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定本育儿百科 育儿/家教 书籍 |
| 作者: | (日)松田道雄 |
| 定价: | 49.0 |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0-05-01 |
| ISBN: | 9787508056999 |
| 印次: | 1 |
| 版次: | 1 |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大32开 |
| 内容简介 | |
?
|
| 目录 | |
婴儿诞生之前 1 能当好妈妈吗? 2 常发生的失误 3 什么样的药有危险 4 遗传性疾病 5 蜜月膀胱炎 6 妊娠前 7 何时就诊 8 日常生活 9 乳头内陷 10 妊娠反应 11 小小的变化 12 大的异常 13 妊娠期传染病 14 有病妇女的妊娠 15 超声波检查 16 妊娠期禁忌 17 回乡分娩 18 什么时候住院好? 19 预产期到了还不生怎么办? 20 有工作的孕妇的分娩 21 父亲的作用 22 要孩子还是不要孩子 ◎婴儿期的准备工作 23 婴儿的房间与环境 24 婴儿床 25 婴儿的寝具与枕头 26 婴儿的衣服和尿布 27 奶瓶(附婴儿出生需准备的物品) 出生到生后1周 28 对做了爸爸的人说几句 周的婴儿 29 出生当天的婴儿 30 从出生到生后1周 ◎喂养方法 31天的母亲 32 喂初乳的意义 33 提倡母乳喂养 34 母乳喂养方法 35 乳头破裂 36 是不是母乳不足? 37 母乳不足时的补救措施 38 什么样的奶好? 39 喂鲜牛奶不行吗? 40 奶粉的调配方法 41 喂牛奶的方法 …… 1周到半个月 半个月到1个月 1个月到2个月 2个月到3个月 3个月到4个月 4个月到5个月 5个月到6个月 6个月到7个月 7个月到8个月 8个月到9个月 9个月到10个月 10个月到11个月 11个月到1周岁 1岁到1岁半 1岁半到2岁 2岁到3岁 3岁到4岁 4岁到5岁 5岁到6岁 上学的孩子 小儿疾病 后记 新版发行之际 出版之际 《定本·育儿百科》发行之际 译者后记 |
| 编辑 | |
? ?
? |
| 媒体评论 | |
| 向新手妈妈们一本家用育儿百科,真的很好用。宝宝前两天突发高烧,把我急得不行。同事告诉我说可能是幼儿急疹,给我看了育儿百科的介绍,真的跟我家的一模一样。有宝宝的家庭看来可以常备这么一本书了。 |
| 摘要 | |
| 婴儿诞生之前 1 能当好妈妈吗? 结了婚就应该当妈妈。因工作或经济等原因,有时也要将做妈妈的时间推迟,但好选择在30岁之前生育。30岁之后生育的孩子先天愚型的发生率高。另外,抚养孩子也需要体力,所以生育比较适合于20~30岁女性。 有的人因缺乏养育孩子的自信心而放弃生育。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上没有一个人,在孩子出生前就对养育孩子有信心,就像没下过水的人,不可能对游泳有信心一样。有关育儿的知识,并不需要全面地掌握。育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小儿的月龄有关,有一定的规律性。 1个月以内婴儿的母亲只需知道1个月以内婴儿的相关知识就足够了。到了4个月,把发生于1个月以内新生儿的疾病的知识全忘了也没关系。 有人认为自己尚未成熟,不具备养育婴儿的资格。这种观点也不敢苟同。人不能成熟,等达到了接近成熟时,也就不能养育孩子了。但是,做父母养育孩子,是人生走向成熟的一个机会。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过于自信的父母并不是好的父母,只有与孩子一起探求人生,与孩子一起共同成长的父母才是好的父母。 也可能存在因患病而不想当父母的人。但目前医学发展日新月异,与过去的观点不同,并不只是健康的人才能做母亲。慢性肾炎患者,如尿中只有蛋白,大部分都可以正常生产(见14有病妇女的妊娠)。糖尿病也是过去认为不宜生产的疾病之一,现在认为只要能使血糖保持正常,母子即可安然无恙。患有遗传性疾病或家族中有类似疾病的人,也可能对是否做母亲犹豫不决,但不过于悲观,尽管有病,只要不拖累他人,能正常地生活,比起“元”来,“生”的选择应是优先考虑的。摆脱疾病的困扰,享受做母亲的快乐,可以丰富人生。 …… |
在孩子刚刚步入幼儿园的阶段,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孩子突然变得胆怯,不愿意去幼儿园,在家也总是一个人玩,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定本育儿百科》就像及时雨,为我提供了应对这一挑战的全面指导。书中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探讨,让我深刻理解了孩子在幼儿园这个新环境中的心理变化。它详细分析了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适应问题,比如分离焦虑、社交退缩、甚至是对老师的不信任等等,并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我特别受益于书中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的章节,它不仅强调了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的重要性,还提供了很多具体的训练方法,比如角色扮演游戏、合作游戏等等。我还尝试了书中推荐的“家庭支持系统”的建立,比如鼓励孩子在家里 reenact 幼儿园的场景,或者和孩子一起阅读关于幼儿园主题的绘本,这些方法都极大地帮助了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这本书还给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孩子的“独立性”,它强调了在不同年龄段,我们应该如何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整理玩具,以及更重要的,自己解决一些小问题的能力。
评分这本书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制的育儿“说明书”。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细节的人,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环节,都希望能做到最好,但也正是这种“求全”的心态,让我常常陷入焦虑。比如,关于辅食添加,市面上各种说法层出不穷,从几时开始,到什么顺序,什么种类,无一不让我纠结。而《定本育儿百科》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给出了权威的建议,还解释了每种食材的营养价值、过敏原风险,以及如何观察宝宝的反应。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个体差异”,提醒我们每个宝宝的节奏都不同,不必强求一致。这极大地缓解了我之前的焦虑。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睡眠训练”的部分,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哭就对了”,而是细致地分析了不同睡眠问题的原因,比如入睡困难、夜醒频繁等等,并提供了循序渐进的解决方案,让我能够根据自己宝宝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而且,这本书还特别关注了“亲子沟通”这个被很多人忽视但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用大量的例子说明了如何用积极的语言和孩子交流,如何倾听孩子的想法,如何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尝试用书中教的方法和孩子对话,发现他变得比以前更愿意和我分享他的感受,家庭氛围也更加融洽了。
