听到的一切,看到的一切,都与那个人没有任何关系,却突然在内心深处积聚起一股莫名的伤感。如果对那个人的想念突然变得让你无法承受,那么你已经患上了爱情这种病。
  45
  初,爱情会像桃花一样灿烂,或像丁香花一样用怡人的香气将你的灵魂俘虏。但是, 随着时间的流逝,误会的荨麻会在你的内心生根发芽, 烦闷的荆棘时时刻刻抽打着你的灵魂,这时, 你才领悟到一个事实: 爱情既不是甜蜜的棉花糖, 也不是松软的棉花被。
  在内心深处珍藏着一个人是你的罪名,爱情因为这个罪名每天早上都在责问你,每天晚上都要拷打你。但是,请不要逃避,世界上没有不经历伤心便开放的鲜花,也没有不经历痛苦便结出的果实。
  46
  世界上存在的所有花朵都是与爱情的痛苦连接在一起的。
  47
  一个女人每次因为爱情受伤的时候,就会有一朵花儿绽放。
  即使你并不知道这个事实。
  48
  一个男人每次因为爱情受伤的时候,就会有一朵花儿绽放。
  即使你并不相信这个事实。
  49
  因为爱情的伤口不可能痊愈,所以世界上的花朵也不可能完全隐匿踪迹。
  50
  然而,如果将爱情的伤害当做一种痛苦,那么这种爱情还不是真正的爱情。
  耶稣以实际行动教育我们,真正的爱是为了拯救他人的灵魂而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喜悦,是钉在十字架上流血的幸福。如果因为爱情而受到的伤害仅仅作为痛苦存在,那么每次因为爱情受伤的时候,怎么可能会有一朵花儿绽放?
  因此,爱情是的;因此,花儿是美丽的。
  51
  真正的爱不是只有耶稣那样的人物才能去实践,只要是人类,任何人都可以去实践。如果只有耶稣那样的人物才可以实践真正的爱,那为什么罪人们还需要宗教?
  52
  上帝将自己的独生子派遣到人间的目的就是为了将真正的爱教授给全人类。上帝的愿望是通过全人类都感受并实践真正的爱,从而使地球变成一个遍布鲜花的星球。
  53
  但是,当今是一个假花繁盛的时代。
  在假花繁盛的地方,虚假的爱情也会泛滥。咖啡厅里充满虚假的爱情,旅馆里也充斥着虚假的爱情。在那些地方,无论何时,假花都以装饰品的身份存在。
  199
  美丽包含外在的美丽和内在的美丽两种,外在的美丽是短暂的,而内在的美丽则是永恒的。爱情也是一样,始于外在美丽的爱情很快便会变质,而始于内在美丽的爱情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质褪色。
  200
  爱也有大小。
  既有酒盏大小的爱,也有瓷瓮大小的爱。
  既有山间小溪般的爱,也有太平洋般的爱。
  人类爱的大小与自身心灵的大小成正比。
  201
  人类心灵的大小随着自身孕育事物的不同而变化。如果内在孕育的尽是与厌恶相似的感情,那么心灵就会变得无限狭小,如果内在孕育的尽是与爱情相似的感情,那么心灵就会变得无限宽广。
  202
  某天,一个弟子问格外翁:
  “如果要将‘拈花示众’中蕴含的真正含义变成我自己的东西,应该怎么办呢?”
  “今天我就通过真实演绎一下当时的情景来给你们解释吧。”
  格外翁让弟子坐在书房里,独自出门了。
  片刻后,格外翁像老僧人一样披着灰色的僧衣,回到了书房,盘腿坐下后,慢慢地将手伸到弟子面前。
  掌心有一朵怒放的相思花。
  “你看到了什么?”
  格外翁问道。
  “花儿。”
  弟子回答道。
  “什么花儿?”
  但是弟子不能够回答。
  “即使不知道花名也没有关系。”
  “那么要说些什么呢?”
  “说一说这朵花儿怎么样吧。”
  “很美丽。”
  听到这句话,格外翁满脸微笑地说:
  “这就是全部了。”
  外面,蝉儿好像在回应着格外翁一样,开始鸣叫起来。
  203
  爱情其实就是耗尽一生的时间,来领悟美丽本身没有反义词这个道理。
  仅此而已。


