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女人,比了解上帝都难(柏杨著)
定价:24.00元
作者:柏杨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0-01
ISBN:97875378279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 我们宣誓——从结婚这一天开始,不但成为夫妻,互相敬爱,分担对方的快乐和忧愁。也同时成为朋友,而且是诤友,互相勉励,互相规劝,互相批评。
二、 我们领悟——愉快的共同生活,全靠心灵沟通,所以,我们善用言语,不仅表达爱心、关心,也使彼此藉语言加深了解,一齐成长。绝不粗声叱责,绝不用肢体代替言词,绝不允许发生婚姻暴力。
三、 我们认知——家庭与事业是夫妻共同经营的果实,夫妻对家庭的贡献等值,在家庭内或社会上,价值完全相同,社会工作薪俸无论多少,家务工作的薪俸都与其相同。
四、 我们同意——将来我们有子女,管教上如果有不同的意见,甚至有尖锐对立的意见,会克制自己,去请教专家,绝不把孩子当成实现自己希望的工具,也绝不用孩子来炫耀自己。
五、 我们认为——一夫一妻制,是社会安定的盘石,是孩子们成长*安全的温床,我们喜爱并尊重这种制度,并用事实和行动,维持它的尊严。
六、 我们警惕——婚姻生活并不多采多姿,它不但平凡,而且琐碎,如果不滋养珍惜,容易使生命憔悴,心灵伧俗,所以生活之中,我们保持适度的假期,与孩子一起长大。
七、 我们谨记——我们孝敬自己的父母,也孝敬对方的父母,不仅是回报养育之恩,也是培养自己人格的完整,为我们的下一代立下榜样。
八、 我们了解——我们将来会老,所以,我们从结婚这一天,就培养专业之外的其它艺术兴趣,如书、如画、如音乐,使我们的生命永远充实灿烂。
内容提要
《女人,比了解上帝都难》中柏杨对女性心理洞幽烛微,解说女人这琢磨不透的心机。 依柏杨先生高见,要了解女人,比了解上帝都难。凡是有过紧张恋爱镜头的臭男人,都有此痛苦之感。我们平常是以推理去判断女人的。好比说,她既然花了那么多钱做了一件旗袍,当然要天天穿之,可是她偏偏只穿了一次就挂在那里让它生尘。问她为啥,她也说不出理由,如果非问不可,她会谈淡地曰:“我不喜欢它啦。”盖女人只是一个单纯感情动物,而不是推理动物,她每个时候说的话都是真的,过去她说永远爱你,她确实是要永远爱你。现在她说不爱你啦,也确实是不爱你啦。没有啥惊天动地说出来人人点头的道理,而只是靠她们的直觉。呜呼,女人们的直觉固然不见得可靠,但可靠的时候却也颇多。臭男人用推理推不出来的东西,她们能用直觉感觉出来。于是,臭男人爱上一个太太时,那太太马上就知道他在打自己的主意;而太太爱上一个臭男人时,那臭男人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写到这里,不由得为臭男人深感悲哀。
目录
抢先阅读
柏杨小传
序
处女问题
心理危机
美容无术
四大类
专门学问
且看恒娘
被踢后的表情
人怕伤心
比了解上帝都难
真正的不顾一切
很难明白真相
一个尊严的榜样
另一个尊严的榜样
再一个尊严的榜样
保卫术
饿死事大
花瓶
来函照覆
女生大胜
千古伤心是结婚
千万别玩火
是,又怎么样?
