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肖邦24首前奏曲 进阶曲谱 流行钢琴谱 中英文对照

正版肖邦24首前奏曲 进阶曲谱 流行钢琴谱 中英文对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肖邦
  • 前奏曲
  • 钢琴谱
  • 进阶
  • 流行
  • 中英文
  • 古典音乐
  • 乐谱
  • 练习
  • 正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海源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429580
商品编码:29867635023
丛书名: 肖邦24首前奏曲
出版时间:2010-07-01

具体描述

 
 
 
价格
¥81.00
套餐价
67.50
弹琴三大宝:哈农拜厄599

 

C大调前奏曲Op.28-1 乐曲是2/8拍子, [1]  ,开始的8小节大体上维持在主调上,接着的16小节做了各种转调,并逐渐加强力度和速度,从25小节进入尾声回到主调,结尾在弱的琶音上安静地结束。 a小调前奏曲Op.28-2 缓板,2/2拍子。在忧郁重重的和弦上,短小的主题反复了四次,但每次反复都有不同的处理。乐曲的调性转换非常频繁,结尾回到主调。 G大调前奏曲Op.28-3 甚快板,4/4拍子。在左手急速的十六分音符伴奏下,右手奏出黯淡的旋律。主题经过反复演奏后,第二乐句被扩展并装饰。结尾是右手和左右用相同的音型,像云雾一样消失在 部,然后很惋惜似地留下两个和弦。 e小调前奏曲Op.28-4 慢板,2/2拍子。乐曲是以高音部的两个音为动机,以及伴奏的和弦不断变化、反复而构成的,其中伴有半音阶的进行,巧妙地表现出忧郁感情的动态。卡拉索夫斯基称这首曲子是“真正的珠玉,能使 以诗人的名字永垂不朽。”这首乐曲曾与b小调前奏曲一起,被用于 的葬礼上。 D大调前奏曲Op.28-5 很快的快板,3/8拍子。乐曲开始处出现的华丽动机贯穿全曲,做种种和声上的处理,编织成绚丽的旋律。 b小调前奏曲Op.28-6 1838年12月至1839年2月, 与情人 住在西班牙 首府帕尔马的瓦尔德 修道院期间,创作了两首带有“雨滴”特征的前奏曲,其中一首就是本曲。 后来回忆说:“一个悲惨凄苦的雨夜,当我带着孩子回到房间时,他正在钢琴旁弹奏着一首奇异的前奏曲……后来他对我说,当他弹奏钢琴时,他觉得自己掉进湖里,冰冷刺骨的水不时冲击着他的胸口。当我提醒他注意,当时雨滴的确不时地飘打在屋顶上时,他否认他曾经听到……他在这个晚上所写的作品确实能使人联想到洒落在修道院房瓦上的雨滴声,但在他的想象中,那是从天上掉在他心坎里的泪珠。” 的回忆没有指明 当时创作的是两首具有“雨滴”特征前奏曲的哪一首,现在被称为“雨滴”的是 的《降D大调前奏曲》,但也有人认为这首前奏曲才应该冠以“雨滴”的标题。 乐曲在 部的单调的声音中,真实地模仿令人心烦的雨滴声。低音部轻轻地奏出充满愁绪的旋律,这一旋律哀婉缠绵,充满着对往事的怀念和凄苦忧伤的心情。乐曲结尾在孤寂伤感的气氛中结束。 A大调前奏曲Op.28-7 行板,3/4拍子,其篇幅短小,由八小节的主题及其变化重复构成的乐段组成。宁静的主题如同一首柔和抒情、略带愁意的短诗,在恬静的意境中结束。 升f小调前奏曲Op.28-8 更热烈的,4/4拍子,三部曲式。主旋律由右手拇指弹奏,三十二分音符的音群将它装饰得非常优美。虽然全曲由相同的节奏构成,但 以不同的性的音型及和弦变化,巧妙地防止了单调枯燥的感觉。 E大调前奏曲Op.28-9 缓板,4/4拍子。主题在上下两声部4小节的旋律中夹带着三连音的伴奏型,以相同的形式反复三次,第二次反复时转调到降A大调,在 的前奏曲中这是一首大手笔结构的乐曲。 升c小调前奏曲Op.28-10 甚快板,3/4拍子。这是一首简单的即兴曲,4小节的一个 反复了4次。旋律的第I次是升c小调;第二次是升c小调转升g小调;第三次是升f小调转升c小调;结尾是升c小调。