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7
定价:78.00元
作者:叶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301289525
字数:479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7》:连续性出版物。
内容提要
《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7)》项目目标主要是分析2016-2017年(含2016年全年和2017年初)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重点探讨我国文化产业各行业领域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创新举措和商业模式案例。同时,也在报告中对相关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进行系统的考察和分析。由于本报告是文化产业的年度发展报告,因此不仅要在报告中体现出对我国的文化产业进行年度盘点的特色,还体现出对我国的文化产业进行跟踪研究的特点。
目录
作者介绍
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兼任宗教学系、艺术学系主任。同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高校美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哲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常委。现任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文科教授。
文摘
序言
在我看来,《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7》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对中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深刻洞察。它以一种非常专业的视角,系统地梳理了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的整体格局、主要特点、发展瓶颈以及未来趋势。我特别喜欢报告中对政策环境的分析,它清晰地展示了国家政策如何引导文化产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这对于理解行业发展的宏观逻辑至关重要。书中关于文化创新能力的探讨,比如从内容创新到模式创新,再到技术创新,层层递进,让我看到了中国文化产业内在的驱动力。此外,报告对于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的论述,也让我对文化产业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虽然篇幅较长,但内容充实,逻辑清晰,是一份值得反复研读的行业参考。
评分对于一个长期在文化产业一线摸爬滚打的从业者来说,《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7》简直就是一份不可多得的“作战指南”。它不仅仅是对过去一年行业状况的回顾,更像是一次深度剖析,直击痛点,也指明方向。书中对于新技术如何重塑文化内容生产和传播模式的探讨,比如人工智能在内容创作中的应用,VR/AR技术如何提升用户沉浸式体验,都让我受益匪浅。还有对于IP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商业化运营的策略分析,也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我尤其欣赏报告在分析市场趋势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现象,而是深入探讨了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消费习惯的演变,以及这些变化如何驱动着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书中对于文化企业融资、人才培养、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的建议,也极具参考价值。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行业地图,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市场脉搏,规避潜在风险,抓住发展机遇,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心的海外留学生,《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7》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当下中国文化产业的绝佳窗口。通过这本书,我不仅看到了中国在电影、音乐、出版等传统文化领域的成就,更惊喜地发现,中国文化产业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创新力,拥抱现代科技,走向世界。报告中对中国数字文化产业,例如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短视频等领域的介绍,让我对“中国制造”的文化产品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更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展现出强大的文化吸引力和竞争力。书中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探讨,以及成功的海外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可能性和路径。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客观严谨,但其中的内容却充满了激情和生命力,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勃勃生机。
评分读完《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7》,我的第一感受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深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一直以为国内的文化产业还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成熟、多元、充满创新活力的行业。报告对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文化与金融等跨界融合的深入分析,展现了文化产业无限的可能性。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文化消费升级的论述印象深刻,它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为精神消费买单,为什么文化体验式消费正在成为新的潮流。书中对一些新兴文化业态的剖析,比如沉浸式戏剧、潮玩IP、国风潮流等,都让我觉得非常有趣和有启发。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也折射出未来的发展方向,让我对接下来的文化创新和消费体验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真是太棒了!作为一名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一直保持关注的普通读者,我之前尝试过不少相关书籍,但《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7》无疑是其中最令我耳目一新的一本。拿到书的那一刻,就被它扎实的厚度和精美的装帧吸引了,仿佛捧着的是一份沉甸甸的产业脉搏。我特别喜欢它在梳理年度发展脉络时所采用的宏观视角,从政策法规的引导,到市场经济的驱动,再到技术创新的赋能,都描绘得淋漓尽致。书中对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细分领域的分析,更是精准到位,让我看到了当下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真实图景。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报告中引用了大量详实的数据和案例,这些并非枯燥的数字堆砌,而是通过生动的解读,展现了每一个文化产品、每一个文化企业背后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和价值。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国文化产业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认知,而是一个系统、立体、动态的认识,这为我后续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对中国文化产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