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列子与我聊修身/国学今用系列
定价:38.00元
作者:姜正成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7564530815
字数:
页码:23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列子与我聊修身/国学今用系列》内容包括:列子与我聊顺应自然、列子与我聊顺随人性、列子与我聊保持虚静、列子与我聊顺命安时;列子与我聊重生贵己;列子与我聊说话艺术;列子与我聊智愚之道、列子与我聊真伪之辨。
目录
章 列子与我聊顺应自然
观于吕梁,水到渠成
剑不,自然有道
盗天致富,万物归一
顺应天命,乐而无忧
歧道亡羊,列子乘风
伯牙鼓琴,融己于物
偃师造人,各得其所
匏巴鼓琴,乐变四季
三年一叶,自然演化
第二章 列子与我聊顺随人性
文子止盗,仁教之政
列子适齐,中道悟知
南国北国,顺随民俗
杨朱学乖,自然而为
梁鸯驯兽,不逆性情
造父学御,内外相合
巧用人性,消人三怨
尧治天下,顺帝之则
华胥一梦,自然逍遥
第三章 列子与我聊保持虚静
杞人忧天,豁达是解
呆若木鸡,纷繁皆虚
列子拜师,虚空乘风
御寇射箭,不射之射
一无所有,心无烦恼
华子健忘,洒脱自在
龙叔求医,超然物外
襄子遇怪,宠辱不惊
津人操舟,无所顾惜
第四章 列子与我聊顺命安时
融于万物,知命安时
力命之辩,重命轻力
至人若死,顺随天命
管鲍之交,因势而定
异人相交,所遵一道
第五章 列子与我聊重生贵己
晏子问生,随其所去
死生皆道,理性看待
景公忧死,徒费心神
阳生贵己,理无久生
黄帝谈鬼,精形合一
季梁问医,两者兼顾
林类百岁,拾遗于野
东门丧子,不忧其死
端木散财,死无所需
第六章 列子与我聊说话艺术
祸从口出,至言去言
至为无为,文玄结合
列子适卫,丰满繁复
亢仓之知,得聃之道
物职所宜,无能而能
第七章 列子与我聊智愚之道
理无常是,用智非智
人有亡铁,疑邻之子
一毫利物,不可轻视
大力不用,借势成事
伯丰不应,不持己能
公孙龙辩,兼容并蓄
愚公移山,愚者不愚
不死之术,全面看待
第八章 列子与我聊真伪之辨
真人无梦,真假难辨
梦中得鹿,人世为假
万物化生,《列子》真伪
奴仆君王,苦逸之复
为我主义,深辨实伪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新书,我立刻被它清新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那种淡雅的水墨风格,仿佛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古代文人的雅致意境之中。我是一个对传统文化很有兴趣的人,但又常常觉得很多国学经典读起来太过晦涩难懂,总是提不起精神。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让我感受到了编辑团队的用心,它没有那种老气横秋的刻板印象,反而给人一种现代与古典交融的美感。内页的排版也十分讲究,字里行间留白得当,读起来非常舒服,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视觉疲劳。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选材上的眼光,似乎每篇文章都能精准地抓住当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某个痛点,然后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进行剖析,让人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还能获得一些实实在在的启发。比如其中关于“静心”的那一章,我深有感触,它没有空泛地说教,而是引用了许多生动的生活小故事,让我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那些不必要的焦虑和忙乱。这本书的纸张质感也非常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一种收藏的价值感,相信即便是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简直是一绝,读起来完全不像是在“学习”什么深奥的哲理,更像是一次与一位博学又睿智的长者促膝长谈,轻松自然,毫无压力。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尤其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入木三分。我尤其喜欢它在阐述一些复杂概念时所采用的比喻和类比手法,那些比喻贴合生活,形象生动,一下子就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举个例子,书中有一处提到如何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作者没有直接给出教条,而是描述了一个古代匠人在打磨一块璞玉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耐心与坚持,这个画面感极强,让我瞬间明白了“退一步海阔天空”背后的真正含义——那是主动的选择,而非被迫的妥协。这种将道理融入故事的写法,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门槛,即便是初涉国学领域的读者,也能迅速领会其精髓。整本书的行文流畅,一气呵成,读完一个章节,总会忍不住放下书本,细细回味片刻,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去实践书中的智慧。
评分我必须赞扬一下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与通俗性之间的完美平衡。很多标榜“国学普及”的书籍,要么为了追求深度而变得佶屈聱牙,要么为了迎合大众而流于肤浅,但这本书显然找到了一个黄金分割点。它在引用古代典籍或说法的出处时,注释得非常清晰,保证了其知识的准确性,这对于我这种追求知识本源的读者来说至关重要。然而,一旦进入作者的解读部分,语言风格立刻变得亲切可人,充满了现代语境的关怀。比如,书中讨论到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边界感”时,它巧妙地结合了现代社会职场沟通的案例,这使得那些几千年前的教诲,立刻拥有了当下解决问题的实用价值。我感觉这本书不像是一本纯粹的理论书籍,更像是一本融合了历史智慧的“生活黑客指南”,它提供了工具箱,而非仅仅是地图。每次读完,都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感,这种阅读体验是极其宝贵的。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种“古为今用”的主题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容易显得牵强附会,但这本书完全打消了我的疑虑。作者的功力深厚,他对传统文化内核的理解非常透彻,所以他在进行现代转译时,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他并没有刻意去迎合当下的热点词汇,而是坚持从文化的原汁原味中提炼出具有永恒价值的理念。我特别欣赏它所体现出的那种“内求”的价值观。在充斥着外部信息轰炸的今天,这本书像一股清流,提醒我们向内看,关注自己的内心秩序和修养。它教导的不是如何在外在世界中取得胜利,而是如何构建一个强大的内在精神世界以抵御外界的喧嚣和诱惑。这种由内而外的力量,才是真正的“修身”。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知识的输入,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涤”与“重塑”,让人重新审视自己对待生活、对待得失的态度,极具疗愈作用。
评分这本书的选材范围非常广阔,它似乎没有局限于某个单一的学派或典籍,而是展现了一种融会贯通的宏大视野。我注意到,作者在论述某些人生哲学时,会旁征博引,从不同的古代思想流派中汲取营养,然后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整合和升华。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理解层次。比如说,在谈到“变通”的重要性时,书中不仅引用了道家的顺势而为,还穿插了儒家在特定情境下的权变之道,将两者并不矛盾的侧面展现了出来。这种处理方式,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不偏不倚的批判性思维。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概念不再是碎片化的认识,而是有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具系统性的框架。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论,教会我们如何在一个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内在准则。强烈推荐给所有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渴望找到精神锚点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