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精装插图纪念版)
定价:35.00元
作者:(法)古斯塔夫?勒庞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5-01
ISBN:97875117208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央编译图书推荐:天鹅绒监狱 点击进入的治理有适应 点击进入 梦控师:**本介绍控制梦境的书 点击进入 我的凉山兄弟:、艾滋与流动青年 点击进入 1.《乌合之众》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是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有影响者。本书还具有持 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2.本书被翻译成近二十种语言,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3.在本书中,作者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冶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4. 配以法国漫画家古斯塔夫多雷的插画,漫作众生之像,阐释群体心理学名篇箴言。内附精美书签.5.译者冯克利的代表译著为《邓时代》。准确传达了原著风趣、简洁、通俗的叙述,虽为经典著作,却有的可读性。
内容提要
《乌合之众》作者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自1894年始,写下一系列社会心理学著作,以本书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有的著作中,有影响的,也是这本并不很厚的《乌合之众》。作者论述在传统社会因素毁灭、工业时代巨变的基础上,“群体的时代”已经到来。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在西方已印至第29版,其观点新颖,语言生动,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佳作
目录
民主直通的心理机制—— 代译序
勒庞《乌合之众》的得与失
作者前言
导言:群体的时代
卷群体心理
1.群体的一般特征
2.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
3.群体的观念、推理和想象力
4.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第二卷群体的意见与信念
1.群体的意见和信念中的间接因素
2.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
3.群体及其说服的手法
4.群体的信念和意见的变化范围
第三卷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
1.群体的分类
2.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
3.刑事案件的陪审团
4.选民群体
5.议会
译名对照表
作者介绍
译者简介:
冯克利:1955年10月27日生,祖籍青州长秋。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信息学院。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担任过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公认水准的翻译家,自90年代以来对于学术思想的传播有突破性的杰出贡献,在公共思想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文摘
序言
对社会观察的期待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精装插图纪念版)》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原因在于它书名所蕴含的深刻洞察力。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能够解析人类社会复杂运作机制的书籍充满好奇,特别是关于群体行为的心理学研究。这本书的“精装插图纪念版”的定位,更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文本呈现,而是一场关于思想与视觉的盛宴。我期待它能够通过精美的插图,将那些抽象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生动地展现在我面前,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是如何改变行为模式,又如何在集体狂热中迷失自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那些在历史长河中不断重演的群体事件,从革命到政治运动,再到日常的流行文化现象。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机制,驱使着人们形成群体,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群体表现出集体性的冲动和盲从。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能够提供全面且富有启发性的社会观察角度的可能性,它有望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我们所身处的这个世界。
评分预期的深刻 我购买《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精装插图纪念版)》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中那些看似非理性的群体行为。我们经常在历史书上读到革命、暴动、狂热的崇拜,但往往止步于事件的描述,而忽略了其背后的心理动因。这本书的书名就直指核心,让人联想到群体决策中的冲动、易感性和缺乏批判性。我预感它会像一把手术刀,剖析群体意识的形成机制,揭示个体在群体中是如何失去独立思考能力,转而屈从于一种集体意志的。我期待它能解释为什么某些观点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并被大众接受,而一些显而易见的真相却被忽视。这本书的“精装插图纪念版”更是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信心,精装的质感代表着出版方的用心,而插图的存在,或许能让那些复杂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种理论框架,帮助我解读不同时代的群体现象,无论是在政治舞台上的狂热动员,还是在网络空间里的集体情绪宣泄。我想知道,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让个体汇聚成一股洪流,做出连个体自身也无法解释的行为。
评分视觉与智慧的结合 我被《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精装插图纪念版)》的书名所深深吸引,它本身就充满了一种探索的意味,预示着对人类社会一种普遍但又微妙的现象的深入挖掘。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能够揭示集体行为背后深层原因的著作抱有极大的兴趣,并且常常在历史事件或社会新闻中感受到群体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这本书的“精装插图纪念版”的设定,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设想,这不仅仅是一本文字内容的集合,它可能还会通过视觉化的方式,例如历史画作、漫画或者示意图等,来辅助读者理解那些关于群体心理学的抽象概念。这种结合,无疑能够极大地提升阅读的体验和理解的深度,让那些曾经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起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口,让我能够更清晰地审视那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但却常常不被深究的群体现象,例如某种思潮的流行,或者某种社会情绪的爆发。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种分析工具,帮助我理解群体如何形成,如何被影响,以及最终如何影响社会的发展。
评分对思想的渴望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精装插图纪念版)》这本书,在我眼中,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思想的火花。我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它唤起了我对人类社会最基本、也最难以捉摸的群体行为的强烈好奇。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洞察人性深处,解释社会现象背后逻辑的书籍情有独钟。我相信,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理解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理性的个体在群体中会变得非理性,为什么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因素就能引发大规模的社会运动。我期待它能够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娓娓道来关于群体意识的形成、演变以及其潜在的影响。这本书的“精装插图纪念版”的定位,也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内容的丰富,更在形式上追求极致,这意味着它可能在呈现方式上也有着与众不同之处,比如那些精心挑选的插图,或许能为理解书中提出的理论提供更直观的感受,让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变得更加触手可及。我渴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刻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以及个体在群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从中获得对自我和世界的更清晰的认知。
评分初见 我总是对那些能够洞察集体行为和群体心理的书籍着迷。当我在书店的角落里看到《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精装插图纪念版)》时,我的好奇心就被点燃了。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力量,预示着对某种普遍存在但又常常被忽视的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我被它精美的精装外观吸引,厚实的纸张和精致的插图,仿佛在诉说着它承载的智慧和历史。虽然我还没有开始阅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封底的简介,就让我对它将要揭示的“大众心理”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在思考,在现代社会,个体如何被群体所影响,群体又如何形成独特的行为模式。这本书似乎能提供一个框架,帮助我理解那些在新闻头条上、在社交媒体上、甚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集体狂热、群体盲从或者集体愚蠢。我希望它能带我走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并从中获得一些启示。这本书的出版信息,特别是“插图纪念版”的字样,也暗示着它可能包含一些视觉化的辅助,这对于理解抽象的心理学概念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看看它究竟会向我展示一个怎样的“乌合之众”的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