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经史子集入门——钱基博谈治国学
定价:20.00元
作者:钱基博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54610060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国学是我国千载传承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钱基博先生是研治国学的大宗师。钱先生毕生孜孜矻矻研经治学。在大学任教前,钱先生教授过小学、中学、专科学校,作育了许多国学专家,切身经验,足为各类有志研究国学者开设户牖、启示途辙。
内容提要
本书诸章出自一代国学宗师钱基博之手,囊括讲稿、论文、书序、札记,以及他在小学、中学、大学授教中的教案、计划、议题等等,是一部精彩纷呈的文献。
本书31章,其中《潜庐自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钱先生的样本,其他大致可分国学概论、治学之术(教学方法及读书方法)两大类。无论是学生还是学者,都可以从中大获教益。
目录
潜庐自传
今日之国学论
《茹经堂外集》叙
国学历代变异的问题
国学文选甲集叙目
国学文选乙集叙目
国学之意义及治国学方法之评判
中国古代学者治学的方法
《古书治要》之教材举例
《古籍举要》序
治学篇
《读清人集别录》序
近代提要钩玄之作者
我国古代教育与今日教育之区别
依据湘学先辈之治学方法以说明本院之一年级国文教学
从读书方法以勘朱陆异同而折衷于孔子为大学读者进一解
某社存古小学教学意见书
初中中国文学读本写目说明书
中学校国文科教授文法之商榷
与袁观澜先生商榷新制中小学国语科学程纲要书
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国文科教授进程之说明书
三年师范讲习科国文教学纲要
师范学校读经科教授进程说明书
修正师范学院国文系必修选修科目表草案意见
拟国文系毕业论文题
国文研究法
略论读书
《读庄子天下篇疏记》叙目
《史记》之分析与综合
讲筵余话
五十年之文章做到老学到老
跋
作者介绍
钱基博(1887~1957),江苏无锡人,字子泉,一字哑泉,号潜庐。早岁先后从长兄及伯父学,10岁读《史记》,13岁渎《通鉴》。辛亥革命后任职于苏浙联军及江苏都督府。之后,历任无锡、吴江等地小学、中学、师范教职。后转任圣约翰大学、清华大学、无锡国专等校教授,救务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原本对“入门”类的书籍抱持着一种谨慎的态度,总担心内容会过于肤浅。然而,这本《经史子集入门》彻底颠覆了我的印象。它并非那种浅尝辄止的“导游词”,而更像是真正引人入胜的“向导”,他带你深入到核心地带,并清晰地指出哪些是必经之路,哪些是值得驻足细品的风景。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对“集”的梳理,那种对文学性与思想性并重的把握,使得阅读体验充满了审美愉悦。文字的锤炼达到了极高的水准,读起来有一种韵律感,让人不忍释卷。它教会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考的框架和对经典的敬畏心,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死记硬背要珍贵得多。
评分初翻此书,便被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流畅的文笔所吸引。不同于市面上许多堆砌辞藻、空泛说教的“国学普及读物”,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既满足了初学者的求知欲,也让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感到惊喜。它没有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巧妙地将“史”与“子”熔于一炉,让读者在了解历史脉络的同时,得以洞察先贤们的智慧结晶与治世之方。那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论述方式,尤其令人赞叹。比如在探讨某一学派思想时,作者总能找到恰当的历史场景作为佐证,使得抽象的哲学概念立刻变得具体可感,仿佛能触摸到古人的呼吸与心跳。阅读过程更像是一次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让人对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产生由衷的敬畏与热爱。
评分这本《经史子集入门》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深刻,仿佛一位老友在耳边娓娓道来,将那些看似高深莫测的国学典籍,用一种极为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我尤其欣赏他那种兼具历史纵深感与现实关怀的叙事角度。读来不觉枯燥,反倒像是在参与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去追溯那些思想的源头。那些关于“经”的阐释,不再是僵硬的教条,而是鲜活的生命力,它们如何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如何影响着我们的日常思维模式,读完后,脑海中会浮现出许多过去未曾察觉的关联。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像拨开一片迷雾,看到了清晰的路径。这不仅仅是一本入门书,更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通往更广阔知识殿堂的大门,它让你有信心去触碰那些原本感觉遥不可及的经典。
评分这本著作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精妙,绝非平铺直叙的教科书式陈述。它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心编排的辩论与展示,时而激昂,时而沉静,总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作者在引入新概念时,总是先给出引人入胜的“钩子”,可能是某段耐人寻味的典故,或是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然后才逐步展开细致的剖析。这种“先入戏,再解密”的手法,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同时保持了内容的深度和厚度。对于想要真正理解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如何运转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其清晰且富有魅力的路线图。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想的熏陶,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文化品位和洞察力。
评分这本书最妙的地方,在于它处理“治国学”这个宏大主题时的平衡感。它没有陷入空洞的说教,而是极其务实地展示了古代知识分子是如何将经史子集的学问,转化为指导现实政治与社会实践的智慧。行文间,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对当下社会的深刻关切。作者的论述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即便对某个历史时期或某位思想家的了解有限,也能顺着作者的思路轻松理解其核心观点。这种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是区分优秀普及读物和一般读物的关键。读完后,你会发现自己对“学问”与“用处”之间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将国学视为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视为可以滋养现代生活的活水源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