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FPGA应用技术教程(Xilinx公司大学计划官方指定教材)
定价:45.00元
售价:30.6元,便宜14.4元,折扣68
作者:康桂霞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1153100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1、本书为Xilinx公司大学计划的官方推荐教材
2、集理论性、工程性和创新性于一体
本书以Xilinx公司的FPGA及其开发平台为基础,综合FPGA和信息通信技术两个方向,以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信息通信技术以及FPGA技术的相关发展、FPGA的基本原理、硬件开发流程、开发平台、VHDL语言,以及在信息通信领域开发中常用的仪器仪表等。内容涵盖了FPGA开发的主要方面,并精选了信息与通信技术中的常用关键模块,进行详尽深入的讲解指导,增强了与读者的互动性。书中内容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实际开发经验,具有很高的学习参考和实践指导价值。 本书内容注重系统化诠释,针对性较强,可满足学习指导和实际工程开发的需求。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以及研究生的教材与学习参考书,也可作为电子信息和通信工程师、可编程逻辑开发人员的实用工具书。
目 录
章 信息与通信技术及FPGA开发综述 1
1.1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 1
1.1.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概况 1
1.1.2 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 3
1.1.3 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 4
1.2 可编程逻辑器件发展概况 8
1.2.1 CPLD 10
1.2.2 FPGA 10
1.3 未来FPGA技术的发展趋势 11
1.3.1 芯片工艺的发展趋势 11
1.3.2 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SoPC)技术应用 11
1.3.3 基于IP库的设计方法 12
1.3.4 动态可重构技术 13
1.4 FPGA在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应用 13
1.4.1 FPGA在计算机技术中的应用 13
1.4.2 FPGA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14
1.4.3 FPGA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14
1.5 本章小结 15
第2章 FPGA设计基础 16
2.1 可编程逻辑器件结构简述 16
2.1.1 基于乘积项(Product-Term)的PLD 16
2.1.2 基于查找表(Look-Up-Table)的PLD 19
2.2 Xilinx FPGA器件 23
2.2.1 Spartan类 23
2.2.2 Virtex类 28
2.2.3 新FPGA简介 32
2.3 FPGA的一般设计流程 33
2.3.1 设计准备 34
2.3.2 设计输入 34
2.3.3 功能仿真 35
2.3.4 设计处理 35
2.3.5 时序仿真 36
2.3.6 器件编程与测试 36
2.4 FPGA在DSP领域中的开发 36
2.4.1 利用MATLAB辅助FPGA的逻辑设计 38
2.4.2 Simulink简介 38
2.4.3 System Generator工具简介 39
2.4.4 Simulink和System Generator联合开发 39
2.5 本章小结 43
第3章 ISE软件使用指南 44
3.1 Xilinx公司的EDA集成开发工具 44
3.2 ISE 12.2软件的设计流程 45
3.2.1 创建工程 45
3.2.2 设计输入 48
3.2.3 仿真 53
3.2.4 综合及添加用户约束 58
3.2.5 实现和编程下载 60
3.3 本章小结 63
第4章 VHDL介绍及实例 64
4.1 VHDL的基本概念 64
4.1.1 什么是VHDL 64
4.1.2 VHDL的历史 64
4.1.3 VHDL的优点 65
4.2 VHDL的语法基础 66
4.2.1 VHDL的对象 66
4.2.2 VHDL的数据类型 67
4.2.3 VHDL的运算操作符 69
4.2.4 VHDL的主要描述语句 71
4.3 VHDL的基本结构 81
4.3.1 实体说明 81
4.3.2 结构体(构造体) 83
4.3.3 库、程序包及配置 84
4.4 VHDL设计实例简析 86
4.4.1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86
4.4.2 VHDL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112
4.5 本章小结 133
第5章 实验装置与仪表 137
5.1 实验开发平台 137
5.1.1 Spartan-3E开发套件 137
5.1.2 模块简介与管脚映射 138
5.2 实验仪表 156
5.2.1 脉冲信号发生器 156
5.2.2 数字示波器 158
5.2.3 逻辑分析仪 162
5.2.4 误码仪 166
5.3 本章小结 170
第6章 实验指导 171
实验1 OFDM系统中FFT的VHDL实现 171
一、实验目的 171
二、实验原理 171
三、实验仪器 174
四、实验内容 174
五、实验扩展 175
实验2 数字频率计的设计与实现 175
一、实验目的 175
二、实验原理 175
三、实验仪器 176
四、实验内容 176
五、实验扩展 177
实验3 FIR的VHDL实现 178
一、实验目的 178
二、实验原理 178
三、实验仪器 180
四、实验内容 180
五、实验扩展 182
实验4 PS2键盘接口的VHDL实现 182
一、实验目的 182
二、实验原理 183
三、实验仪器 185
四、实验内容 185
五、实验扩展 186
实验5 简单计算器的VHDL实现 186
一、实验目的 186
二、实验原理 186
三、实验仪器 188
四、实验内容 188
五、实验扩展 189
实验6 16QAM调制解调的VHDL实现 189
一、实验目的 189
二、实验原理 189
三、实验仪器 192
四、实验内容 192
五、实验扩展 193
实验7 线性分组码和CRC校验码编译码的VHDL实现 193
一、实验目的 193
二、实验原理 193
三、实验仪器 195
四、实验内容 195
五、实验扩展 196
实验8 卷积码编译码的VHDL实现 196
一、实验目的 196
二、实验原理 196
三、实验仪器 200
四、实验内容 200
五、实验扩展 201
实验9 实现一个用于CDMA 2000系统的短帧交织器 201
一、实验目的 201
