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皮书系列 体育蓝皮书: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报告(2015-2016)
定价:89.00元
作者:李颖川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201061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为支撑,对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发展脉络、发展环境、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系统梳理,探索了推动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书中全景式扫描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发展概况,系统梳理了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经济社会贡献、行业发展态势和管理发展现状等深层次问题,并就热点问题和重点领域发展提出了前瞻性和建设性意见。
目录
Ⅰ 总报告
1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现状与展望【姜同仁 王兆红】/001
一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背景/002
二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现状/010
三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面临形势/028
四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前景展望/035
Ⅱ 分报告
2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经济社会贡献与展望【温 阳 徐光辉】/043
3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行业发展态势与展望【夏茂森 邢尊明】/073
4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管理发展现状与展望【徐开娟 王 凯】/105
Ⅲ 示范基地篇
5 深圳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报告/128
6 温江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报告/138
7 晋江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报告/146
8 龙潭湖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报告/153
9 富阳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报告/160
10 乐陵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报告/168
11 苏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报告/176
12 宁海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报告/184
13 登封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报告/191
14 荆门高新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报告/199
15 环青海湖(县域)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报告/206
16 淳安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报告/212
17 皖南(县域)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报告/220
Ⅳ 体育场馆案例篇
18 多业并举,构建大型主题公园发展新格局——北京奥林匹克公园/229
19 以体为本,打造体育文化活动聚集区——天津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场馆群/239
20 质量为先,建立现代体育场馆管理新标准——武汉体育中心发展有限公司/246
21 以体惠民,建设岭南体育文化休闲区——广州天河体育中心/254
22 机制创新,推进体育场馆企业运营管理新模式——安徽奥园体育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61
23 突出主业,打造冰雪运动产业新品牌——黑龙江省亚布力体育训练基地/266
Ⅴ 体育用品案例篇
24 产品集成,打造全球文体设施品牌供应商——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72
25 品牌,提升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广州双鱼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278
26 自主创新,推动船艇产业高端发展——浙江华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86
27 转型升级,拓展传统企业发展新领域——广州爱奇实业有限公司/292
28 品牌国际化,助力企业发展——福建匹克集团有限公司/299
29 跨界协作,发展运动装备营销新模式——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306
Ⅵ 附 录
30 附录1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大事记/313
31 附录2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名录/317
32 附录3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相关文件/321
作者介绍
李颖川,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体育从业者,我看到《皮书系列 体育蓝皮书: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报告(2015-2016)》这本书名,立刻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我来说,了解国家层面对体育产业基地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情况,是把握行业趋势、规划自身事业的重要参考。我特别想知道,在2015-2016这个时间节点,国家是如何界定“体育产业基地”的,其核心要素有哪些?这本书会不会涉及到对现有基地的评估,以及未来可能的新增设区域?我关心的是,在当时的政策导向下,哪些体育项目或领域被视为重点扶持对象,从而促成了相关产业基地的设立?我希望书中能有关于基地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深入分析。例如,某个基地可能在冰雪运动方面独具特色,另一个则可能在户外运动或电子竞技领域有所建树。了解这些细节,有助于我理解不同区域的体育发展差异,也能为我所在的领域提供一些借鉴。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对这些基地在促进就业、拉动消费、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进行量化分析。
评分这次偶然看到《皮书系列 体育蓝皮书: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报告(2015-2016)》,我虽然不是专业研究者,但平时对国家政策和宏观经济走势也略有关心。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且充满活力的领域,其发展模式和路径一直是我比较好奇的。这本书的题目让我联想到,它很可能是在一个相对宏观的层面,梳理和总结了当时国家在体育产业基地建设方面的一些重要举措和取得的成效。我推测,书中或许会包含对不同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特点的描述,以及国家为了促进这些基地的发展,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了哪些支持。我特别想了解,2015-2016年这段时间,是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什么样的新起点?这些“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设立,是否标志着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出现,或者说,它们在当时是否已经显现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强大潜力?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产业集聚效应、产业链延伸、创新驱动等方面的观察,让我能够对中国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格局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对于《皮书系列 体育蓝皮书: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报告(2015-2016)》,我首先是被它的“蓝皮书”定位所吸引。在我的印象中,“蓝皮书”往往代表着权威、专业和深度分析,尤其是在涉及国家层面的报告时。我猜测这本书并非是那种轻松阅读的科普读物,而是需要一定的耐心和专注去理解其中的数据、图表和政策解读。作为一名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抱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对“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评定标准、选址依据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的阐述。2015-2016年这个时间段,正值中国体育产业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我想了解当时政府是如何通过设立这些基地来推动产业发展的,其中又遇到了哪些挑战和机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比如各基地在营收、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具体表现,以及它们在推动地方经济转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如果书中能包含一些案例分析,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体育产业基地是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那就更好了。
评分看到《皮书系列 体育蓝皮书: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报告(2015-2016)》,我第一反应是,这绝对不是一本轻松翻阅的小说,而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去理解和吸收信息的专业性读物。作为一名对中国体育发展历程抱有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最感兴趣的是,在2015-2016年这个时间段,“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概念?它涵盖了哪些具体内容?书中是否会通过数据和案例,描绘出当时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版图?我好奇的是,那些被确立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地方,在当时是具备了哪些独特优势?是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还是政策上的大力扶持,抑或是某种新兴体育项目的蓬勃发展?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看到一些关于基地在实际运作中的具体情况,比如它们是如何吸引投资,如何创造就业,如何提升全民健身水平,又或者如何推动体育科技创新。了解这些,能让我更具体地感知中国体育产业在那个年代是如何一步步向前迈进的,以及这些基地的建立,是否真正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
评分这次偶然翻到这本《皮书系列 体育蓝皮书: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发展报告(2015-2016)》,虽然我平时对国家层面的报告研究兴趣不是特别浓厚,但书名中的“体育产业基地”几个字还是吸引了我。我一直觉得体育不应该仅仅是竞技场上的输赢,它更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经济引擎。而“产业基地”这个词,在我看来,就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这本书的年代定在2015-2016年,对于我这个普通读者来说,这刚好是一个可以回溯过去、观察趋势的绝佳视角。我好奇的是,在那个时期,国家对于体育产业基地的规划和支持是怎样的?它究竟是如何定义和划分这些基地的?更重要的是,我想了解这些基地在当时的发展现状,是蓬勃发展还是初具雏形?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揭示一些幕后的故事,关于政策的制定,关于资金的投入,关于人才的培养,以及这些基地的地理分布和它们各自的特色。我并不期待它能给我提供投资建议,但我希望它能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体育产业在那个阶段的发展脉络,以及它为后来的腾飞埋下了怎样的伏笔。毕竟,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