评分我必须承认,《定本育儿百科》彻底改变了我对“育儿”的看法。我曾经以为,育儿就是要把孩子抚养成一个“听话”、“懂事”、“有出息”的人。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育儿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健全人格”、“快乐幸福”的个体。它用大量生动的案例,展现了不同风格的父母如何影响孩子的一生。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的章节所打动。它不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教导我们如何引导孩子提问,如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如何帮助他们辨别信息的真伪。我开始尝试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些社会现象,引导他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鼓励他去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也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书中的“家庭教育的误区”部分,也给我敲响了警钟。它揭示了许多父母在无意中犯下的错误,比如过度保护、期望过高、言行不一等等,并提供了相应的改正建议。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某些行为,并开始有意识地去纠正。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育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持续的学习、反思和调整,而《定本育儿百科》就是我在这条道路上最得力的助手。
评分这本书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本育儿指南,不如说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旅程。我曾经是一个非常“虎妈”式的家长,总希望孩子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学习成绩要好,兴趣班要多。但孩子的抗拒和压力,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定本育儿百科》以一种温和但坚定的方式,引导我重新审视“成功”的定义,以及孩子成长的真正意义。书中对“情商教育”的强调,让我意识到,相比于高智商,一个高情商的孩子更能适应社会,获得幸福。它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情商培养方法,比如如何帮助孩子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培养同理心,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开始尝试和孩子一起玩“情绪识别”的游戏,让他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引导他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这个过程不仅让我更了解我的孩子,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自己的情绪。书中的“家庭规则的制定”部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立规矩”,而是教会你如何和孩子一起商讨规则,让孩子理解规则的意义,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我尝试让孩子参与到家庭规则的制定中,他变得非常认真,也更愿意遵守我们共同制定的规则。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而不是简单地“予人以鱼”。它不是告诉你“怎么做”,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并让你有能力去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和调整。《定本育儿百科》的体系非常完整,从孩子出生前的准备,到出生后的喂养、睡眠、运动,再到孩子进入社会后的学习、社交、品德养成,几乎涵盖了孩子成长的所有关键阶段。我最看重的是它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详细介绍。它不仅仅告诉你孩子到了某个年龄应该学会什么,而是深入剖析了孩子认知发展的规律,以及不同类型的智力游戏如何能够有效地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例如,在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方面,它就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绘本故事,并且详细分析了这些故事如何帮助孩子理解词汇、句型,以及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我还发现,这本书非常关注“父母的心理健康”。它认识到,父母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管理压力、缓解焦虑、以及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我尝试书中一些冥想和放松技巧,效果非常好,让我能够更平静地处理育儿中的种种挑战。
评分我一直认为,育儿是一门“实践的艺术”,而《定本育儿百科》就像是这门艺术的“精美画册”,充满了各种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色彩。它不像其他一些育儿书籍那样,上来就给你灌输一大堆理论,而是从最贴近生活的小事入手,比如如何安抚婴儿的哭闹,如何应对孩子的分离焦虑,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是困扰父母最多的地方。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如厕训练”的章节,它详细分析了孩子进行如厕训练的心理准备,以及如何根据孩子的不同反应来调整方法,避免给孩子造成过度的压力。我还找到了关于“如何应对孩子的发脾气”的实用建议,书中的“冷静区”概念和“情绪暂停”技巧,都极大地帮助了我。我不再一味地呵斥和压制孩子的情绪,而是学会了如何引导他们冷静下来,并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舒服,图文并茂,很多地方配有插图,让原本枯燥的育儿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它还提供了一些“小贴士”,比如“父母的自我关怀”等,提醒我们在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评分一本真正解决燃眉之急的育儿宝典!