哈涅卡说:“这是带有重音的琶音练习曲。” B大调前奏曲Op.28-11 甚快板,6/8拍子。这是一首轻快的乐曲,有浓厚的 风格。乐曲在两小节的序奏后,第3小节起为4小节一组的 ,在中段旋律一时转为升g小调。 升g小调前奏曲Op.28-12 急板,3/4拍子。这是踏着半音阶上下的强壮的乐曲,拥有 的热情。主题由初的8小节构成,之后立即反复但后半段转到B大调、b 上去发展。进入中段,出现有b 、a小调、G大调、e小调、B大调、升d小调、升g小调等频繁的转调,增强了乐曲的热情。 升F大调前奏曲Op.28-13 缓板,6/4拍子。这是 中优美的一首,乐曲开始是在左手分解和弦的伴奏中,右手静静地奏出默默祈祷似的8小节恬静的旋律。旋律经过反复,但后半段有变形处理,再奏出新主题。中段的速度转慢,旋律非常优美,开始于升d小调,结尾转入升F大调。在再现初部分时,主旋律只用了后半部分,和声上有不同的处理。 降e小调前奏曲Op.28-14 快板,2/2拍子。全曲充满了热情,是由一小节4个三连音齐奏形成的动机反复来发展的曲子。乐曲在10小节之后,有降b 经f小调、降D大调至降B大调等转调。 降D大调前奏曲Op.28-15 如歌的行板,4/4拍子,被冠以“雨滴”前奏曲而知名。乐曲的伴奏声部生动地模仿了单调的雨滴声响。对此前奏曲尼克斯说:“中段升c 部分,是在描写 首府帕尔马的瓦尔德 修道院阴森的回廊及祈祷者,仿佛看到了深夜僧侣们搬运着他们同伴的遗体赴它界安息的行列。又让人想起 所说:‘肖邦恐怖于 之充满了亡灵。’这升c 部分就像恶魔在对我们张开狰狞的面目。而初的降D大调的回归,犹如驱逐了恶魔,给我们重新带来新的、自由的新鲜感,在幻想与恐怖之后,充满了清爽及优美。” 降b小调前奏曲Op.28-16 有魄力的急板,2/2拍子。这是 的前奏曲中,很少见的以音阶为主题素材而作成的乐曲,有着很难的技巧。开始是6个强和弦,经过短暂的停顿,在钢琴 部用十六分音符奏出急躁的音阶性的主题,低音部则是清脆热情的回旋节奏在支持。主题连续了16小节,再经过反复,伴奏的节奏则以八度音来强调。在高潮部分左手摆脱了节奏的援助,变为沸腾的分解和弦。结尾由双手的上升齐奏引出尾声,突然终止。 降A大调前奏曲Op.28-17 稍快板,6/8拍子,由5个乐段组成。这首作品类似门德尔松的“无词歌”般甜美。曾有人问门德尔松对这首乐曲的看法,他说:“我非常喜欢,但到底喜欢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喜欢?都是我回答不出来的。只是以前无论如何,我是写不出这样的作品,这一点是可以确认的。” f小调前奏曲Op.28-18 甚快板,2/2拍子。这是首非常激烈的作品,由4个乐句组成,其高潮以歌剧的形态出现,是一种朗诵的音乐化,或者应该说它是朗诵的夸张。 降E大调前奏曲Op.28-19 甚快板,3/4拍子,三部曲式,在连续不断的三连音的音型上,唱着优美的歌。 c小调前奏曲Op.28-20 缓板,4/4拍子。它表达了忧愁的情绪,几乎像是一首葬礼中的挽歌。乐曲是以初的一小节为动机,经反复处理而构成的音乐。 降B大调前奏曲Op.28-21 如歌地,3/4拍子,是一首拥有甜美旋律的前奏曲,内容比大部分夜曲还要优异,气氛上属于夜曲。右手在左手的伴奏下奏出如歌的优美旋律,降G大调的中段,新旋律以八度奏出,极为优美。 g小调前奏曲Op.28-22 很激动地,6/8拍子。可把这首前奏曲视为左手八度技巧的练习曲,左手八度的8小节主题以强音出现,中段为赋予坚强印象的降A大调部分。这里的单纯、直截的表现,令人惊叹。 F大调前奏曲Op.28-23 中板,4/4拍子。这首前奏曲纤细典雅,优美迷人,是前奏曲中很受欢迎的小品。在右手十六分音符轻快的装饰中,左手奏出温雅的4小节旋律。当第二次反复时以C大调奏出,第三次又回到F大调,随后飘然地转为降B大调,结尾又在F大调上反复。 d小调前奏曲Op.28-24 富于热情的快板,6/8拍子。这首前奏曲有与 的《革命练习曲》相近似的内容,但比其规模更大,更直截地表达出热情,其结构更是堂皇无比  

