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知堂两梦抄

正版 知堂两梦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作人著,黄德海编 著
图书标签:
  • 清代文献
  • 笔记小说
  • 知堂两梦
  • 文学典籍
  • 古典文学
  • 梦幻小说
  • 志怪小说
  • 风俗小说
  • 传统文化
  • 文学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易宝易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98015
商品编码:29746552527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5-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知堂两梦抄
作者 周作人著,黄德海编
定价 58.00元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ISBN 9787506398015
出版日期 2018-05-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知堂两梦抄》是周作人的文章选集,展现出编者发现的他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

进入生命后期的周作人,针对他前期批评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重新思考这一庞大的文化系统,建立了他自己独特的中国文化认知。这一认知的核心是他所称的“两个梦想”:伦理之自然化,道义之事功化——反对伦理上的高调和道义上的虚玄。由这一认知出发,周作人在传统中找到了他所称的“中国思想界之三盏灯火”——汉代王充,明代李贽,清代俞正燮,他们的共同特征是“疾虚妄、爱真实”,并由此上溯到墨子、颜回、大禹,梳理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系统。在周作人看来,这是一个对中国思想有益,却两三千年隐而不彰的传统。在此基础上,周作人认为古希腊路基阿诺斯对认识这一传统有益,因此将翻译路基阿诺斯作品作为其*后的心愿:“余一生文字无足称道,唯暮年所译希腊对话是五十年来的心愿,识者当自知之。”

由此,周作人思想形成了一个纵贯古今、横跨中西的完整体系。这本《知堂两梦抄》,清晰地呈现了这个思想体系。

   作者简介

周作人

浙江 href='#' target='sbaike.baidu./item/周作人/_blank'>绍兴人。中国现代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黄德海

1977年生,山东平度人,现居上海。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曾获“《南方文坛》2015年度论文奖”,“2015年度青年批评家”奖。著有文学评论集《若将飞而未翔》、随笔集《个人底本》,翻译有《小胡椒成长记》,编选有《书读完了》《文化三书》《野味读书》等。