《性别之谜:洞悉人类关系的复杂性》 本书导言:跨越刻板印象的深度探索 在人类社会的长河中,“性别”始终是一个引人入胜、却又充满困惑的主题。我们习惯于用标签来简化复杂的个体差异,却常常因此错失了理解真正人性光辉的机会。《性别之谜:洞悉人类关系的复杂性》并非一本简单的两性关系指南,而是一次对人类心智、社会建构与情感联结的深度田野考察。我们试图打破长期以来固化在文化肌理中的二元对立思维,去探寻那些潜藏在性别符号之下的、更深层次的、关乎个体成长的普世议题。 本书的写作秉持一种批判性的、开放的视角,聚焦于性别角色如何塑造我们的认知、影响我们的选择,以及在现代社会结构下这些界限正在经历怎样的动态变化。我们不预设任何一方的“优越性”或“原罪”,而是以一种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复合视角,力求描摹出一幅丰富多变的众生群像。 --- 第一部分:心智的塑造——社会化与身份认同的建构 第一章:走出“天生如此”的误区:社会化历程的解构 我们常说“男孩子就该坚强”,“女孩子就该温柔”,但这些特质真的是植根于生物学本能吗?本章深入剖析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家庭、教育机构、媒体乃至同伴群体如何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将社会期望编织进个体的身份认同之中。我们将考察不同文化背景下,性别规范是如何被“教导”和“模仿”的,并探讨早期经验对成年后人际交往模式的深远影响。我们不仅关注主流文化的塑造力,也对边缘群体或反主流文化的身份建构方式进行了细致的描摹,以期理解身份认同的多元面貌。 第二章:语言的力量:词汇如何定义现实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性别权力分配的工具。本章聚焦于日常用语、俗语乃至专业术语中蕴含的性别偏见。从描述情绪的词汇差异(例如对男性愤怒和女性歇斯底里的不同解读),到描述职业能力的限定性语言,我们展示了语言如何微妙地巩固了既有的社会等级。通过分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中的叙事结构,读者将学会如何“听懂”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 第三章:内化的剧本:自我认知与期望的张力 当社会化的剧本被内化后,它如何与个体的真实欲望发生冲突?本章探讨了“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的鸿沟。对于那些感觉自己“不符合”被设定的性别模板的人来说,这种张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乃至自我疏离。我们引入了“角色扮演的疲惫感”这一概念,分析长期扮演一种并不完全契合的社会角色,对个人精神健康造成的隐性损耗。 --- 第二部分:关系的动态——情感联结与权力博弈 第四章:亲密关系的迷宫:需求、表达与失调 亲密关系是检验性别角色观念最直接的场域。本章超越了“谁应该付出更多”的表层争论,转而关注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男性与女性在表达脆弱、寻求支持和处理冲突时,往往遵循不同的“情感脚本”。我们分析了这些脚本如何导致沟通障碍,以及如何通过学习新的情感词汇和倾听技巧,建立起更平等、更具回应性的联结。本章特别讨论了在现代家庭结构变化下,传统权力分配模式的瓦解与重建。 第五章:职场中的隐形屏障:能力、认可与玻璃天花板 职场是社会结构最清晰的缩影之一。本章不仅关注可见的薪酬差距,更侧重于“隐形障碍”的研究,例如“能力错觉”(即对特定性别工作表现的预设立场),以及在晋升通道中,哪些特质更易被领导者识别和青睐。我们探讨了“为母则弱”的职场偏见,以及男性在追求某些特定职业(如幼教、护理)时所面临的隐形阻力。 第六章:友谊的维度:同性友谊与跨性别友谊的独特性 友谊是构建个体社会支持系统的关键。本章将同性友谊视为一个“安全岛”,分析其中建立信任和进行情感交流的独特机制,以及这种深度联结在应对社会压力中的作用。同时,随着社会对多元性别的接纳度提高,跨性别友谊(指不同性别认同之间的友谊)如何挑战既有的社交规范,提供全新的理解视角,也是本章的重点。 --- 第三部分:超越标签——现代性的挑战与未来的展望 第七章:全球化与性别观念的碰撞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传统性别观念面临来自西方消费文化、本土宗教保守势力以及跨国企业文化的复杂冲击。本章分析了社交媒体在加速观念传播和引发文化冲突中的双重角色。我们考察了在不同地理区域,新兴的性别表达(如非二元性别身份)是如何被接纳或压制的,以及这种碰撞对年轻一代的身份构建意味着什么。 第八章:男性气质的重塑:责任、情感与现代困境 男性气质并非铁板一块,它同样在经历深刻的演变。本章专门探讨了当代男性在“保持坚强”与“拥抱脆弱”之间的拉扯。我们审视了现代社会对男性提出的新要求——既要成为经济支柱,又要参与细腻的育儿和家务劳动——这种多重角色的压力如何影响男性的心理健康和自我认同。 第九章:迈向真正的理解:个体化的自由选择 本书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强调“个体”的优先性。真正的成熟,是能够有意识地审视自己所接受的社会剧本,并勇敢地选择那些真正服务于自我实现的道路,无论它是否符合传统的性别预期。本章提供了一套实用的反思工具,鼓励读者培养批判性思维,区分“生物的现实”与“文化的建构”,从而在复杂的人际网络中,活出更真实、更自由的人生。 --- 结语:构建一个更具弹性的社会想象 《性别之谜:洞悉人类关系的复杂性》旨在提供一张地图,引导读者探索人类经验的广阔领域。它不是提供终极答案,而是提出更深刻的问题:我们愿意为理解彼此付出多少努力?只有当我们学会放下既定的剧本,正视每一个个体身上所承载的、超越性别的复杂性时,我们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更具同理心与灵活性的社会关系网络。阅读本书,就是踏上一次不断自我校准的智性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内容上来看,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批判性的视角,它并不试图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鼓励我们去质疑那些被社会默认的“女性标准”。作者似乎在不断地引导我们思考:我们所遵循的这些规则,究竟是为了谁而存在的?这种探讨不是激进的口号式宣扬,而是通过一系列真实案例和生活片段,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渗透。每一次读完一个小节,我都感觉自己的思想边界被轻轻推开了一点点,少了一些既有的教条束缚,多了一份对自己生活方式选择的尊重和自主权。这种潜移默化的思想启迪,才是这类优秀书籍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它带来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会改变你今后看待世界和自我的方式。