 

《肖邦24首前奏曲》内容简介:对莫扎特的注释常有改动音符、改动术语、增添过多强弱记号的现象。充斥我国市场的某种版本(韦森伯格注释)公然多处"修改"莫扎特原作,连旋律、音区都被"改"了。这种只能使错误信患广为传播。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另一本图书的详细简介,不涉及您提到的肖邦24首前奏曲曲谱: --- 《和声的织锦:西方音乐理论的结构与美学》 本书导语 音乐,作为人类情感最直接的表达形式之一,其背后的逻辑与结构却常常不为人知。本书《和声的织锦:西方音乐理论的结构与美学》,旨在为所有对音乐创作、分析、演奏抱有浓厚兴趣的学习者、爱好者及专业人士,揭开西方音乐体系中至关重要的“和声”面纱。我们相信,理解和声的运作规律,如同掌握了色彩的调配技巧,能使音乐表达更为精妙、深刻。 本书并非枯燥的公式罗列,而是将音乐理论置于历史与美学的语境中进行阐释。我们力求构建一座坚实的理论桥梁,连接起巴赫时代的严谨对位,莫扎特的清晰结构,浪漫主义的色彩斑斓,直至20世纪的复杂声响。 第一部分:基石——音高、音程与调式 本部分是进入和声世界的敲门砖。我们首先从最基础的元素——声音的物理属性和人耳的感知差异入手,详细探讨了音高、音程的精确划分与听觉效果。 音律的演变与实用性: 深入剖析了纯律、毕达哥拉斯音律到十二平均律的演变历程,着重解释了平均律在现代音乐实践中的必要性及其带来的听觉特性。 调式:色彩的源泉: 详细梳理了古典调式(大调、小调、自然音阶)的结构,并扩展至更具异域风情的教会调式(如多利亚、弗里吉亚、利迪亚等),展示了不同调式如何为音乐赋予独特的“情绪底色”。我们不仅提供音阶指法,更侧重于分析特定调式在特定时期音乐作品中的典型应用。 第二部分:和弦的构建与功能分析 这是全书的核心内容,聚焦于三和弦、七和弦的建立、连接与功能分类。 三和弦的立体解析: 详细阐述了功能和声的“主-属-下属”(T-D-S)三大功能体系,解释了它们如何构成音乐的张力与释放循环。书中特别加入了大量的“转位和弦”分析,揭示了低音进行在旋律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七和弦的色彩增添: 重点讲解了属七和弦的解决、导七和弦的特殊功能,以及九和弦、减七和弦在制造悬念、推动戏剧性冲突中的强大效能。我们使用清晰的记谱示例,配合听觉训练建议,帮助读者快速掌握不同七和弦的听感特征。 和弦的进行逻辑: 突破传统的“平行五八度禁忌”等机械规则,深入探究和弦进行背后的声部进行逻辑和声部运动规律。我们引入了“和弦的级数分析法”,帮助读者从宏观上把握乐章的结构布局。 第三部分:扩展与变异——非功能性和声 随着音乐语汇的扩展,和声不再局限于严格的功能体系。本部分将引导读者探索和声的边界。 副属和弦与和声的色彩点缀: 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九种副属和弦(Secondary Dominants)为既有调性增添临时色彩和推进力,这是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作品中不可或缺的技巧。 借用和弦与模态交换: 探讨了从平行调式(如大调借用小调的和弦)中引入和弦的技巧,这些“外来的”和弦如何瞬间改变音乐的氛围,增加作品的深度和复杂性。 半音和声与增植和弦: 深入分析了增加或减少音级构成的新型和弦,例如那不勒斯六和弦(Neapolitan Sixth Chord)和增三和弦,它们在特定转调和情绪高潮处的爆发力。 第四部分:织体与对位——和声在复调中的体现 和声并非孤立的音块堆叠,它必须与旋律线交织。 