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西文化散论
定价:45.00元
作者:范存忠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447568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出版项目“范存忠文集”,为一代比较文学宗师范存忠先生学术著作结集,整理出版。文集共五册,悉心收录范先生六十多年学术生涯中散落各处的著作、论文和学术报告,系统呈现跨文化研究先驱的学术成就,以及开创比较文学影响学派的重要思想及其历史观、文学观、文化观。作为宝贵的学术熏陶与研究资料,“范存忠文集”为当代文学研究者的研究方法提供范本。
内容提要
《中西文化散论》是中英文论文集,收录范存忠先生在英国语言文学领域的主要成果。作为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先驱,范存忠先生通过这十二篇论文,不仅探讨了文学相互间的影响和关系,而且全面深入地研究分析了产生这些影响和关系的源流。范存忠先生的大部分论文包含丰富的引文,为论点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论据,亦可从中见其严谨学风。
目录
耶斯丕孙论妇女与语言
Dr. Johnson and China
托史艾略特的诗剧
和友人谈翻译
漫谈翻译
翻译疑义举例
Chinese Poetry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Some Observations on Dictionaries, British and American
Chinese Humanism and the English Enlightenment
The Beginnings of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in England
比较文学和民族自豪感
珀西的《好逑传》及其他
作者介绍
范存忠(1903—1987),字雪桥、雪樵,上海市崇明县人。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语系;1931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1944—1945年在牛津大学讲学;1931—1949年间,历任原中央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1956年后,曾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图书馆馆长、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主要著作有《英美史纲》《英国文学史纲》《英国文学论集》《中国文化在英国》《中西文化散论》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中西文化散论》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泛着淡淡的米黄色,摸上去还有点粗糙的质感,像是古老羊皮纸的感觉,跟书名里“散论”两个字透出的那种随性又深邃的气息倒是很契合。我第一眼看到它,就有一种想要立刻翻开细品的冲动。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引人遐想的空间,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本身就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而“散论”二字又暗示着作者并非板着面孔进行宏大叙事,而是以一种更亲切、更贴近生活化的视角来探讨。范存忠这个名字,虽然我之前可能没有特别留意过,但译林出版社的名字倒是久仰大名,他们出版的书籍,质量通常都很有保证,所以我对这本书的印刷质量、纸张触感以及整体的装帧风格,都抱有很高的期待。拿到手里掂量一下,分量适中,拿在手上阅读不会觉得沉重,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喜欢窝在沙发里或者趴在书桌上看书的人来说,是个加分项。封面上的字体设计也很有讲究,大小、粗细、颜色都恰到好处,既能清晰地展现书名和作者信息,又不失艺术感。总而言之,从这本书的外在,我预感它会是一次关于文化思考的心灵之旅,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籍。
评分这本《中西文化散论》,我一直很好奇它到底会从哪些角度切入,来解读那浩瀚且复杂的“中西文化”这一主题。我脑海里浮现出的是关于哲学思想的异同,比如儒家与希腊哲学的对话,或者关于文学艺术的审美差异,诗歌的意境与戏剧的张力,再或者是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碰撞,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辩证。我猜想,作者可能不会局限于某个单一的维度,而是会像穿针引线一样,将不同领域的观察和思考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宏大的文化图景。我非常期待看到作者如何以一种“散论”的方式,不拘泥于条条框框,自由地挥洒思想的火花,或许会是一些随性的随笔,一些深刻的见解,一些有趣的文化现象的分析。我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能够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中西方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演变、如何相互影响,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出新的形态。这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渴求,更是对理解世界、理解人类自身发展脉络的一种渴望。
评分我个人一直对跨文化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共通之处,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中西文化散论》,光听名字就让我觉得它很有分量,它承诺的是一次深入的文化探索,而非浅尝辄止的表面观察。我设想,范存忠先生作为译者,必然是对西方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他选择翻译并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散论”的这本书,很可能是在借鉴西方视角审视东方文明,或者是在比较东西方文明的独特之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新颖的观点,打破一些固有的思维定势,让我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那些习以为常的中西方文化现象。或许,作者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某个历史事件的解读,某位艺术家的创作理念,甚至是某个日常生活的习惯,来展现中西文化的深层逻辑。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启发,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包容、更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不同文化的存在。
评分我拿到这本《中西文化散论》的时候,一种沉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感觉扑面而来。我喜欢这种带有思考性的封面设计,它传递出的信息非常明确: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阅读的书,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我猜想,作者在书中可能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会对历史、哲学、艺术、社会等各个层面的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读。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运用扎实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去揭示中西文化在根源上的差异,以及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奇妙交织。我尤其好奇“散论”这种形式,它意味着一种自由的表达,没有僵化的结构,或许可以看作是作者在思维的广阔天地里的一次漫步,但这种漫步又充满了目的地和方向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挑战我固有的认知,让我看到一些我从未注意过的文化细节,能够在我心中播下新的种子,让我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更加立体和丰满。
评分这本《中西文化散论》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哲理,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智慧与现代思潮交汇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范存忠先生的笔下,或者说通过他的翻译和阐释,中西方文化会展现出怎样的魅力。我期望它能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能够捕捉到不同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独特印记,并尝试去解读它们之所以形成的原因。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或许是关于“东方含蓄”与“西方直白”的对比,关于“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思辨,亦或是关于“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与“人文主义”的价值追求之间的碰撞。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细腻而又不失力量的方式,去呈现这些文化差异的背后,所蕴含的深层逻辑和发展轨迹。这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获取,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深刻体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