   目录

周作人的梦想与决断 黄德海/001

三盏灯火

禹迹寺 003

读檀弓 008

读大学中庸 012

论语小记 013

逸语与论语 018

谈孟子的骂人 023

颜氏家训 028

董仲舒与空头文人 033

钝吟杂录 034

宋人议论 038

东莱左氏博议 040

读初潭集 046

谈金圣叹 051

关于傅青主 058

颜氏学记 062

蠕范 066

焦里堂的笔记 071

俞理初的诙谐 077

俞理初论莠书 082

读书疑 087

启蒙思想 092

两个梦想

我的杂学 099

梦想之一 135

道义之事功化 140

道德漫谈 149

释子与儒生 154

汉文学的传统 157

中国文学上的两种思想 163

汉文学的前途 170

中国的国民思想 178

读书的经验 191

谈儒家 194

关于近代散文 196

大乘的启蒙书 200

两个鬼的文章 206

一桩心愿

蔼理斯的话 213

希腊闲话 216

希腊神话一 223

希腊神话二 231

希腊人的好学 237

希腊之余光 242

关于萨波 249

关于路吉阿诺斯 259

《路吉阿诺斯对话集》诸篇引言 265

翻译计划的一项目 285

八十心情 291

敝帚自珍 294

一九六五年四月八日的日记 297

遗嘱 298


   编辑推荐

三盏灯火 两个梦想 一桩愿望

周作人的思想图景

中国文化的认知与补充


   文摘

   序言

《古道与流年:一段关于阅读与思考的旅程》 在这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时代,纸质书籍所承载的深度与温度,愈发显得弥足珍贵。它们是思想的载体,是情感的寄托,更是穿越时空与灵魂对话的桥梁。《古道与流年》并非一本具体的书,而是一段关于阅读、思考与生命的感悟,一种对知识探索与内心安宁的执着追求。它集合了众多经典与现代的思想精粹,旨在引领读者踏上一场精神的远游,在文字的海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灯塔。 这本书的构思,源于对“慢阅读”的回归。在这个碎片化信息泛滥的时代,我们常常被短视频、社交媒体裹挟,注意力被无限分散,深度思考的能力逐渐退化。《古道与流年》试图唤醒沉睡已久的沉思者,鼓励读者放慢脚步,静下心来,与一本好书进行一场深入的灵魂交流。它倡导的不仅仅是阅读技巧的提升,更是阅读习惯的养成,将阅读融入生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享受,一种提升自我的方式。 在内容编排上,《古道与流年》将力求广博而精深。它并非局限于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而是跨越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科学等多个维度,试图构建一个全面而立体的知识体系。 历史的纵深: 我们将从人类文明的源头追溯,探寻那些塑造了今日世界的伟大事件与关键人物。从古老的东方智慧到西方文明的曙光,从文艺复兴的辉煌到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再到近现代的社会变革与科技革命,每一段历史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书中将不会仅仅罗列事实,更会深入挖掘历史事件背后的逻辑、动机与深远影响,引导读者理解历史的复杂性与多面性,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下,预见未来。例如,对于中国古代的王朝更迭,我们不会止步于帝王将相的故事,而是会探讨其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文化思潮的演变,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最终推动或阻碍社会的发展。对于西方历史,我们将审视古希腊的民主与哲学,罗马的法律与帝国,中世纪的宗教与封建,直至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反思,从中理解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演变与文明的兴衰规律。 哲学的启迪: 哲学的智慧是《古道与流年》的核心组成部分。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辨殿堂,感受中国古代孔子、老子、庄子关于仁、道、自然的深刻洞见。我们将探讨存在与虚无、自由与必然、伦理与道德、知识与信仰等永恒的哲学命题。无论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还是康德的“先验范畴”,亦或是尼采的“超人哲学”,都将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激发读者对自身存在、价值观念和人生意义的独立思考。书中还会涉及现代哲学思潮,如存在主义的个体自由与责任,分析哲学的语言与逻辑,以及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叙事的解构,帮助读者在纷繁复杂的思想潮流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文学的温度: 文学是情感的镜子,是心灵的慰藉。《古道与流年》将精选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从荷马史诗的英雄气概到莎士比亚戏剧的荡气回肠,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内心深邃到卡夫卡的荒诞寓言,从中国古典诗词的婉约豪放,到现代小说的现实关怀。我们将深入剖析作品的主题、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理解文学作品如何折射社会现实,触动人类情感,引发共鸣。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对生命体验的提炼与升华,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跨越时空,体验不同的人生,拓展情感的边界,培养同理心。书中还会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特色,例如东亚文学的含蓄与意境,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想象力,以及非洲文学的本土视角,力求展现文学的多元魅力。 艺术的瑰丽: 艺术是人类创造力的结晶,《古道与流年》将带领读者欣赏不同文明、不同时代的艺术瑰宝。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古希腊的雕塑,从文艺复兴的绘画到巴洛克的宏伟,从印象派的光影色彩到现代抽象的自由表达。我们不仅会欣赏艺术作品的视觉美感,还会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渊源、历史背景、艺术家创作意图以及艺术流派的演变。通过对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戏剧等艺术形式的赏析,读者将学会用更敏锐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更丰富的心灵去感受美。书中会介绍不同艺术媒介的特点,例如摄影如何捕捉瞬间,电影如何叙事,舞蹈如何表达情感,以及数字艺术带来的新可能性。 科学的严谨: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古道与流年》将以严谨的态度介绍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脉络。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到基因的奥秘,从宇宙的浩瀚到微观粒子的奇妙。本书将力求在保持科学严谨性的同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科学概念,激发读者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我们将探讨科学的逻辑方法、实验精神以及科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帮助读者认识科学的局限性与不断发展的可能性。书中会涵盖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分支,介绍各领域的里程碑式发现与前沿进展,展现科学的逻辑之美与探索精神。 生活的智慧: 最终,阅读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古道与流年》将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本书将包含关于个人成长、人际关系、情绪管理、时间规划、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实用智慧。它会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成果,并融合哲学与文学中的人生哲理,为读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指导。例如,在情绪管理方面,本书将介绍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冥想等方法,并结合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斗争,帮助读者理解和调适自己的情绪。在人际关系方面,将探讨沟通的技巧、冲突的化解,并引用经典故事中的人情世故,引导读者建立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古道与流年》并非提供标准答案,而是鼓励读者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它致力于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过去与现在,连接书本与生活,连接知识与智慧。本书的每一部分都力求做到: 深度挖掘: 不停留在表面,深入探讨事物的本质、规律与影响。 跨界融合: 打破学科界限,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展现知识的系统性。 启发思考: 提出问题,引导读者反思,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判断能力。 语言通俗: 尽管内容深刻,但表达方式力求清晰易懂,适合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 注重实践: 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供可操作的智慧和方法。 在阅读《古道与流年》的过程中,读者会被邀请参与一场思想的冒险,在文字的星辰大海中航行,发现未知的岛屿,遇见伟大的灵魂,最终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的宁静港湾。这本书,是对生命深度探索的邀约,是对智慧永恒追求的致敬,更是对内心安宁与精神富足的殷切期盼。它相信,阅读的力量,在于它能够点亮蒙昧,启迪智慧,最终引领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它期望,每一位读者都能在这段旅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知”与“悟”,在古老的智慧与流淌的时光中,收获属于自己的独特感悟与成长。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总喜欢在夜晚翻阅《正版 知堂两梦抄》,尤其喜欢其中一些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作者笔下的月光,不再只是冰冷的清辉,而是带着一种温柔的慰藉;他笔下的风,不再只是无形的吹拂,而是仿佛携带了远古的低语。这些描写,总能轻易地将我带入一种宁静而辽阔的意境。我喜欢作者在描绘景物时,不着痕迹地融入他对人生的感悟。他似乎能从一片落叶,一朵闲云中,看到宇宙的奥秘,看到生命的轮回。这种“观物之微”的能力,让我惊叹不已。书中的一些篇章,读起来就像是在与一位智者对坐,听他娓娓道来,讲述他对世界的理解。他的话语不多,但每一句都充满了力量,都如同一颗种子,在我心中发芽。我常常在读到某个意象时,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的经历,仿佛作者早已洞悉了我内心的风景。这本书,就像一位默默陪伴的朋友,在我感到迷茫时,给我指引;在我感到疲惫时,给我力量。