二、实验原理 201
三、实验仪器 204
四、实验内容 205
五、实验扩展 205
实验10 QPSK信号的匹配接收机 205
一、实验目的 205
二、实验原理 206
三、实验仪器 208
四、实验内容 208
五、实验扩展 209
实验11 哈达码矩阵的相关接收机的VHDL实现 209
一、实验目的 209
二、实验原理 210
三、实验仪器 212
四、实验内容 212
五、实验扩展 212
实验12 WCDMA系统扩频码(OVSF码)和下行扰码发生器的VHDL实现 212
一、实验目的 212
二、实验原理 213
三、实验仪器 216
四、实验内容 216
五、实验扩展 217
附录 英文缩略语 218
参考文献 220
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简直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感觉物有所值。纸张厚实,色彩还原度很高,尤其是那些复杂的电路图和代码示例,细节清晰可见,一点都不含糊。这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太重要了,很多教程的图例模糊不清,看得人一头雾水,但这本教材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翻阅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编者在细节上的用心,每一个章节的逻辑结构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从基础概念的引入到高级应用的展开,过渡得非常自然流畅,让人很容易跟上思路。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关键概念的深入剖析,不是简单地罗列公式,而是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讲解,比如并行处理和时序逻辑的设计,都有非常生动的例子。而且,随书附带的配套资源也相当丰富,光是那些设计案例的代码注释就非常详尽,对于快速上手项目开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在硬件呈现和内容组织上都堪称一流的教材,让人愿意花时间去细细品读和实践。
评分我接触FPGA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尝试过不少市面上的教程,但说实话,很多都停留在理论的表面,或者例子过于陈旧,跟不上现在主流器件的发展。然而,这本教材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仿佛带着你进入了Xilinx最前沿的技术世界。它不仅仅是一本“怎么做”的指南,更是一本“为什么这么做”的深度解读。作者显然对底层的硬件架构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没有回避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原理,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将其阐述清楚。比如,关于资源利用率优化和时序收敛的章节,我感觉像是上了一堂高阶专业课,那些以往在其他地方读不懂的“黑话”,在这里都变得通俗易懂,并且立刻能联系到实际项目中的瓶颈。这种层次感和专业深度,对于希望从“会用”迈向“精通”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它强迫你去思考设计背后的工程权衡,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仿真和综合的表面功夫上。
评分这本书的实战性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完全摆脱了传统教材那种“纸上谈兵”的弊病。从第一个实验开始,它就引导读者使用最新的开发环境,每一个实验步骤都精确到具体的菜单点击和参数设置,毫无含糊之处。我按照教程的指引,亲手完成了一个小型图像处理模块的搭建,从HDL代码的编写、约束文件的设置,到最终的比特流生成和硬件调试,整个流程一气呵成。教程中穿插了大量“陷阱”提示,比如哪些操作容易导致时钟域交叉问题,哪些设计容易触发时序违例,这些都是过来人血泪积累的经验,对于新手避免走弯路太有价值了。更棒的是,它并没有把所有东西都打包好,而是留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读者在完成基础实验后,尝试自己去修改参数、替换IP核,这种“牵着走”到“放手飞”的过渡设计,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学习主动性。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读起来非常轻松,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身旁手把手指导。语言表达直接而精准,尤其是在解释那些复杂的时序分析报告(如Setup/Hold Time Violations)时,它会用一种非常形象的比喻来描述时钟信号的“赶路”过程,让我瞬间茅塞顿开。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IP核集成和AXI总线通信协议时的处理方式,这些在实际项目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往往被其他教材一笔带过,但在这本书里却得到了详尽的展开,不仅讲解了接口规范,还深入到了握手机制的底层逻辑。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快速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技术人员来说,这种注重“工程实现细节”的讲解,比纯理论推导更有指导意义。
评分从系统架构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构建得非常完整和前瞻。它并非只关注某一个具体的语言特性或者工具操作,而是站在整个数字系统设计的层面,去讲解如何有效地组织一个大型项目。例如,它对模块化设计、层次化抽象的管理思想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这些都是构建大型、可维护FPGA系统的基石。此外,书中对Xilinx生态系统中各个工具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流程,描述得非常清晰,这对于初次接触该平台的学习者至关重要,能有效避免因工具链不熟悉而产生的挫败感。总的来说,这本书为读者构建了一个稳固的、面向工业实践的知识框架,它不仅仅教会了我们使用工具,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像一个专业的系统架构师那样去思考和设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