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E.巴赫(1714—1788)
视奏练习曲
J.S.巴赫(1685--1750)
创意曲No.1
创意曲No.4
创意曲No.8
巴托克(1881--1945)
乡村的傍晚
布格缪勒(1806--1874)
阿拉伯风格曲
叙事曲
贝多芬(1770--1827)
献给爱丽丝
G大调小步舞曲
克莱门蒂(1752—1832)
小奏鸣曲(Op.36,No.3)
艾尔门赖希(1816—1905)
纺织歌
格里格(1843--1907)
船夫之歌
精灵之舞
小精灵
海顿(1732--1809)
诙谐的快板
海菜尔(1813--1888)
雪崩
卡巴列夫斯基(1904--1987)
小奏鸣曲
小托卡塔
哈恰图良(1903--1978)
伊凡之歌
基恩贝格尔(1721--1783)
布雷舞曲No.1
布雷舞曲No.2
库劳(1786--1832)
小奏鸣曲(Op.55,No.1)
小奏鸣曲(Op.55,No.3)
雷比科夫(1866--1920)
库克拉
舒伯特(1797--1828)
降B大调圆舞曲
舒曼(1810-1856)
北欧之歌
斯宾德勒(1817—1905)
小奏鸣曲
柴科夫斯基(1840--1893)
意大利民歌
波尔卡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典雅,那种老式的、略带泛黄的纸张质感,一下子就让人回到了古典音乐的黄金时代。我一直很喜欢这种能够唤起怀旧情绪的设计风格。内容上,我主要被它对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时期钢琴作品的深度挖掘所吸引。书中收录了大量的肖邦夜曲和李斯特练习曲的选段,但有趣的是,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乐谱堆砌,更像是附带了一份详尽的演奏指南。作者在每个曲目旁都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作曲家创作时的心境,以及不同演奏家们是如何诠释这些作品的精髓的。比如,在解读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时,作者用了近乎诗意的语言来描绘那种朦胧的、印象派的光影效果,这对于我这样业余学习者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理解音乐背后美学思想的窗户。我发现,当我带着这些“背景故事”去弹奏时,手指下的音符似乎也多了一层情感的厚度,不再是机械的黑白键运动。特别是关于踏板使用的那几页分析,简直是醍醐灌顶,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弹出来的和听到的录音总是有那么大的差别。
评分这份乐谱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简直无可挑剔,拿到手的那一刻就感觉它绝对是值得收藏的“传家宝”级别。我尤其欣赏它对于巴赫赋格曲的编排方式。通常,很多教材在处理巴赫时都显得过于枯燥和学术化,但这本书似乎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既保留了严谨的对位法结构分析,又加入了大量关于声部线条流动性的建议。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赋格中哪个声部是“主角”、哪个是“伴侣”至关重要,而这本书用清晰的字体和不同的力度标记(虽然标记得比较克制)帮助我轻松地梳理了这些复杂的织体。我记得我花了好几天时间研究其中一首C小调赋格的引子部分,书中对“主题的引入与发展”的图示化解释,比我之前看过的任何理论书籍都要直观。此外,它还附带了音频文件,这在学习初期简直是救命稻草,可以让我随时对照正确的节奏和音色感觉,避免养成不良的演奏习惯。这种视听结合的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和乐趣。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对技巧训练的细致入微的关注上。我发现它在练习曲目的选取上非常具有前瞻性,它似乎在刻意平衡不同技巧领域的需求。例如,它收录了卡尔·菲利普·伊曼努尔·巴赫的一些键盘奏鸣曲片段,这些片段对提高手指的独立性和快速音阶的均匀度有着奇效。与那些只专注于炫技的李斯特练习曲不同,这里的练习更侧重于音乐性的表达,要求你在训练技术的同时,思考如何用技术去服务于音乐的呼吸。有一章专门讨论了快速琶音的指法转换,书中提供的“微调”建议,比如对手腕角度的细微调整,我尝试了一下,效果立竿见影,解决了困扰我很久的手腕僵硬问题。这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编辑思路,让人感觉作者真的是一位深谙钢琴教学之道的行家,而不是一个单纯的乐谱整理者。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演奏的语境”的探讨。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弹”,更重要的是教你“为什么这么弹”。在涉及到莫扎特奏鸣曲的部分时,书中花了大量篇幅去讨论十八世纪维也纳的钢琴声音特性,以及那个时代音乐厅的声学环境对演奏风格的影响。这使得我对莫扎特的轻盈和清晰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十九世纪浪漫派那种厚重的音色去演奏。书中提到,莫扎特的音乐需要的是一种“透明感”,作者建议使用更轻的触键和更短的气息来处理连奏,这与我之前习惯的强奏型演奏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跨越时代的音乐观念的交流,极大地拓宽了我的音乐视野。我甚至开始去寻找那个时代制作的钢琴的录音来对比,这种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评分从排版和细节校对的角度来看,这份乐谱无疑是顶级的。我见过很多引进的乐谱,翻译腔严重或者排版混乱,常常在关键的小节处出现断页或者错误的谱号,严重影响练习的流畅性。然而,这本《世界钢琴名曲集》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字体清晰易读,即使是复杂的复调部分,声部的划分也通过不同的排版间距得到了良好的体现。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一些不常见的演奏术语进行了简明的注解,避免了读者频繁停下来查阅字典的麻烦。比如,对于一些意大利语或德语的术语,它在括号里直接给出了通俗易懂的解释,这对于自学者来说太友好了。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学术严谨性、演奏实用性和艺术鉴赏力于一体的佳作,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爱好者,都能从中汲取到宝贵的养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