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 | 作者 | (日) 田中喜美子 |
| 定价 | 25.00元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 ISBN | 9787514338591 | 出版日期 | 2016-03-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本书是针对孩子“不遵守规矩”这一教育难题所写的家教育儿指导用书。孩子幼儿期是家庭教育*关键的时期,而在这一时期大多数家长却对孩子采取娇惯的育儿方式。 日本知名育儿专家、《WIFE》杂志总编、新育儿系统(NMS)研究会代表田中喜美子,从其30年的亲子教育研究入手,对家有0-6岁宝宝的新手家长们,她通过本书指出:要用理性又节制的爱来养育孩子,用温和而有力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只要在爱孩子的同时做到有节制、不娇惯,采取平衡的育儿方式,才能养出懂规矩的孩子,培养孩子的“生存力”。 |
| 作者简介 | |
| 田中喜美子 日本知名育儿专家。1959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曾任主妇投稿杂志《WIFE》的总编长达三十年。独自创办婴幼儿函授教育讲座“新育儿系统”,通过对成员进行一对一的详细指导,令众多妈妈在育儿方面得到了有力的支持。 主要著作有《孩子被欺负也是妈错!?》《毁掉孩子的22个育儿常识》《成为有能力教育孩子的妈妈》《母子亲密与育儿障碍》等。 |
| 目录 | |
| 序 章 孩子“守规矩”是好事还是坏事 /1 妈困惑 / 3 “教育”要趁早 / 4 孩子为何懂规矩 / 6 “教育”就是“遵守规矩” / 7 第1 章 在婴儿时期成形的“不守规矩”的孩子 /11 好养的婴儿与不好养的婴儿 / 13 并不是不好养的孩子才会变得“不守规矩” / 18 “无节制”地娇惯养成“不懂规矩”的孩子 / 19 育儿其实并不难 / 21 什么时候会“勃然大怒” / 23 从1 岁到2 岁——反抗日趋明显 / 26 2 岁儿童——做什么都讨厌 / 27 过了3 岁 / 29 正讨人嫌的幼儿 / 31 几乎所有妈妈都觉得孩子“可爱” / 33 婴儿的可爱之处 / 35 身为母亲的喜悦 / 38 如何教孩子懂得“爱”与“节制” / 40 第2 章 “教育”进展不顺时 /43 不能自己睡的幼儿 / 45 “陪孩子睡”起初难以察觉的负面影响 / 46 “陪孩子睡”的麻烦逐年递增 / 47 如何停止“陪孩子睡” / 51 停止“陪孩子睡”需要很大的决心 / 52 育儿不能靠乳房 / 56 尽量避开风险 / 58 什么叫“顺其自然就好” / 60 不到一岁时养成的任性 / 62 妈妈要有自信 / 63 遵守约定的重要性 / 66 妈错误教育 / 68 如何得到孩子的信赖 / 71 第3 章 饮食规矩重要 /73 饮食生活教育的动摇 / 75 “孩子不吃饭”的悲鸣 / 76 拼命让孩子吃东西 / 79 妈妈要在饮食上取得主动权 / 81 没经历过挨饿的孩子们 / 83 乱七八糟的饮食生活 / 85 勤快的奶奶辈 / 87 优先满足孩子的生活 / 88 只给孩子吃喜欢的食物 / 89 饮食生活的简便化 / 93 培养不挑食的孩子 / 94 培养不挑食孩子的关键 / 97 食欲是与生俱来的 / 100 可悲的妈妈们 / 101 第4 章 妈妈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105 妈种类千差万别 / 107 大部分妈妈总是很容易娇惯孩子 / 110 母子间至关重要的“亲子关系” / 112 “听妈妈话”的孩子的陷阱 / 115 孩子任性时,家长该怎么做 / 118 以工作为中心的育儿的优点 / 121 说不出“育儿很愉快”的妈妈们 / 122 如何应对两三岁的孩子至关重要 / 124 第5 章 在必要场合“懂规矩”的孩子 /129 原则很简单 / 131 欺孩子的大人 / 137 大人喜欢的谎言 / 138 “教育”的基本 / 142 妈徒劳无功 / 145 说话方式很重要 / 147 终 章 如何强化孩子的“生存力” /151 “让孩子懂规矩”出乎意料的困难 / 153 培养“懂规矩”孩子的诀窍 / 153 育儿充满困惑 / 155 结 语 / 157 |
| 编辑推荐 | |
| l 日本亲子教养类经典指导用书,已加印60余次,日本五星好评! l 日本知名育儿专家田中喜美子从其30多年的亲子教育研究入手,告诉家有0-6岁儿童的新手父母:要用理性又节制的爱来养育孩子,用温和而有力的方式来教育孩子! 指出0-6岁幼儿期形成“规矩感”的5个关键点,并为家长分别指出该阶段的正确教育方式,典型实用,操作性强。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封面上那句“不娇不惯”,瞬间就击中了我的心。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比较开明的家长,给孩子提供了很多自由,但最近也开始反思,是不是过于放纵,导致孩子在一些基本规则上不够清晰,甚至有些任性。特别是和家里的长辈交流时,他们总会提到“规矩”,而我总觉得“规矩”这个词听起来有点老派,但我又不得不承认,在一些场合,孩子确实表现出了不够得体的行为。这本书的名字就像一盏指路明灯,让我看到了改变的希望。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如何才能在不压抑孩子天性的前提下,让他们学会遵守规则,懂得尊重他人,并且能够独立自主地成长。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而不是空泛的大道理。比如,当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时,我该如何引导?当孩子对我说“不”的时候,我应该如何回应?当孩子犯了错误,是严厉批评还是温和教育?这些都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解决方案,那对我来说就是无价的。我更看重的是,这本书的理念是否能帮助我建立一种健康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既能感受到爱和支持,又能认识到自己行为的界限。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提升自己的育儿智慧,成为一个更有耐心、更有方法的家长,帮助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正直、善良、有担当的人。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带给我启发,让我看到育儿的另一条道路,一条既充满温情又不失原则的道路。
评分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常常会感到,教育的艺术就在于如何在“引导”和“放任”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这本书的书名“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让我觉得它可能就是探讨这个平衡点的关键所在。我非常想了解,书中是如何界定“懂规矩”的。是不是说,它不仅仅是指孩子能够按照大人的指令去做,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规则的认同和理解?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沟通技巧”的章节。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理解我的话,并且我能够理解他的想法。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有效的沟通方法,让我能够与孩子建立更加顺畅的交流,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理解和遵守规则。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又不让他们显得过于固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平衡的方式,让我能够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且在必要时做出妥协。我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成为一个更懂得教育的家长,能够培养出一个既有独立思考能力,又善于沟通,能够理解他人,并且在集体中能够和谐相处,懂得合作的孩子。
