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为90后辩护——家长的教育生存法(知性妈妈丛书)
定价:13.00元
作者:张姬雯
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01
ISBN:978756510299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8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由于自己信奉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没有对豆豆进行人生设计,教育以引导为主,所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90后的性格和特点非常明显,走了不少弯路,跌宕起伏。作为老妈,总是在琢磨和把握力挽狂澜的时机,狂累,但是值得,我想这大概就是孩子在成长中经历风雨吧,按照设计路线走的孩子,将来肯定很好,没有路线设计的孩子,引导好了,也会在适当的时候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为社会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为90后辩护》由张姬雯编著。《为90后辩护》是“知性妈妈丛书”之一。
目录
序用 爱拉飞隐形的翅膀
引言 后老妈遇到的教育难题
章 后孩子的特征描述
够格的后一代
够牛的“后”老三届
后孩子行为汇粹
与后、后PK的后孩子
后孩子的宝贝汉字“囧”
后孩子的火星语
把后孩子当作希望的一代
后孩子待父母之道
第二章 后孩子的文说
江苏省高考零分作文及其评说
上海市高考零分作文及其评说
北京市高考零分作文及其评说
福建省高考零分作文及其评说
第三章 后孩子的图说
生活说
教育说
文化说
第四章 情感交流家教法
我有个梦想
两个人的生日
共同追星法
倚老卖老法
便条提醒法
天高放飞法
哀兵必胜法
同流合污法
贝司的梦想
隐形的翅膀
第五章 生活习惯家教法
空城计法
抛砖引玉法
调虎离山法
以逸待劳法
隔岸观火法
假痴不癫法
顺水推舟法
生验法
就业岗位法
第六章 促进成绩家教法
客观辩证法
家长志愿法
教子自强法
鸡头凤尾法
旷日持久法
推崇老师法
第七章 同心协力家教法
父亲法
祖辈参谋法
亲朋示范法b
第八章 学会网上陪护后孩子
点滴暴料法
晒晒糗事法
分享感动法
谈谈心情法
快乐回忆法
后记 不迷失就不会偏离——一个家长的自我批评
作者介绍
张姬雯,女,1967年10月出生。1998年南京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美国马里兰大学人文学院研究生进修班结业。现就职于江苏省档案局,研究馆员。
2000年被授予南京市十佳家长称号。2002年获江苏省省级机关青年公仆称号。所著《自然长大》一书,为2009年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向全省青少年推荐的图书。主编《档案信息化实用工作手册》。主持的数字档案馆和档案网站等研究课题分别获得国家档案科技成果三等奖,翻译、发表档案管理、电子文件归档、家庭教育等多篇论文。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完全做到了“呼吸感”与信息密度的完美平衡。作者(或者说是编辑团队)对留白的处理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每一段文字之间、章节标题和正文之间,都有着恰到好处的间距,使得阅读的节奏感非常流畅,完全不会有被密密麻麻的文字压迫的感觉。字体选择上,他们似乎做过非常细致的调研,选择了一种清晰易读、又不失典雅的宋体变种,字号大小也考虑到了不同年龄段读者的视力需求,非常人性化。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那些需要强调的重点概念,并不是采用生硬的加粗或者下划线,而是通过精巧的斜体或者略微调整的字重来暗示其重要性,保持了整体视觉的和谐统一。我特别留意了目录部分,它的层级划分清晰明了,主标题和副标题的逻辑关系一眼就能看出,这对于需要快速检索信息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总而言之,这份排版设计,是对读者眼睛的温柔呵护,它让阅读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一项需要集中所有意志力去完成的任务。
评分从内容组织和逻辑递进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结构设计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思考功底。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观点,而是构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论证框架。开篇往往会用一个极具共鸣性的生活场景引入,迅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然后逐步深入到核心议题的剖析。接着,作者会非常巧妙地引入一些历史的、社会学的背景知识作为支撑,使得观点不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章节之间的过渡处理得非常自然,几乎没有生硬的跳跃感,像是一条精心铺设的河流,从源头涓涓细流,逐渐汇集成磅礴的大江。我注意到作者非常擅长使用对比和类比的手法来阐述复杂的概念,这种多维度的解释方式,极大地提升了信息的留存率。整本书读下来,感觉就像完成了一次有组织的思维训练,知识点和感悟是层层叠加、相互印证的,而不是零散的碎片,读完后留下的不是一堆知识点,而是一种更成熟的认知模型。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尤其是封面的材质选择和色彩搭配,展现了一种近乎偏执的艺术追求。它避开了市面上常见的亮色和浮夸的图像,选择了那种低饱和度的灰蓝色调,配合着略微粗糙但触感极佳的磨砂纸面,营造出一种沉静、内省的氛围。当我第一次将它从书架上抽出来时,那种特有的、略带颗粒感的摩擦声,本身就是一种阅读仪式感的开端。内页的印刷质量也无可挑剔,墨色均匀深邃,即便是极细小的文字细节也清晰可见,完全没有渗墨或模糊的现象,体现了高标准的制作水准。这种对实体书媒介本身的重视,本身就给内容赋予了一种重量感和持久性。它让你觉得,这本书值得被珍藏,而不是读完一次就被遗忘在角落里。这种实体上的精良,潜移默化地提高了阅读的期待值,也让人更愿意放慢速度,去细细品味每一个字句,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被细细把玩的物品。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在我读过的同类书籍中,算是独树一帜的清新脱俗。它没有那种故作高深的学术腔调,也没有过度煽情或廉价的口号式表达,而是呈现出一种成熟女性特有的那种洞察力与幽默感的完美结合。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总能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精准地捕捉到生活中的那些微妙的情绪波动和转折点,让人读到某一句时,会忍不住“嗯,我懂”地会心一笑,或者轻轻叹一口气,因为它描述的正是你曾经的经历。文字的流动性非常好,句子长短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仿佛作者就在你身边,用一种非常真诚且富有逻辑的方式与你进行一场深度对话,而不是单向的说教。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原本可能有些沉重的话题,被包裹在一种温暖而理性的外壳下,易于消化吸收。我尤其欣赏它那种克制而优雅的幽默感,它从不取笑对象,而是通过精准的场景描绘,让读者自己体会到其中的荒诞或可爱之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讨人喜欢了,封面那种柔和的米白色调,配上那种带着点文艺腔的手写字体,让人一拿在手里就感觉心情都跟着沉静下来了。我特别喜欢它在细节上处理得那种恰到好处的精致感,比如书脊侧面印着的那一串小小的、仿佛只有内行人才懂的标志,透露出一种低调的品质感。内页纸张的质地也相当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漂白纸,而是略带暖黄的环保纸张,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干涩疲劳。装订工艺也十分扎实,翻开来看,书页平整服帖,根本不用担心读几次就会散架。这种用心做书的态度,在如今这个追求快速迭代的时代里,真的算是难能可贵了。光是看着它静静地躺在书架上,都觉得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让人忍不住想去触碰和翻阅,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体现了出版方对阅读体验的尊重。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油墨的清香混合着纸张本身的干燥气味,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让人安心的气息,让人立刻就能沉浸到文字的世界里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