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日陶瓷茶器文化比较:彩色插图版 |
| 作者 | 王子怡 |
| 定价 | 76.00元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ISBN | 9787010174174 |
| 出版日期 | 2018-05-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本书以中日陶瓷茶器文化的发展为线索,以史料为依托,结合精美的图片,对两国陶瓷茶器存在的渊源关系、形态特色、艺术风格进行了较为翔实和深入的分析,并力求揭示其与人们的生活行为、饮茶方式、审美趣味、时代精神的关系。与一般宏观性著述惯常采用的大而全、面面俱到的推断不同,本书更加着力于对历史文化情境和具体细节的挖掘和考证,希望以侧重个案的方式,阐明一些常常被人忽视的问题。从中国寺院茶的“茶寮”,到日本茶道的“茶室”;从百丈禅师的《百丈清规》,到千利休茶道的“和、敬、清、寂”;从浙江德清窑的黑釉钵和福建建阳窑的茶盏,到日本的“利休陶”、“织部陶”……诸如此类的比较研究,使得兴盛于中国唐宋时期的禅茶文化,以及相应发展起来的茶用陶瓷艺术,如何传入邻邦日本,并得到保存,以至演化成日本文化象征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引?言/001 章 茶饮·茶器/009 节?茶之饮/010 第二节?茶之器/018 第三节?“茶器”解/022 第二章 专用陶瓷茶器的产生及其文化内涵/027 节?煮茶法与唐代的陶瓷茶器文化/028 第二节?中国“禅茶一味”的寺院茶及其影响/052 第三节?唐风东渐——日本平安时代的陶瓷茶器文化/065 第三章 陶瓷茶器文化的兴盛/077 节?点茶法与宋元陶瓷茶器文化的兴盛与演变/078 第二节?移植与摹制——日本镰仓、室町时代前期的饮茶与陶瓷茶器的生产/128 第三节?室町时代后期茶道文化的确立与民族化陶瓷茶器的创造/165 第四章 陶瓷茶器文化的成熟?/177 节?撮泡法与中国明清时期的陶瓷茶器文化/178 第二节?明清时期的紫砂茶壶/204 第三节?日本桃山时代陶瓷茶器文化的成熟/220 第四节?江户时代陶瓷茶器文化的演变/238 第五章 陶瓷茶器文化的现状与启示/259 节?日本近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和民艺运动/260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陶瓷业的发展状况/265 第三节?宜人宜民,与时俱进——陶瓷茶器文化的启示/271 第六章 发展陶瓷茶器文化的意义/277 节?茶——健康之饮与文化之饮/278 第二节?茶器——生活化的艺术/284 第三节?当活化艺术的发展与艺术化生活的创造/287 第四节?发展手工艺文化,共创“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300 结?语/305 参考文献/307 后?记/315 再版后记/317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封面就足够吸引人,那精美的彩色插图,仿佛已经将我带入了悠远的东方茶道世界。我一直对日本的侘寂美学和中国陶瓷的温润质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隔着一层纱,难以深入体会。这本书的名字——“正版 中日陶瓷茶器文化比较:彩色插图版”——让我眼前一亮。它承诺的“比较”二字,正是我想看到的,能够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美学放在一起审视,定能从中发现许多有趣的异同。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茶器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功能性”与“艺术性”的探讨,究竟是中国人对茶器的实用性更为看重,还是日本人将其视为冥想和自我修行的一种载体?书中会如何通过精美的图片和细致的文字来展现这些差异?我会不会在翻阅过程中,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在茶馆里品茗的场景,或是想象着在日式茶室中,那份宁静与和谐?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能引发我情感上的共鸣,让我对这两种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和 appreciation。
评分我是一名在设计行业工作的青年,最近对东方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器物设计层面。中国和日本的陶瓷艺术,在我看来,是东方美学最集中的体现之一。然而,我对它们之间的具体区别,以及它们各自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演变至今的,了解得并不深入。《正版 中日陶瓷茶器文化比较:彩色插图版》这个书名,让我觉得它很有可能提供我所需要的深度和广度。我猜想书中会从材料、工艺、造型、釉色、纹饰等多个角度,对比中日两国茶器的独特之处。我特别好奇,中国陶瓷茶器所蕴含的“兼容并蓄”的精神,如何在茶器上得以体现?而日本陶瓷茶器那种“一丝不苟”、“追求极致”的态度,又会让茶器呈现出怎样的风貌?书中精美的彩色插图,我预想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将直接帮助我理解那些抽象的文化概念,让我在视觉上就能感受到不同风格的魅力。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新的设计灵感,也能让我更全面地认识东方陶瓷艺术的博大精深。
评分我一直是个沉迷于历史文化研究的爱好者,尤其对亚洲的文化交流史情有独钟。茶,作为亚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发展和传播,往往能折射出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动与影响。这本书的名字,直击我最感兴趣的核心——“中日陶瓷茶器文化比较”。我猜想,书中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器物本身的描述,而是会深入挖掘陶瓷茶器背后所承载的社会、宗教、哲学甚至政治的意义。例如,中国陶瓷茶器在历史上是如何影响日本的陶瓷工艺发展的?日本又是如何在吸收中国陶瓷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和陶”风格?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来印证这些文化交流的过程?我特别期待看到书中对“唐物”与“和物”的对比分析,这往往是中国瓷器对日本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明证。如此一本兼具学术深度与视觉呈现的书籍,无疑将为我了解中日文化交流史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评分作为一名对生活品质有着不懈追求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希望能在家中营造一份宁静而富有品味的氛围。茶,自然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我家中已经收藏了一些不同风格的陶瓷茶具,但总觉得对它们的文化内涵了解不够透彻。这本书,《正版 中日陶瓷茶器文化比较:彩色插图版》,听起来就是为我这样的读者量身定做的。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为什么有些茶器看起来粗犷却自有韵味,而有些则细腻典雅,各具风格。我会不会在读完这本书后,对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茶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书中关于茶器在不同品茶场景下的搭配建议,是否也能给我一些启发?我期待的不仅仅是关于历史和文化的知识,更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如何通过一件件精美的陶瓷茶器,来提升我的生活仪式感,让每一次品茗都成为一次身心的享受。
评分我是一名对传统手工艺有着深厚感情的收藏家,尤其钟爱陶瓷制品。近年来,我开始关注亚洲,特别是中日两国在陶瓷茶器领域的独特发展脉络。我深知,茶器不仅仅是饮茶的工具,更是承载着文化、历史和匠人精神的艺术品。《正版 中日陶瓷茶器文化比较:彩色插图版》这个书名,让我看到了深度和广度的结合,这是我一直以来在寻找的。我猜想,书中会对两国茶器在材质选择、烧制技法、造型设计、纹饰意境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梳理和对比。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探讨两国茶器如何反映了不同的哲学思想,例如中国茶器的大气与包容,以及日本茶器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详实可靠的鉴赏信息,甚至是一些关于辨别真伪、了解价值的提示,这对我作为收藏者的意义非凡。这本书的彩色插图,我相信一定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能最大程度地展现陶瓷茶器的美感,让我一饱眼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