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7色蔬果健康养生法
定价:35.00元
售价:24.5元,便宜10.5元,折扣70
作者: 中村丁次;侯晓敏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538164640
字数:
页码:14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63kg
利用蔬果的颜色来阐释其营养价值及保健功效。从7色蔬果中找到全新的健康之道。82种蔬菜与水果奇妙搭配的7色食谱让您充满活力。
《7色蔬果健康养生法》将有益于健康的蔬菜和水果,按红、橙、黄、绿、紫、黑、白7种颜色进行分类,先介绍不同颜色蔬果对保护人体健康的功效,然后按照颜色的不同详细介绍了每一种蔬菜或水果及其保健作用,同时还介绍了各种蔬菜或水果的佳烹饪及食用方法。从简单的蔬果介绍到正式的蔬果烹饪料理,向您介绍82种蔬菜与水果的7色食谱,奇妙搭配让您充满活力。
中村丁次,神奈川县立保健福利大学教授
德岛大学医学院营养系毕业后,进入东京大学医学院攻读研究生,取得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圣玛利亚医科大学医院营养学院院长、内科讲师,2003年起担任神奈川县立保健福利大学教授,2007年起任该大学保健福利学院院长。此外,还担任日本临床营养学会理事、日本营养士会(公司)会长等职,活跃于国内外饮食营养界。
著作有《饮食预防和治疗医学辞典》(讲谈社)、《营养的基础图解辞典》(成美堂出版)、《营养饮食疗法必携手册》(医齿药出版)等。
前言
Part 1 蔬果中蕴含的健康秘诀
蔬果的颜色中蕴含着强大的力量
7色蔬果的秘密一“植物营养素”
植物营养素一览表
蔬果中的营养
维生素/矿物质/食物纤维
蔬果的摄取非常重要
保健品的选择/蔬果与蔬果汁的区别
本书的使用方法
专栏从中医角度看蔬果的功效
Part 2 7色蔬果中的植物营养素
红色系植物营养素
番茄红素辣椒黄素
番茄
西瓜
西柚(红肉类)
柿子椒(红色)
辣椒
橙色系植物营养素
维生素A原玉米黄质
南瓜
胡萝卜
芒果
柑橘
甜瓜(红肉类)
黄色系植物营养素
类黄酮黄体素
洋葱
柠檬
玉米
金色猕猴桃
菊花
绿色系植物营养素
叶绿素
王菜
明日叶
茼蒿
西兰花
秋葵
紫色系植物营养素
花青素
茄子
红色卷心菜
浆果类
红紫苏
黑豆
……
Part 3 应注意食用其他蔬果
Part 4 打造常食蔬果的健康生活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健康救星!我一直觉得养生这事儿太玄乎,各种复杂的理论和禁忌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切入点简直是太接地气了。它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营养学专著,而是非常生活化地教你如何通过日常饮食中的色彩搭配来调理身体。我记得书中详细介绍了几种特定颜色的蔬果,比如深紫色的茄子和蓝莓,它们富含的花青素对保护视力和抗氧化有多么惊人。更棒的是,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吃紫色”,而是配上了具体的食谱和一周的膳食计划。我试着按照书里推荐的“红黄交替日”来吃了一周,原本早上起床的口干舌燥感明显减轻了,精神头也好了很多。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图文并茂,即便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上手。它教会我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一种观察食物、感受身体需求的全新视角。我尤其喜欢它强调的“平衡”概念,不是让你放弃某种食物,而是教你如何让不同颜色的营养素相互补充,达到最佳的健康效益。这种循序渐进、充满生活智慧的引导方式,让我对“健康生活”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节食和痛苦上,而是变成了一种充满乐趣的探索。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毕竟市面上的养生书多如牛毛,真正能让人坚持下来的很少。但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它把复杂的生理需求,用一套极其直观的“色彩密码”给解读了。比如,它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什么绿色蔬菜在肝脏排毒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那种描述方式,让你一下子就能理解为什么每天都需要那一抹绿。它提供的建议非常具有操作性,比如针对久坐人群推荐的“橙色活力餐”,我发现只要在下午三点加餐时换成书里推荐的组合,下午工作的疲惫感能有效缓解。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很有感染力,作者的语气不像是高高在上的专家,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充满热情的邻家长辈在分享独门秘籍。它不谈那些让人焦虑的“致病因子”,而是专注于“如何通过美好的食物来滋养生命”。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没有过度推销任何昂贵的保健品或稀有食材,所有的搭配都可以在普通的超市里找到。这种“触手可及的健康”理念,才是真正能让人长期坚持下去的关键。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实在是太巧妙了,它没有按照传统的食材分类来写,而是完全围绕“颜色”这个核心概念展开,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富创意的叙事手法。我一直以为“吃彩虹”只是个口号,但读完后才明白,每种颜色背后都对应着人体不同的能量场和功能需求。比如说,它对白色食物(如山药、百合)的论述,不仅仅停留在润肺层面,还延伸到了情绪的稳定与安宁,这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它触及了身心整体健康的概念。文字的密度掌握得恰到好处,既有科学依据支撑,又不至于让人感到枯燥乏味。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每一种颜色时,都会穿插一些历史典故或者不同地域的传统食俗,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文化探索的乐趣。我尝试着在周末进行一次“全色系”的食材采购,那种带着目标去挑选食物的感觉,比以往随便买点菜上桌要有趣得多。这本书让我体会到,烹饪和进食,其实是一场与自然能量的深度对话。
评分我是一个对各种“疗法”持保留态度的人,总觉得很多养生方法都有夸大的成分。然而,这本书用一种非常务实且令人信服的方式,构建起了一套基于色彩和自然节律的健康体系。它没有使用过多的医学术语来压制读者,而是像一位优秀的色彩心理学家在跟你交流。例如,它解释了为什么在压力大的时候,身体会渴望某些特定的颜色,以及如何通过主动摄入这些颜色来平衡内心的波动。书中的案例分享,虽然简短,但都非常贴近生活,让我找到了共鸣。我记得书中提到过一个关于“蓝色食物的稀缺性”与现代人内心平静需求之间的隐性关联,这个思考的角度非常新颖。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时令”的重要性,提醒我们不同季节应该侧重哪些颜色的摄入,而不是全年一个模式。这种与自然规律紧密结合的理念,让整个养生方法显得既科学又充满古老的智慧。它真正做到了将复杂的生命科学,转化为一套简单易行的生活美学。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远超出了我对于一本健康指南的预期。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更好地生活”的哲学小册子,只不过载体是五颜六色的蔬果。我最欣赏它对“饥饿感”和“饱腹感”的重新定义。作者非常细致地分析了不同颜色食物对血糖稳定性的影响,从而教导我们如何避免无效的进食循环。书中对“黄色系”食物的描述,尤其让我这个容易脾胃虚弱的人受益匪浅,它不像其他书那样只停留在“健脾”的笼统说法,而是具体分析了姜黄素等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并给出了最佳的吸收搭配建议。而且,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不仅仅教你“吃什么”,更教你“怎么吃得开心”。比如,它推荐的“视觉盛宴”摆盘技巧,让我每次做饭都多了一份仪式感,吃饭不再是例行公事,而成了欣赏自己劳动成果的时刻。它成功地将“吃得健康”和“活得愉悦”这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才是真正高级的养生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