评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越来越感觉到,很多时候,我们父母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人生轨迹。这本书的书名“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让我感觉它触及了育儿的核心问题。我非常想知道,书中是如何解释“规矩”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的。是不是说,规矩不仅仅是外在的约束,更是内在的一种认知和习惯的养成?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规则意识”培养的章节。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理解为什么要有规则,而不仅仅是害怕惩罚而遵守。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方法,让我能够引导孩子认识到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从内心深处去认同和遵守。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在要求孩子遵守规矩的同时,又不扼杀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平衡的方式,让我能够既鼓励孩子大胆创新,又让他们在创新的过程中不偏离大方向。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套深刻而实用的育儿理念,帮助我培养出一个不仅遵守规矩,而且充满创造力,能够独立思考,并且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孩子。
评分常常听到老一辈人说“懂事”,我一直觉得“懂事”背后,其实包含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分寸感”。这本书的书名“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让我觉得它可能恰恰是在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分寸感”。我非常想了解,书中是如何将“不娇不惯”与“懂规矩”以及“分寸感”联系起来的。是不是说,一个被过度娇惯的孩子,反而会因为缺乏对他人感受的体察,而难以把握行为的分寸,从而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规矩?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情绪管理”的章节。我的孩子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大发雷 Manger,让我感到束手无策。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教我如何引导孩子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情绪冲动影响到她的行为,从而更好地遵守规矩。另外,我还在思考,如何避免在要求孩子懂规矩时,变成一种刻板的教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更加灵活和人性化的方式,让孩子理解规矩背后的意义,而不是机械地执行。我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培养出一个既有原则,又懂得变通,能够恰当处理人际关系,并且拥有良好分寸感的孩子。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个孩子如果能够懂得感恩,懂得体谅他人,那一定是一个内心富足且有教养的孩子。而“不娇不惯”这几个字,似乎就蕴含着培养这种品质的钥匙。我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如何阐述“不娇不惯”与“懂规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是不是说,一个被过度娇惯的孩子,反而会因为缺乏对他人感受的体察,而难以真正地理解规矩的意义?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这一点,并给出一些培养孩子同理心和感恩之情的具体方法。比如,当孩子收到礼物时,除了简单的“谢谢”,我应该如何引导她去体会赠送者的心意?当孩子在学校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我如何教她去理解不同人的立场和感受?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承担责任”的指导。很多时候,孩子犯了错误,总是习惯性地推卸责任,或者把错误归咎于别人。这不仅不利于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会让她难以在未来承担更重要的责任。我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并主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的孩子形成一种积极健康的价值观,让她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懂得珍惜,懂得分享,懂得回馈,成为一个内心善良、有责任感、受人尊敬的人。
评分在我眼中,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强壮,更是心理的独立和精神的丰盈。这本书的书名,让我对“不娇不惯”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似乎不仅仅是关于行为上的约束,更是一种内在品质的培养。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不娇不惯”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是不是说,一个不被过度宠溺的孩子,更能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客观和坚定的自我?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挫折教育”的章节。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孩子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方法,帮助我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挫折,不被困难打倒,反而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变得更加坚韧。同时,我也在思考,如何平衡“不娇不惯”与“爱”的关系。我不想让孩子觉得父母是不爱她,或者总是拒绝她的需求。我希望这本书能教我如何在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关怀的同时,又能够坚持原则,不溺爱。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育儿理念,帮助我培养出一个不仅懂规矩,而且内心强大、积极向上、能够独立面对生活挑战的孩子。