旋律与和声的交互作用: 讨论了和弦内音、经过音、倚留音等非和弦音的运用,这些装饰音如何赋予旋律生命力,同时又服务于既定的和声框架。 基础对位分析: 简要介绍帕莱斯特里那风格下的严格对位原则,作为理解巴赫赋格曲中和声织体复杂性的理论铺垫。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对位思考来组织和声的垂直结构。 第五部分:从古典到现代的跨越 本部分将理论的适用范围延伸至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音乐变革时期。 浪漫主义的和声自由化: 分析了瓦格纳、李斯特等作曲家如何通过增大多重延伸音(如九、十一、十三和弦)、使用模糊解决的和弦(如三全音音阶和弦),来消解传统功能和声的明确性。 印象派的色彩和声: 重点研究德彪西和拉威尔作品中对平行和弦、五度圈和弦、以及全音音阶的使用,展示了和声如何从“功能驱动”转向“色彩驱动”。 本书特色与价值 1. 图例丰富,实例详尽: 全书收录了超过三百个来自不同历史时期的精选乐例(均经过清晰的标记和分析),覆盖了从巴洛克到印象派的主要风格特征。 2. 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每一章节后附有“实践应用与分析练习”,引导读者将所学理论应用于自行分析或创作的小片段中,确保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 3. 注重听觉训练: 强调“耳听为实”,每一重要和弦或和声进行都附有明确的听觉描述,鼓励读者同步进行听辨训练,培养真正的“和声感”。 4. 跨学科视角: 穿插音乐美学讨论,探讨和声如何服务于作曲家的叙事意图和情感表达,帮助读者超越技术层面,理解音乐的深层含义。 适合读者 音乐学院本科及进修学生 钢琴、声乐、作曲专业教师与学生 希望深入理解古典乐理、提升演奏分析能力的业余音乐爱好者 管弦乐队指挥及编曲工作者 阅读《和声的织锦》,你将不再仅仅“听见”音乐,而是能“看见”其内在的精妙结构,解锁更深层次的音乐欣赏与创作潜能。 ---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曲谱简直是为我这种半路出家的钢琴爱好者量身定制的!我学琴已经好几年了,基础还算扎实,但一直苦于找不到真正能让我心动的进阶曲目。《肖邦24首前奏曲》一直是我心中那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市面上的版本很多,但大多要么是针对专业音乐学院学生的,要么就是排版得让人眼花缭乱,学起来非常吃力。然而,这本《正版肖邦24首前奏曲 进阶曲谱》的出现,简直是解了我多年的燃眉之急。它的选曲难度设置非常合理,从相对容易上手,但依然充满肖邦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开始,逐步过渡到那些展现精湛技巧和深刻情感的宏大之作。我特别欣赏它在乐谱细节上的处理,比如那些细微的力度标记和指法建议,对于像我这样没有老师实时指导的自学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它不仅仅是一本曲谱,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在旁边耐心指导,让你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肖邦在这些看似短小精悍的作品中所蕴含的巨大情感世界。我已经开始攻克C大调的那个前奏曲了,那种指尖流淌出阳光般明亮音色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评分