评分

我得承认,我买这本书是冲着那个名字去的,说实话,带着一点点“挑战”的心态。“女人也不懂得女人”,这句话本身就充满了哲学意味和一种带着自嘲的幽默感。在翻阅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跳脱,一点也不循规蹈矩。她似乎不喜欢用那种教科书式的、板着脸孔去分析问题,而是像一个老朋友在跟你拉家常,时不时抛出一个你从未想过的角度来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情感和社交现象。这种感觉就像是,你本来以为自己对某件事已经了如指掌,结果作者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瞬间让你所有的认知都产生了动摇。这种颠覆性的叙事,让我这个“读者”时不时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在脑海里反复咀嚼她刚刚抛出的那个观点,琢磨其中的深意,非常引人入胜。

评分

这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有意思,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色彩搭配得很大胆,但又不会显得俗气,给人一种既现代又有点神秘的感觉。我记得拿到手的时候,翻开前几页,那种印刷的质感就让我觉得这绝对不是一本随便糊弄出来的作品。纸张的厚度和光泽度都很讲究,全彩印刷的效果更是没得说,那些插图或者照片的清晰度简直让人惊叹,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对于一本强调视觉体验的书来说太重要了。光是看这些精美的图文排版,就已经觉得值回票价了。我个人对这种在视觉呈现上毫不妥协的书籍总是抱有好感,因为它表明了出版方在制作上的用心程度。那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也让我对即将展开的内容充满了期待,仿佛在预示着这不仅仅是阅读,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我希望接下来的内容能够配得上这份出色的外在包装。

评分

我得说,作者的文字功底简直是炉火纯青,尤其是在捕捉那些微妙的、难以言喻的情感瞬间时,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经常在读到某一段描写时,会忍不住在心里惊呼:“对!就是这种感觉!”那种复杂到无法用一个词来概括的心理活动,她总能找到最精准的词汇去勾勒出来。比如她描述那种“想要逃离又害怕孤独”的矛盾状态时,用的那些比喻和排比,简直是精准到让人起鸡皮疙瘩的程度。这已经超越了简单的记录,更像是一种艺术创作,将那些潜藏在我们内心深处,平日里被我们忽略或压抑的情绪,一下子通过文字的力量释放出来,具有很强的代入感和疗愈效果,让人感觉自己被真正地理解了。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很巧妙,它不是一个线性的故事,更像是一个个精心布置的碎片集合,但这些碎片最终又奇妙地拼凑出了一个宏大的主题。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不同章节之间那种看似毫不相干,实则暗流涌动的关联性。有时候,前一章关于职场上的某种妥协,下一章可能就以一个家居生活中的小细节来呼应,但如果你不仔细体会,很容易就错过了这种神来之笔的过渡。这要求读者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力,稍不留神就会漏掉作者埋下的彩蛋。这种需要读者主动去“挖掘”和“连接”的阅读体验,极大地增加了阅读的乐趣和深度,让每一次翻页都充满了探索的兴奋感,远超一般轻松读物的范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