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情侣大测试(你们两个究竟有多合适?)
定价:20.00元
作者:(澳)兰波,(澳)莫里斯,张悦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8-01
ISBN:978780724738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00kg
编辑推荐
这本内容丰富、有趣的书就是为那些20多岁和30多岁的情侣而写的!会让你对自己的情侣关系洞若观火,并帮助你回答:你的情侣适合你吗?书中的20套测试题涵盖了情侣关系的重要问题,以及经常让情侣之间产生矛盾的问题——包括承诺、性态度、性和谐、金钱、忠诚、嫉妒、一起生活中的问题以及共同的目标…… 现在就开始做这些测试吧!
内容提要
你们也许共住一个屋檐下,共睡一张床,甚至拥有一些共同的奇怪追求,但你可能会时不时地问自己:“我准备好对这个人作出承诺了吗?”或者,如果你已经作出了承诺,你会问自己:“我对这个人究竟有多少了解呢?”
这本内容丰富,有趣的书就是为那些20多岁和30多岁的情侣而写的!会让你对自己的情侣关系洞若观火,并帮助你回答:你的情侣适合吗?书中的20套测试题涵盖了情侣关系的重要问题,以及经常让情侣之间生产矛盾的问题——包括承诺、性态度、性和谐、金钱、忠诚、嫉妒、一起生活中的问题以及共同的目标……
现在就开始做这些测试吧!
目录
引言
测试指南
1 化学反应
2 你有多了解你的恋人?
3 缺点和
4 你们在一起是不是相得益彰
5 性和谐
6 性态度
7 承诺
8 沟通
9 诚实
10 共情
11 猜忌
12 生活目标
13 期望
14 朋友和家人
15 金钱观
16 这是谁的问题
17 你如何争吵?
18 家务智商
19 抚育子女
20 你有外遇吗
21 关键时刻
作者介绍
乔·兰波(Jo Lamble),苏·莫里斯(Sue Morris),临床心理学家、两顾问。多年来,她们一直致力于将有关人际关系的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生活领域,在这方面已经出版了多部著作,包括:《并肩努力: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思考你们的关系》、《母性:让它为你
文摘
序言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拿到手里的时候,说实话,我有些失望。封面设计得略显老套,那种典型的心理测试书籍的风格,让人一眼就能猜到里面大概是什么套路。我原本期待能看到一些更具现代感或者更深刻的心理学洞察,毕竟现在市面上的情侣关系书籍琳琅满目,总想找点不一样的。翻开目录,主题倒也算齐全,从“金钱观匹配度”到“性生活和谐指数”,再到“未来规划一致性”,涵盖了情侣相处中所有敏感又重要的领域。我试做了第一个关于“日常沟通模式”的小测试,题目设置得很有趣,像是在和老朋友聊天一样,并不觉得是在“考试”。但是,测试结果的解读部分,就显得有些泛泛而谈了,缺乏那种能让人拍案叫绝的“一针见血”。它更像是一个温和的引导,告诉你“你们的沟通是开放的,但要注意倾听的质量”。这种感觉就像是,你问了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得到的却是一个很安全的、模棱两可的答案。整体感觉是,适合那些关系刚起步,需要一个轻松框架来审视彼此的新手情侣,但对于已经磨合了多年的老伴侣来说,可能缺乏足够的深度去挖掘那些隐藏在表象下的真正问题。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主要是被“澳”这个前缀吸引的。我一直觉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作者,尤其是在两性关系这种全球性议题上,能提供一个更宏观、更少地域局限性的视角。然而,在实际阅读过程中,我却很难找到那种强烈的“澳洲特色”或独特的文化视角。书中的案例和问题设计,用任何一个西方国家的情侣来套用似乎都成立,这既是它的优点——普适性强,也是它的缺点——缺乏个性化的锐度。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如何处理家庭干预”的章节,因为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持续的痛点。我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设定界限、平衡原生家庭期望与伴侣需求的高阶策略,但书中的建议依旧停留在“坦诚沟通,设定底线”的初级层面。这让我不禁怀疑,这些测试是否真的经过了深入的田野调查或者心理学实验的支持,还是更多基于一种经验性的、相对保守的相处之道。对于我这种追求更精细化解决方案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是一个基础的地图,但地图上缺少了关键的坐标点。
评分我请我的伴侣一起做了这本书的测试,我们俩的反应截然不同。我(更偏向分析型)觉得,很多问题的设计带有很强的主观引导性,比如“你认为浪漫的最高境界是……”这种描述性的问题,答案的权重分配看起来有些随意,更像是一种趣味测试而非严谨的评估工具。而我的伴侣(更感性)则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她觉得这就像是一次“情侣约会活动”,让我们有机会暂停日常的琐碎,专注于彼此的情感联结。我们发现,在某些测试中,我们得分出奇地高,但在另一些我们自认为很和谐的方面,得分却不尽如人意。这种反差迫使我们去深入探究,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个问题有如此不同的感知。总的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份“关系体检工具箱”,而非“关系维修手册”。它能帮你找到哪里“痒”了,但如何“挠”到最舒服的地方,还得靠自己摸索。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但不能作为解决所有矛盾的终极权威。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倒是出乎意料的舒服,这一点值得称赞。很多测试类书籍为了塞入大量内容,会搞得密密麻麻,阅读体验很差。但这本书采用了大量的留白和清晰的字体,使得那些冗长的说明文字也不至于让人感到压力。我最喜欢它的地方在于,它鼓励“共同完成”,而不是各自为战。很多心理测试都是让你自己填完后对比结果,而这本书的设计,更强调在填写过程中就引发对话。比如,在谈到“财务风险偏好”时,它会引导你们一起讨论“如果你的伴侣选择了一个你认为风险过高的投资,你会如何反应?”这种互动性设计,其实比最终的结果更有价值。它创造了一个安全的、结构化的空间,让原本可能因为敏感而避开的话题,得以浮出水面。虽然结论可能老生常谈,但促成讨论的过程,才是真正增进理解的关键,这一点,这本书做得比较到位,也算是弥补了其内容深度上的不足。
评分这本书对我而言最大的价值在于其提供的“关系词汇库”。在很多冲突中,我们往往因为找不到准确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而让小摩擦升级为大争吵。这本书的每一个测试模块,都相当于引入了一套新的“关系术语”,比如“情感安全区”、“价值对齐点”等等。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虽然我们没有直接引用书中的原话,但那种被明确命名的概念,帮助我们将模糊不清的情绪具象化了。例如,原本我可能只是觉得“他不够在乎我”,但在做了“情感供给与需求”的测试后,我能更清晰地表达为:“我在‘高质量陪伴’这个维度上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种语言的精确性,极大地降低了沟通的防御性。虽然我依然认为,那些所谓的“匹配度百分比”是纯粹的娱乐成分,但书中关于如何识别和命名关系中各个要素的框架,却是实实在在的收获,让我们的交流从情绪的互相指责,转向了对结构性问题的探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