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淮扬文化研究(辑)
定价:68.00元
作者:周新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20123181
字数:191000
页码:2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小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集刊的主办单位是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扬州大学淮扬文化研究中心。本书从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角度开展淮扬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研究。本书分为大运河与淮扬文化研究、一带一路与淮扬文化、扬州学派、太谷学派研究、口述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国社科网访谈录等五个栏目,收录了17篇论文和2篇人物访谈。
目录
作者介绍
本书主编周新国,扬州大学历史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11月参加工作,1977年1月于原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留校任教,后攻读在职研究生,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历任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副主任、主任,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1997年6月任扬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曾获国务院高级专家特殊津贴,是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发表论文百余篇,撰写专著、教材10余部,科研成果多次荣获江苏省人民颁发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三等奖。现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历史学会会长,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华口述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文摘
序言
评价一: 翻开这本《淮扬文化研究(辑)》,我首先被它厚重的学术气息所吸引。封面设计简约而不失庄重,正文的排版也十分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毫不费力。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淮扬菜系、园林艺术以及地方戏曲等闻名遐迩的淮扬文化元素有着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这些文化精髓的绝佳窗口。虽然我尚未来得及细读全书,但从目录和章节标题来看,作者们显然在各个细分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与梳理。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明清时期淮扬文人雅士生活方式的论述,以及他们是如何将日常生活点滴融入艺术创作,从而形成独特的文化风貌的。此外,书中对地方戏曲发展演变的考证,是否能触及一些鲜为人知的剧目和艺人故事,也让我充满好奇。我相信,通过这部著作,我不仅能增长见识,更能对淮扬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丰富而细腻的文化底蕴,有一个更加立体和深刻的认识。
评分评价二: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淮扬人,阅读《淮扬文化研究(辑)》对我而言,更像是一场与故土情感的深度对话。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学术著作,它承载了我童年记忆的碎片,勾勒出我祖辈生活的轮廓。书中对于扬州盐业经济对城市文化发展影响的探讨,让我回忆起小时候听长辈讲述的“盐官”故事,那些曾经繁华的商号,那些川流不息的漕运,都在字里行间鲜活起来。而关于“淮扬八怪”的艺术传承与创新,更是勾起了我对家乡艺术瑰宝的无限自豪。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提及了那些在民间流传但未被广泛记载的口述历史,是否对一些传说和轶事进行了严谨的考证,从而为我们这些后辈留下更加完整和真实的家族记忆。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与这片土地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文化遗产。
评分评价三: 《淮扬文化研究(辑)》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在于它所展现出的研究广度和深度。我本以为“淮扬文化”仅仅局限于美食和园林,但阅读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书中对淮扬地区文学、哲学、宗教以及民俗信仰的探讨,彻底颠覆了我过去的认知。例如,关于淮扬地区佛教寺庙的历史沿革与文化影响,以及当地民间信仰与节庆习俗的渊源,都让我大开眼界。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淮扬文化的多元面向,更揭示了其背后深刻的社会、经济及历史根源。我尤其对书中对于不同历史时期,外来文化如何与本土文化进行碰撞、融合,并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淮扬文化模式的分析很感兴趣。这种跨学科、跨文化的视角,使得整部著作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思想的活力。
评分评价四: 对于任何对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淮扬文化研究(辑)》无疑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宝藏。我一直对扬州刺绣、雕版印刷等精湛技艺心生向往,而书中对这些艺术形式的起源、发展、工艺特点以及代表性作品的详细介绍,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琳琅满目的艺术殿堂。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扬州漆器”的论述,是否能深入探讨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设计理念,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展现出的时代特色。同时,我也想了解,这些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与机遇,是否有关于传承与创新的具体案例分析。这本书不仅是对过往辉煌的记录,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启示,它让我在惊叹于古人智慧的同时,也思考着如何让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评分评价五: 《淮扬文化研究(辑)》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它并非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对文化基因的深度解读。书中对于淮扬地区在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所扮演角色的分析,让我对这片土地的战略地位和历史贡献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淮扬学派”的形成及其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的探讨,它是否能清晰地梳理出这一学派的核心思想、代表人物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此外,对于淮扬地区在古代科技传播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例如对造纸术、印刷术等技术的推广和改进,是否也有相关的研究。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淮扬文化置于更宏大的历史视野中进行考察,揭示了其在中国文明演进中的独特作用与深远影响,使得读者在领略地方特色的同时,也能洞察其在中国整体文化版图中的重要地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