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雪宧绣谱(手绘彩图修订版)
定价:58.00元
售价:44.1元,便宜13.9元,折扣76
作者:沈寿,张謇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2291274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次全新修订的《雪宧绣谱》,延续“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丛书”系列风格,对原作采用“文言、注释、译文“三段式结构,并根据文中所描述的具体技艺技术,配以白描手绘图谱。同时以附录的形式,收录湘、粤、蜀三大绣种和各其他地方绣种、少数民族绣种。这样的编排,充分考虑了读者朋友们鉴赏、学习中国传统刺绣绣品及技艺的需求,丰富了图书的可阅读性和欣赏性。
内容提要
刺绣是中国女红艺术中的重要门类,清代四大名绣更是将刺绣技艺推向了。苏绣之精细、雅洁,湘绣之鲜艳、豪放,粤绣之饱满、浓郁,蜀绣之精巧、神奇,一直为世人所推崇。其中,尤以苏绣为盛。
《雪宧绣谱》为中国*部刺绣理论专著,作者集毕生的刺绣技艺,系统地论述了有四千年历史的苏绣艺术精华。全书分绣具、绣事、针法、绣要、绣品、绣通等卷,详细阐述了苏绣十八种针法的运用,以及审势、配色、求光等刺绣要领。
译注者在整理原著时,补入了湘、粤、蜀三大绣种及更多民间特色绣种,以详细剖析传统刺绣的广博内涵,力求使之成为学习和鉴赏传统刺绣的更完备读本。
目录
出版说明 / 1
黼黻绣 闺阁雅艺(代序)/ 3
原 序 / 6
·绣备绣之具 (1)
绷 / 架 / 剪 / 针 / 附辑:绣绷 / 3 绣架 / 6 绣剪 / 7 绣针 / 8
补辑:绣地 / 9绣线 / 11绣件装饰物 / 13
引绣绣之事 (15)
剪线 / 劈线 / 剪针 / 浥水 / 补辑:刺绣工序 / 20
针法 (35)
齐针 / 抢针 / 单套针 / 双套针 / 扎针 /
铺针 / 刻鳞针 / 肉入针 / 打子针 /
羼针 / 接针 / 绕针 / 刺针 / 针 /
施针 / 旋针 / 散整针 / 虚实针 /
附辑:齐针 / 37 抢针 / 40 套针 / 43 扎针 / 51
铺针 / 52 刻鳞针 / 56 肉入针 / 61
打子针 / 63羼针 / 64 接针 / 67 绕针 / 69
刺针 / 70针 / 72施针 / 74旋针 / 76
散整针 / 77虚实针 / 80
补辑:其他常用针法 / 81
辫子股 / 盘金绣 / 纳纱绣 / 平金绣 / 鸡毛针 / 戳纱绣 / 网绣
剪贴绣 / 变体绣 / 十字绣 / 乱针绣 / 珠绣 / 滚针
绣要 (93)
审势 / 配色 / 线色 / 求光 /
肖神 / 妙用 / 缜性 /
补辑:绣稿构图 / 96附线色类目表 / 111色彩运用 / 115绣品 (129)
绣姿 / 绣德 / 131 绣节 /
绣通 (133)
/ 135/ 158/ 175 (195)
付印题记 / 顾绣之起源 / 顾绣之传布 /
顾绣之技能 / 现存顾绣之名作 / 205付辑:顾绣 / 220
作者介绍
沈寿(1874—1921年),原名沈云芝,字雪君,号雪宧,吴县(今苏州)人。因为绣斋称天香阁,所以别号天香阁主人。她曾被清末学者俞樾誉为“针神”。因幼年受家庭艺术熏陶,沈寿八岁时即绣制《鹦鹉图》,得到亲友称赞。1906年,她曾去日本观摩考察美术学校的教学情况。在日本,沈寿看到用光影表现的美术绣品,很受启发,为她以后创成“仿真绣”打下了基础。次年五月,沈寿担任农工部绣工科(皇家绣工学校)总教习。1910年,沈寿奉命任南洋劝业会绣品审查官,会中与南通状元、时任实业部长的张謇结识,张謇十分器重沈寿的才华。1911年,沈寿的刺绣作品《意大利皇帝像》和《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在意大利都朗赛会中获优等奖和“世界至大荣誉高级奖”。意大利赠沈寿“高级圣母利宝星”“钻石时针”各一枚。1914年,沈寿应张謇之邀于南通授绣,后积劳成疾,张謇恐其技艺失传,便在沈寿养病期间,由沈寿口述,张謇记录、整理,历经几月,写成《雪宧绣谱》。
文摘
序言