《聊斋》上的故事
驯夫学
管居
杀了她全家
的故事
李娃女士
必须隆重
青春三凤
国粹
为啥喜欢老家伙
山阴公主万岁
嗲
有点异样
不可预测
男人得自求长进
男人也是弱者
痴心女子负心汉
打耳光文化
猛打胡子脸
……
作者介绍
柏杨,台湾作家,人文大师。据柏杨自己推算,1920出生于河南辉县。1949年去台湾。自1950年代用郭衣洞之名开始创作,1960年用笔名柏杨写杂文,揭露中国文化的病态与台湾社会的黑暗面。目前定居台北。 柏杨一生念过无数个学校,从小学到大学,因屡屡被学校开除,从没有
文摘
序言
读完柏杨先生的《女人,比了解上帝都难》,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女性读物,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历史长河中女性的处境,也折射出社会文化对女性的塑造与规训。柏杨先生以其一贯的犀利笔触和深邃洞察,剖析了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以及在父权制文化中女性所经历的压迫与挣扎。阅读过程中,我不时会为书中所描绘的某些场景感到愤怒,为那些被压抑的女性命运感到悲哀,但更多的是一种深刻的反思。它迫使我去审视自己对女性的理解,去挑战那些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书中对女性的“难懂”并非归咎于女性本身,而是揭示了长久以来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如何将女性推向一个难以被理解的境地。这种“难懂”,其实是理解的缺席,是沟通的障碍,是历史遗留的误解。我常常在想,如果早一些读到这本书,或许在面对一些社会现象时,会有更清晰的认识,不至于被表象所迷惑,不至于陷入简单的二元对立。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启迪,更是一种价值观的重塑,让我更加珍视个体差异,更加尊重女性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它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并在生活中不断实践的书籍。
评分读完《女人,比了解上帝都难》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彻底颠覆了我过往对于“理解”的认知。柏杨先生以其非凡的洞察力,将“了解女人”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剖析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揭示了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结构性问题。书中“难懂”的说法,并非是对女性的贬低,而是对一个长期以来被男性主导的社会,如何去“认识”和“接纳”女性的深刻反思。我意识到,我们很多时候所谓的“了解”,不过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用自己构建的框架去衡量和评判他人。这种“了解”本身就带着巨大的局限性和偏见。这本书让我不得不去审视,自己内心深处是否存在着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是否在不自觉中,用一种预设的模式去解读她们的行为和思想。它促使我去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打破这种认知壁垒,如何才能以一种更开放、更平等的姿态去理解身边的人,特别是女性。这种“难懂”,其实是对“了解”本身的一种挑战,是对我们以往认知模式的一种颠覆。它不是在提供答案,而是在启发我们去不断地提问,去不断地探索。
评分柏杨先生的《女人,比了解上帝都难》是一部充满思想火花的著作。它并没有直接去歌颂或批判女性,而是深入到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文化土壤中,去探究为什么“了解女人”会成为一个如此艰难的命题。作者以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揭示了历史进程中,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将女性塑造成某种特定的形象,而这种形象又如何反过来影响了男性对女性的认知。书中对“难懂”的解读,让我茅塞顿开。这并非是女性本身具有某种神秘特质,而是男性长期以来所接受的教育、所处的文化环境,让他们无法以一种平等、客观的态度去理解和接纳女性。许多时候,男性对女性的“了解”,不过是基于一种固有的权力结构和价值体系的产物。这种“了解”的偏差,导致了无数的误解和冲突。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了解”的本质,它不仅仅是看到表象,更是要走进内心,去体察对方的真实需求和情感。我开始更加关注那些被历史和文化所淹没的女性声音,试图去倾听她们真正的故事,而不是通过男性视角所构建的叙事去理解她们。
评分《女人,比了解上帝都难》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次观念上的“地震”。柏杨先生的文笔犀利得如同手术刀,精准地剖析了数千年以来,男性社会如何构建并固化了对女性的认知体系。我读的时候,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震撼,因为很多观点是我从未深入思考过的,甚至是被主流叙事所遮蔽的。书中对“难懂”这个概念的解读,颠覆了我原有的认知。它并非将“难懂”归结于女性的内在特质,而是深刻揭示了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以及性别权力关系如何共同作用,使得女性的真实面貌变得模糊不清,甚至被误读。我开始反思,我们所谓的“了解”,到底有多少是基于真实的观察,又有多少是基于历史的投射和社会的期待?这种“了解”的缺失,往往导致了沟通的障碍和关系的隔阂。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女性,它更是一次关于如何真正“理解”他人的深刻探讨。它迫使我去审视自己的认知盲区,去挑战那些不自觉遵循的刻板印象。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世界,特别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洞察力。它不是一本让你轻松读完的书,它会让你思考,会让你不安,但这种不安恰恰是成长的契机。
评分读《女人,比了解上帝都难》的过程中,我仿佛经历了一场穿越历史的旅程,看到了女性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存状态。柏杨先生以他特有的批判性思维,毫不留情地撕开了那些包裹着女性的美好辞藻,露出了背后真实的骨骼。我尤其被书中对传统观念的颠覆性解读所吸引,很多我曾经习以为常的社会规则和价值判断,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面目全非。这种“难懂”,不是因为女性本身复杂难测,而是因为社会赋予了女性太多的枷锁,也设置了太多的隐形围墙。男性对女性的“了解”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扭曲的,这种“了解”本身就带着预设的偏见和期望。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对于“理解”的定义,是否本身就存在问题?我们是不是在用一套早已失效的框架去衡量和评判与我们不同的人?柏杨先生的文字带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让你不得不停下来,去思考,去质问。它并非提供什么简单的答案,而是抛出了无数值得深思的问题。我常常在阅读后,会主动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试图用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去理解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困惑或疏远的人。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激发这种自我审视和不断进步的动力,让我不再满足于浅薄的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