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社锋著的《优化阵列信号处理(上波束优化理 论与方法)(精)》系统地介绍传感器阵列优化信号处 理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全书共14章,分为上、下两 册,上册主要讨论波束设计的问题,介绍阵列信号处 理基本概念与模型、窄带阵列信号处理,以及宽带阵 列信号处理的理论与方法;下册主要讨论模态阵列处 理与方位估计的问题,介绍声学阵列模态处理理论与 方法,以及目标方位谱估计理论与方法。书中融入了 作者近二十年来从事阵列信号处理方面科研工作的实 际经验,纳入了作者在**外重要刊物发表的数十篇 论文,同时采纳了少量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部分相关 内容。
本书可作为声呐、雷达、麦克风阵列、无线通信 等阵列信号处理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 参考书,也可供相关专业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员参 考。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阵列信号处理应用范围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2.1 阵增益与稳健性
1.2.2 波束图优化设计
1.2.3 恒定主瓣响应波束设计
1.2.4 波束形成器的实现
1.2.5 模态阵列信号处理
1.2.6 目标方位估计
1.2.7 二阶锥规划求解方法
1.3 本书的结构
第2章 阵列信号处理数学模型
2.1 引言
2.2 数学模型
2.2.1 基阵
2.2.2 信号模型
2.2.3 噪声场模型
2.2.4 基阵接收数据模型
2.2.5 快拍数据模型
2.3 波束形成
2.3.1 波束形成表达形式
2.3.2 窄带波束形成
2.3.3 窄带波束形成器的性能参数
2.3.4 波束扫描方位谱
2.4 常见的波束形成器
2.4.1 常规波束形成器
2.4.2 *佳波束形成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规则阵波束设计
3.1 引言
3.2 线阵
3.2.1 连续线阵
3.2.2 均匀线列阵
3.2.3 二元阵
3.2.4 均匀线列阵窗函数加权
3.3 矩形阵
3.3.1 波束图乘积定理
3.3.2 均匀矩形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波束稳健性分析
4.1 引言
4.2 *佳波束形成器稳健性影响因素
4.3 导向向量失配对波束性能的影响
4.4 协方差矩阵失配对波束性能的影响
4.4.1 样本协方差矩阵求逆波束形成
4.4.2 样本协方差矩阵求逆法波束性能
4.5 超增益波束形成器的稳健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稳健波束设计
从排版和装帧来看,出版社也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字体选择清晰易读,公式的编排规范整洁,即便是需要反复查阅的复杂公式,也不会因为排版问题而产生阅读障碍,这对于一本技术深度如此之高的书籍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加分项。我花了很长时间对照书中的例子进行复算和验证,发现其准确性和一致性都非常高,这反映出作者在审校环节的极度负责任。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读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完全信任书中所呈现的一切,从而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理解核心思想上,而不是纠结于可能存在的印刷或公式错误。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其系统性和前瞻性,它不像是那种昙花一现的热点跟风之作,而是一部可以长期作为案头工具书来参考的典籍。读完之后,我感到自己对整个领域的核心脉络有了更清晰的把握,看待问题也多了一个更高维度的思考框架。它成功地架起了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之间的桥梁,使得那些高深的数学工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象牙塔产物,而是可以直接转化为解决实际难题的利器。对于所有希望在这个领域深耕的科研人员或高级工程师来说,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读和珍藏的宝贵财富。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种偏向硬核技术的书籍会显得枯燥乏味,但这本书在行文风格上却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魅力。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失生动,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耐心地为你讲解每一个知识点。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对这个领域的深刻洞察力,他不仅罗列了已有的成熟方法,还巧妙地融入了他自己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和前瞻性判断。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那些在经典教材中常常被一笔带过的关键环节,这本书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深入的剖析,让人读完后感觉知识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夯实和提升。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人印象深刻,它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技术分支,而是展现了一个宏大的技术全景图。我注意到其中对不同应用场景下信号处理需求的细致划分,并且针对每种场景推荐了最合适的处理范式,这种高度的定制化思考,在以往的同类著作中并不多见。对于我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而言,书中关于特定约束条件下性能最大化的那几章,简直是如获至宝,直接提供了可落地实施的数学框架和算法原型。它提供的不仅仅是“怎么做”,更是“为什么这么做”的深层逻辑支撑,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积累。
评分这本厚重的书拿到手上,第一感觉就是扎实,一看目录就知道作者是下了真功夫的,里面的内容体系构建得非常完整,从基础理论的铺垫到各种前沿技术的深入探讨,层次感十足。尤其是对一些经典算法的推导过程,讲解得非常细致入微,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复杂数学模型的读者,也能跟着作者的思路一步步深入理解其内在逻辑。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不同优化目标函数在实际应用中性能差异的对比分析,这部分内容对于指导我们如何在实际工程中做出合理的选择至关重要,避免了那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指导的空泛感。书中的图表制作也非常精良,很多抽象的概念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出来,大大降低了理解难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