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上海图书馆善本题跋辑录 | 作者 | 陈先行、郭立暄 |
| 定价 | 360.00元 | 出版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 ISBN | 9787532650408 | 出版日期 | 2017-1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上海图书馆藏是第二大馆,有古籍善本178000册,其中经题跋者多达1700余种,内容涉及藏书之源流,刻印之精粗,流传之多寡,价值之贵贱,乃至与书籍相关的友朋交往,经济生活。这些未经发表者为多;即使已见于刻印者,也常有因刊刻时出现讹夺或业经作者增删而与原书所题存有差异,2013年辞书社将该馆善本题跋以四色彩印影印出版,为学术界提供丰富的原始文献。为进一步为读者提供方便,同时提高古籍普及性,作者陈先行、郭立暄将原有《真蹟》进行识读点校,并将多年来的研究考据成果《版本考》附于书末,供广大读者参考。 |
| 作者简介 | |
| 陈先行,祖籍江苏溧水。自1973年起师从顾廷龙、潘景郑两先生习版本目录学、金石学。长期从事图书馆古籍、碑帖考订与编目工作,先后参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纂、《中国丛书综录》修订,并主持编纂上海图书馆普通古籍目录。著有《中国古籍稿抄校本图录》,获3届中国图书奖。现任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高级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郭立暄,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 |
| 目录 | |
| 前言 凡例 經部 總類 易類 書類 詩類 禮類 樂類 春秋類 孝經類 四書類 群經總義類 小學類 史部 紀傳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史抄類 史評類 地理類 職官類 政書類 目録類 金石類 子部 總類 儒家類 兵家類 法家類 農家類 醫家類 天文算法類 術數類 藝術類 譜録類 雜家類 小説家類 類書類 釋家類 道家類 新學類 集部 楚辭類 漢魏六朝别集類 唐五代别集類 宋别集類 金别集類 元别集類 明别集類 清别集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詞類 曲類 叢部 版本考 书名索引 题跋著者索引 室名别号索引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将2013年出版的《上海图书馆善本题跋真蹟》进行全面识读点校,排印成上下两册。并于文稿末附上作者十余年来在版本目录上的研究成果,辑成《版本考》,纠正了《中国善本总目》及《真蹟》本身的一些讹误,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
| 文摘 | |
| 序言 | |
作为一名对版本学略有涉猎的爱好者,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学术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它的汇集和整理工作无疑是浩繁而艰巨的,涉及到对大量不同载体、不同年代、不同流传有序的善本进行细致的比对和考证。这种基础性的文献工作,是后世研究者攀登高峰的基石。我特别关注了不同时期对同一部重要著作的批注差异,这其中蕴含着学术思潮演变的脉络。对于那些难以辨认的模糊字迹,编者的注释清晰到位,极大地降低了普通读者进行学术研究的门槛。它不是一本供快速消遣的读物,而是需要带着放大镜和研究热情的工具书,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发现和启发,真正做到了“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价值。
评分从图书馆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出现,为我们研究馆藏资源的使用流向和价值实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案例。它展示了那些“养在深闺”的珍贵典籍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被实际接触、被珍视、被增益价值的。很多我们今天看到的权威定论,可能就是某位前人某次不经意的题跋所奠定的基础。这本书的系统性整理,使得原本分散在不同善本上的零碎信息,汇集成了一个可以供人系统研究的数据库。这对于理解上海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及其历史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考价值。它提醒我们,图书馆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藏”,更在于“用”和“被记录”。对于志在研究中国古籍流传史的人来说,这简直是案头必备的宝典,其索引的详尽程度也令人称道,检索起来非常便利高效。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简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它没有直接叙述宏大的历史事件,而是通过那些钤印、题识、批注这些“微观”的文本,巧妙地勾勒出了历代文人墨客在阅读这些珍本时的心境和活动轨迹。我仿佛能想象到古代的学者们,手持着这些典籍,在油灯下,蘸着墨汁,郑重地在扉页上留下自己的印记,那种与古籍的生命进行连接的仪式感,跃然纸上。这些看似零散的文字,实则串联起了一条绵延不绝的知识传承链条。特别是对那些名人题跋的解读,让我们得以一窥他们学识之外的性情侧面,比如他们的交往、他们的收藏癖好,甚至是他们当时对某一学说流派的微妙态度,这远比单纯的史书叙述来得生动和人性化。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一种奇妙的“共鸣感”。读着那些历经沧桑留下的字句,我思考的不是古人“写了什么”,而是他们“为什么写下这个”。比如,某位官员在宋本上标注的对某段文字的感叹,放在他当时的政治处境下,或许有着更深层次的政治隐喻。这种对“言外之意”的挖掘,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历史语境的理解。它强迫你放慢速度,去体察时间流逝带来的沉淀。我尝试着去模仿那些题跋的语气和笔法,虽然效果迥异,但这种精神上的代入感,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冷漠的旁观者,而是参与到了这场跨越百年的文化接力之中。这比阅读任何叙事性强的历史小说都更引人入胜,因为它完全基于真实发生过的历史瞬间。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感实在让人眼前一亮。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它厚重的文化气息。纸张的选择非常考究,那种略带纹理的质感,拿在手里把玩,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印刷的清晰度和排版的美观度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尤其是那些需要仔细辨识的细微笔触和印章痕迹,都得到了完美的呈现。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尤其欣赏的是,编者在版式设计上花费的心思,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文献整理工作,变得赏心悦目,让人愿意沉下心去细细品味每一个细节。对于爱书之人来说,这样的实体书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体现了出版方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敬意与用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