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合格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但说实话,育儿之路上的困惑和挑战总是层出不穷。最近,我家宝宝到了一个我完全陌生的阶段,各种行为让我措手不及,晚上不睡白天闹,吃饭挑食得厉害,问他话总是“我不知道”,甚至开始跟小伙伴抢玩具,弄得我焦头烂额。在朋友的强烈推荐下,我入手了这本《定本育儿百科》。刚拿到手,就被它厚实的体积和清晰的排版所震撼,感觉就像一个知识的宝库。翻开目录,简直囊括了从新生儿到学龄前儿童的方方面面,从喂养、睡眠、到行为习惯、情绪管理,再到孩子认知发展、社交能力培养,甚至还涉及了家长自身的情绪调节和夫妻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每一章节都写得非常详实,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理论,而是充满了实操性的建议和案例分析。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每个问题时,都会先分析孩子产生这种行为的深层原因,让我们父母能够理解孩子,而不是简单地制止。比如,对于挑食的问题,它不仅提供了各种创意食谱,更重要的是,它解释了孩子挑食背后可能存在的感官敏感、对未尝试食物的恐惧、或者只是在寻求自主权等等。这让我豁然开朗,不再仅仅纠结于“吃与不吃”,而是开始尝试调整用餐氛围,让孩子参与到食物的准备中,或者用游戏化的方式引导他尝试新口味。这本书的语言也非常平实易懂,没有太多专业的术语,即便是第一次当父母的我也能轻松理解。而且,它不是一股脑地灌输知识,而是循序渐进,有重点,有层次。我感觉自己就像是找到了一个超级智慧的育儿导师,随时可以翻阅,获得指导。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新手妈妈”,我曾经尝试过无数本育儿书籍,也刷过无数个育儿博主的视频,但总感觉“治标不治本”。要不就是理论太高深,难以落地;要不就是观点太片面,容易产生误导。直到我遇到《定本育儿百科》,才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做“豁然开朗”。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育儿技巧,而是站在儿童发展的角度,深入剖析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比如说,我一直为孩子三岁左右的“可怕三岁”而烦恼,孩子变得异常固执,喜欢说“不”,出门动不动就发脾气,让我感到精疲力尽。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对这个阶段的详细解读,原来这是孩子自我意识萌发,渴望独立和掌控感的表现。它提供的建议也不是简单粗暴的“管教”,而是引导我们如何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感受,如何通过提供选择、设立界限来帮助孩子学习自我管理。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没有把孩子塑造成一个完美机器,而是强调了父母的耐心、同理心和一致性。它会告诉我们,即使是再“完美”的孩子,也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父母的态度和应对方式才是关键。书中还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情绪应对工具箱”,里面有各种安抚孩子情绪的方法,从深呼吸到讲故事,再到转移注意力,我都一一尝试,效果出奇地好。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崩溃,我也学会了如何在自己情绪失控前暂停一下,更好地处理孩子的哭闹。
评分我一直是个追求“效率”的人,在育儿上也希望能够找到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但《定本育儿百科》却让我明白,育儿从来不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斗,而是一场需要耐心、智慧和爱的“马拉松”。它用一种非常温和而充满智慧的方式,引导我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去欣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书中关于“亲子关系”的建立,让我看到了“连接”的力量。它不是简单地告诉我们要“多陪陪孩子”,而是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高质量的陪伴,比如积极倾听、眼神交流、身体接触等,来建立牢固的亲子依恋关系。我尝试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放下手机,全心全意地和孩子互动,发现这种“高质量的连接”,不仅让孩子感到安全和被爱,也让我自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我还特别欣赏书中关于“鼓励式教育”的理念。它不是简单地表扬孩子“做得好”,而是鼓励我们去发现孩子努力的过程,去肯定他们的尝试,去帮助他们从失败中学习。我开始用“你很努力地去尝试了,真棒!”代替“你真聪明!”,发现孩子变得更加自信,也更愿意接受挑战。
评分当我第一次翻开《定本育儿百科》,就被它严谨的学术风格和清晰的逻辑结构所吸引。这不是一本堆砌“经验之谈”的书,而是基于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严谨研究成果。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科学文献和研究数据,为每一个育儿观点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这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更加信服。我尤其喜欢它对“游戏化学习”的深度探讨,它不仅仅停留在“玩中学”的层面,而是详细阐述了不同年龄段孩子可以通过游戏来发展哪些认知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如何设计和引导这些游戏。例如,在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方面,它就推荐了一些非常有趣的桌游和益智游戏,并且解释了这些游戏如何锻炼孩子的规则意识、策略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这本书还非常人性化地考虑到了不同家庭情况,它提供的建议是多元化的,鼓励父母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来灵活运用。它不像有些书那样,把某种育儿方式奉为圭臬,而是强调“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关于如何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详细指南,从绘本的选择,到亲子共读的技巧,再到如何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都写得非常具体。我尝试书中推荐的一些阅读方法,发现孩子对阅读的热情果然被激发了,每天晚上睡前都缠着我要读好几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