评分

《正版 知堂两梦抄》给我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它颠覆了我以往对某些概念的认知。作者在书中以一种极其大胆而又细腻的方式,剖析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以及意识的边界。他提出的观点,既有令人拍案叫绝的洞见,也有引人深思的矛盾之处。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存在”的讨论所吸引,作者似乎在挑战我们习以为常的现实,让我们质疑自己所看到、所感受到的究竟是什么。这种颠覆性的思考,让我感到既兴奋又不安。兴奋是因为我的思维被拓展了,看到了更广阔的可能性;不安则是因为它迫使我去面对那些我一直试图回避的问题。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充满了哲思,却又不失诗意,这种融合使得那些深奥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但同时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留给读者思考的空间。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很难用简单几句话来概括这本书的内容,因为它触及了太多层面,引发了太多的联想。

评分

这本《正版 知堂两梦抄》吸引我的,首先是书名本身带有的那种悠远而神秘的吸引力。“知堂”二字,仿佛古籍中的片语,又像是某位隐士的笔名,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而“两梦抄”更是增添了几分缥缈的色彩,是在梦境中抄录的文字吗?还是对梦境的探讨?这本书从书名开始,就构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意境,仿佛邀请读者进入一个未知的精神世界。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内心深处,引发深刻思考的书籍情有独钟,而《正版 知堂两梦抄》的这个名字,恰恰满足了我对这类书籍的期待。它不像那些直白的学术著作,也不像纯粹的消遣读物,它介于两者之间,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将“知堂”的智慧与“两梦”的虚幻结合在一起的。是哲学层面的思考?还是文学层面的抒发?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就像一颗待解的谜语,时不时地挑动我的好奇心,让我渴望去翻开它,去感受那份独特的精神气息。

评分

《正版 知堂两梦抄》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所传达的那种“不确定性”的美感。作者似乎并不急于给读者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更乐于呈现一种探索的过程。他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像是抛出的一块石头,在读者的心湖中激起层层涟漪。我尤其欣赏他对“偶然”和“必然”的辩证思考。他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并非完全由预设的轨迹决定,那些看似不经意的瞬间,也可能蕴含着改变一切的力量。这种对未知保持敬畏的态度,让我觉得作者是一个非常真诚的人。他没有试图扮演一个全知全能的角色,而是和我一样,在不断地追问,不断地求索。书中关于“记忆”的片段,更是让我回味无穷。那些碎片化的记忆,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它们不再是冰冷的过去,而是成为构建当下,甚至影响未来的重要元素。这本书,让我明白,人生的意义,或许就在于那些无法完全把握,却又不断塑造我们的瞬间。

评分

读完《正版 知堂两梦抄》,一种久违的宁静感油然而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奇特的魔力,仿佛能穿透日常的喧嚣,直抵心灵最柔软的角落。他笔下的世界,时而如梦似幻,时而又带着现实的温度。我特别喜欢其中对时间流逝的描绘,那种淡淡的忧伤,却又饱含着对生命的理解与接纳。读到那些关于回忆的片段,我仿佛也回到了自己的过去,那些模糊的影像,那些早已淡忘的情感,都被作者巧妙地唤醒。书中关于“梦”的探讨,更是让我耳目一新。它不是简单地记录梦境,而是将梦境视为一种通往潜意识的路径,一种审视内心的方法。作者的思绪如同一条潺潺的小溪,缓缓流淌,却能滋养干涸的心田。我常常在阅读中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意味深长的句子,试图去捕捉其中蕴含的更深层的含义。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乐趣,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以及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