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电路与电子简明教程(附CD光盘)
:32.80元
售价:22.3元,便宜10.5元,折扣67
作者:王槐斌,吴建国,周国平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8-01
ISBN:9787560938134
字数:
页码:33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99kg
全书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分析方法,电路的暂态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电子电路中的反馈,直流稳压电源,数字电路基础,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等。
本书体系新颖,结构合理,文句精练,题例丰富。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光盘,内容包括教学大纲、电子课堂、单元自测、模拟试卷,便于教师理论教学和学生自学、自测。
本书可作为理工类高等院校非电类专业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自学或参考。
章 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1.2 电阻元件
1.3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
1.4 基尔霍夫定律
1.5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6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1.7 支路电流法
1.8 节点电压法
1.9 叠加原理
1.10 戴维宁定理
习题1
第2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2.1 储能元件
2.2 暂态过程初始值的计算
2.3 一阶电路的暂态响应
2.4 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2.5 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
习题2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3 单一参数的正弦交流电路
3.4 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模型
3.5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3.6 电路中的谐振
3.7 周期性非正弦电路
习题3
第4章 三相电路
4.1 三相电源
4.2 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4.3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4.4 三相电路的功率
4.5 安全用电
习题4
第5章 半导体器件
5.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5.2 半导体二极管
5.3 稳压二极管
5.4 晶体管
5.5 光电器件
习题5
第6章 基本放大电路
6.1 放大电路概述
6.2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6.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6.4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6.5 射极输出器
6.6 频率特性及多级放大电路
6.7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6.8 场效应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
习题6
第7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7.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
7.2 差动放大电路
7.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单介绍
7.4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7.5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
习题7
第8章 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8.1 反馈的基本概念
8.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8.3 振荡电路中的正反馈
习题8
第9章 直流稳压电源
9.1 变压器
……
0章 数字电路基础
1章 组合逻辑电路
2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附录
参考文献
这本《电力电子学基础与应用》绝对是电工电子领域莘莘学子和初入行工程师的福音。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清晰的逻辑结构所吸引。不同于市面上许多教材那种堆砌公式和晦涩理论的做法,作者似乎深谙初学者“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实践”的学习路径。开篇没有直接陷入复杂的半导体物理讨论,而是用大量的实际应用案例,比如家用电器的开关电源、工业中的变频调速系统等,来引入电力电子学的核心概念——开关器件的工作原理。书中对IGBT、MOSFET等关键器件的选型和驱动电路的讲解,详略得当,既有足够的理论深度让你理解其开关特性和损耗机制,又避免了陷入过于深奥的物理模型而迷失方向。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在讲解PWM控制策略时,配有大量波形图和仿真结果对比,这使得那些抽象的数字控制算法变得可视化、可触摸。我过去在学习空间矢量调制(SVM)时总是感觉抓不住重点,但在这本书里,通过清晰的矢量图示和相应的代码伪实现思路,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如何实现对电机转矩和磁链的精确控制。对于想从理论走向工程实践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框架。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你面对复杂的电路设计图时,总能帮你迅速定位到核心的控制环路和关键的保护机制。
评分对于想要跨入机器学习这个前沿领域,却又对纯数学理论望而却步的朋友们,《Python与数据科学入门》这本书提供了一条非常友好的“软着陆”路径。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不将重点放在深度学习的复杂网络结构上,而是聚焦于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以及传统监督/无监督学习算法的实际应用。作者巧妙地将Pandas和NumPy这两个核心库的用法融入到实际的数据分析案例中,比如如何用Pandas进行数据清洗和缺失值填充,如何利用Matplotlib进行高效的数据可视化探索。我对它处理回归和分类问题的方式印象深刻——它没有过多纠缠于最小二乘法的矩阵求导过程,而是直接展示了Scikit-learn库中LinearRegression和LogisticRegression的调用方法,并重点分析了模型评估指标(如R²、混淆矩阵、精确率/召回率)的实际业务含义。这种“先会用,再深究原理”的策略,让初学者能够迅速搭建起自己的第一个可运行的预测模型,建立起对机器学习流程的基本概念和信心。它成功地将抽象的统计学概念转化为可以立即在Jupyter Notebook中运行的Python代码,极大地降低了入门门槛,真正做到了让数据说话。
评分如果你是一个对嵌入式系统感兴趣,但又被C语言指针和内存管理折磨得焦头烂额的新手,那么《基于STM32的微控制器编程实践》绝对是你需要的“救星”。这本书的亮点在于它极度注重实践操作和代码的即时反馈。它没有像其他入门书籍那样,上来就用晦涩的寄存器地址表轰炸读者,而是采取了一种由浅入深、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例如,它首先会通过一个简单的LED闪烁程序,带你熟悉开发环境的搭建(Keil/CubeMX),然后逐步引入定时器、中断、ADC等核心外设。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HAL库(硬件抽象层库)的使用讲解非常细致,它没有简单地让你调用API函数,而是会穿插讲解这些函数背后是如何操作具体寄存器的,这让读者在享受HAL库带来的便利性的同时,仍然保持了对底层硬件的敏感度。书中大量的代码示例都可以在官方提供的开发板上完美运行,这种即时验证的学习体验,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读完这本书,你不仅会写程序让灯亮起来,你还会明白为什么这个灯会亮,以及在资源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优化你的代码来榨取STM32的每一份潜力。
评分说实话,我刚开始翻阅《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分析》的时候,心里是有点打鼓的,毕竟模拟电路一直是电子工程里的“拦路虎”,充满了各种难以驯服的噪声和漂移问题。但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高明,它没有试图用一本厚厚的书来覆盖所有可能的电路结构,而是聚焦于那些最核心、最常用的基础模块。它对运放(Op-Amp)的内部结构,比如双极型和CMOS输入级的对比分析,深入浅出。作者非常注重讲解“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如何”做。比如,在讲解共模抑制比(CMRR)时,它不仅给出了计算公式,还详细分析了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版图设计上的失配如何直接影响到这个关键参数,这种对物理实现细节的关注,是很多偏重理论的教材所缺乏的。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一章末尾设置的“设计挑战”部分,这些挑战往往要求你综合运用本章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个实际的系统级问题,比如设计一个低功耗、高精度的生物传感器前端放大电路。这种学习方法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工程判断力,让我明白在设计一个放大器时,增益、带宽、功耗、噪声这四者永远是需要相互权衡的“多维博弈”,没有绝对完美的方案,只有最适合应用场景的折衷。
评分我发现《现代通信系统原理》这本书,简直是为准备考研或者想深入研究无线通信系统的工程师量身定做的“武功秘籍”。它的叙事逻辑非常连贯,从信息论的基础开始,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信道编码、调制解调,最后延伸到OFDM和MIMO这些前沿技术。与其他强调数学推导的教科书不同,这本书的重点放在了“系统”层面。它用大量的框图和流程图来构建起整个通信链条,确保读者在进行任何具体的数学运算之前,都能对信息是如何被编码、映射、调制、传输、接收和解码有一个全局的认识。书中对信道编码部分的处理尤其到位,LDPC和Turbo码的讲解,不仅展示了它们在误码率方面的巨大提升,还配有清晰的迭代解码过程示意图,这对于理解这些复杂算法的本质非常有帮助。我过去在学习这些编码时,常常在复杂的迭代和译码矩阵中迷失方向,但这本书通过形象的比喻和逐步的展开,让我清晰地把握了这些技术如何实现“纠错”的神奇功能。此外,它对数字调制方式(如QPSK, 16QAM)的星座图分析,以及如何计算欧氏距离和误码率的衔接非常顺畅,使得理论与性能指标之间建立了坚实的桥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