评分在育儿的道路上,我一直在探索如何让孩子在自由和约束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本书的书名“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育儿方向。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如何界定“娇惯”的。是不是说,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是在爱孩子,却不知不觉地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机会?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不娇不惯”的内涵,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自主学习”的章节。我希望我的孩子不仅能够遵守规则,还能够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教我如何引导孩子发现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另外,我还在思考,如何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又不让他们显得过于叛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方法,让我能够鼓励孩子质疑,但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会尊重权威,理解规则的重要性。我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成为一个更懂得教育的家长,能够培养出一个既有独立思考能力,又懂得分寸,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并且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孩子。
评分说实话,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事事依赖父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会表现出退缩和逃避。这本书的书名“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让我联想到,也许“不娇不惯”本身就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一个重要前提。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将“不娇不惯”和“独立性”联系起来的。是不是说,当孩子能够自己处理一些事情,能够承担一些责任时,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意识?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鼓励孩子尝试”的章节。我的孩子有时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新事物。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策略,帮助我鼓励孩子走出舒适区,勇于尝试,即使失败了,也能从中学习成长。另外,我还在思考,如何避免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过程中,变成一种“放任不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平衡的方式,既能让孩子有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和成长,又能保证她在需要时获得父母的支持和引导。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指明方向,让我能够更好地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她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自信地面对挑战,成为一个有主见、有能力、有担当的独立个体。
评分在翻阅这本书的目录时,“建立清晰的界限”这个章节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的孩子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也很有自己的想法,这让我感到骄傲,但有时也让我头疼。她会用各种理由来争取自己的权益,有时候甚至会挑战我的底线。我常常感到自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想尊重她的独立思考,另一方面又担心她会变得越来越没有分寸。这本书的出现,恰恰给了我一种“救星”的感觉。我特别想知道,如何才能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有效地建立起清晰的界限?是需要一套固定的规则,还是需要更灵活的沟通方式?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当孩子坚持要熬夜玩游戏时,家长应该如何沟通才能让她理解并接受“规定睡觉时间”的必要性?当孩子不愿意做家务时,除了强迫,是否有更温和的引导方式?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一致性”的部分,我常常因为情绪波动或者时间精力不足,而对孩子的某些行为反应不一,这肯定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如果这本书能教我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做到更加一致,让孩子能够清晰地预判我的反应,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遵守规则,那将非常有价值。我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掌握一套科学的界限设定方法,让我的孩子在安全、有爱的环境中,学会自我管理,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评分我常常在想,一个孩子真正的“强大”,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这本书的书名“不娇不惯:养出懂规矩的孩子”,让我看到了培养孩子精神力量的途径。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阐述“不娇不惯”与孩子“韧性”之间的关联的。是不是说,一个不被过度宠溺的孩子,更能学会面对困难,并且从中站起来?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自我效能感”培养的章节。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并且能够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方法,让我能够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毅力。另外,我还在思考,如何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过程中,又让他们懂得感恩和回馈。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平衡的方式,让我能够鼓励孩子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但同时也要让他们认识到,他们并非孤军奋战,而是需要与他人合作,并且要对社会有所贡献。我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成为一个更有智慧的家长,能够培养出一个不仅坚韧不拔,而且懂得感恩,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孩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