说实话,我最初购买这本曲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因为市面上关于肖邦前奏曲的“进阶”版本实在太多了,很多都名不副其实,要么是难度没上去,要么就是把一些练习曲混了进来。但当我翻开这本曲谱,特别是看到它对降E小调那个作品(Op.28, No.17)的处理时,我就知道我选对了。那个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和复杂的手指交错闻名,很多版本在右手旋律的连贯性上处理得不够细腻。然而,这本曲谱的指法标注非常细致,它似乎考虑到了解释了如何在保持清晰度和流畅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而且,它没有过度美化或简化肖邦原有的挑战性,而是诚实地呈现了技术难点所在,并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这才是真正的“进阶”。它引导我用更成熟的技巧去驾驭这些经典,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弹会”的层面。我现在正在努力练习分手练习,希望能在下次音乐沙龙上尝试演奏完整的几首。

评分

我必须强调这本曲谱在“流行钢琴谱”这个定位上的成功之处。传统上,肖邦前奏曲总是被归入古典音乐的殿堂,显得高不可攀。但这本书巧妙地融入了现代教学理念,使得这些经典作品的学习路径更加符合当代学习者的习惯。例如,它在某些技术难点乐段后附带了简短的“技巧分析”小节,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用非常直观的比喻来解释如何放松手腕或如何处理重音。这种略带“流行”或“实用主义”的讲解风格,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我发现我能更迅速地抓住作品的“情绪核心”,而不是被一堆复杂的技法细节所困扰。对于那些希望将古典大师的精髓融入自己演奏风格的音乐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桥梁,它让我们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找到了更具个人色彩的表达方式。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希望从传统练习曲中“毕业”的钢琴学习者。

评分

我收到的这本曲谱的印刷质量和装帧设计,完全对得起“正版”二字。市面上很多盗版或者廉价印刷的乐谱,用纸薄得像日历纸,油墨还容易蹭到手上,翻页的时候经常黏在一起,严重影响演奏心情。但这一本,纸张厚实,光线好的时候看也不会反光刺眼,而且展开后能平摊在琴架上,这对于演奏复杂的复调作品简直太重要了,我不用费力去压着书页,可以完全专注于音乐本身。更让我惊喜的是它那个“中英文对照”的设计。虽然我专业是学音乐的,但有时候面对一些德语或法语的术语解释时还是会打怵,这本书的翻译精准到位,既保留了音乐术语的严谨性,又用非常地道的中文解释了其背后的音乐含义,这对于理解肖邦创作时的心境大有裨益。我感觉这套曲谱的制作者真的花了心思,他们明白演奏者需要的不仅仅是音符,更是对作品背景和情感的深度解读。这套书的价值,至少翻倍于它的售价。

评分

作为一名常年在外旅行的音乐爱好者,便携性对我来说是个次要但依然重要的考量。这本曲谱的开本选择非常巧妙,它既保证了足够的乐谱清晰度,又不至于大到笨重。很多全集版本的乐谱厚得像砖头,根本没法塞进行李箱。这本《正版肖邦24首前奏曲 进阶曲谱》的尺寸,让我可以轻松地将它带到不同的城市,在酒店的钢琴上也能享受练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它的装订方式非常牢固,我经常在旅途中需要反复翻阅和折叠,一般的胶装书很快就会散架,但这本书的装订质量明显更高,经受住了我粗暴对待的考验。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出版方对于演奏者实际使用场景的深刻理解,细节之处见真章,让我对它充满了信赖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