初次翻开这本《雪宧绣谱》,一股古典的清雅之气便扑面而来。沈寿先生的名字,早已是刺绣界的传奇,而这本“手绘彩图修订版”更是让我惊喜。翻阅其中,一幅幅精美的图谱跃然纸上,色彩的运用大胆而细腻,线条的勾勒生动而传神。我仿佛能看到沈寿先生当年一针一线,倾注心血的场景。那些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还有工整典雅的人物形象,无不展现出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功底。特别是一些细节的处理,比如花瓣的层次感,羽毛的轻盈感,甚至是水珠的晶莹剔透,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法书籍,更是一本艺术的百科全书。它让我对刺绣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中国传统工艺的热爱。即使我并非专业刺绣人士,仅仅是欣赏这些图谱,也已是一种极大的享受。这本书所呈现的,是一种超越时间的东方美学,一种沉淀千年的工匠精神,值得反复品味,细细揣摩。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感。沈寿先生与张謇先生的合作,本身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我惊叹于沈寿先生在那个时代就能将刺绣艺术推向如此高峰,而张謇先生作为教育家和实业家,能以如此前瞻性的眼光,将沈寿先生的艺术精华记录并传播下来,实属难能可贵。书中那些详细的手绘图谱,仿佛是沈寿先生留给后世的亲笔教学笔记,每一个笔触,每一个配色,都蕴含着深厚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色彩搭配的部分,它并非简单地罗列颜色,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色彩在刺绣中能够产生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联想。这让我意识到,刺绣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情感与审美的表达。阅读的过程中,我不禁想象,当年沈寿先生是如何观察自然,如何将眼中的万物转化为手中的丝线,又是如何与张謇先生共同打磨这本书的。这种历史的温度,让这本书变得鲜活而有生命力,让我感受到了知识传承的伟大力量。
评分这是一本充满匠人精神的作品。沈寿先生的手绘图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一种传承。每当我翻到一幅图,都能感受到那种沉静而专注的创作状态。那些色彩的过渡,丝线的粗细变化,都能在图谱中找到细致的对应,仿佛沈寿先生在用画笔和丝线与我进行一场无声的交流。张謇先生能够慧眼识珠,将沈寿先生的才华发扬光大,并以如此精良的方式呈现出来,实属功德无量。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一点在于,它没有回避技法上的复杂性,而是用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将其呈现。手绘彩图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比摄影更加自由地突出技法的重点,也更能展现出艺术家内心对作品的理解。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苏绣,甚至是提升刺绣技艺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典。它不仅仅是传授“如何做”,更是传递“如何看”、“如何感受”的艺术真谛。
评分《雪宧绣谱(手绘彩图修订版)》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古色古香的书房里,静静地品味一杯陈年的佳酿。沈寿先生的刺绣技艺,在张謇先生的整理下,以这般精美的彩图形式呈现,无疑是对中国传统刺绣艺术的一次重要致敬。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不同针法的细致描绘,以及色彩搭配的独到之处。它不仅仅是冰冷的技巧讲解,而是充满了艺术家的灵动与智慧。每一幅图谱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美、关于自然、关于生活的故事。我能感受到沈寿先生在创作时的那种虔诚与热爱,也体会到张謇先生在整理和出版此书时所付出的心血。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将一位艺术家的精髓,以一种直观、生动、具有感染力的方式传递给后人。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部值得收藏和珍视的艺术品,它让我对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工艺略有涉猎的爱好者,我一直对苏绣的精巧别致心向往之。而《雪宧绣谱》的出现,无疑满足了我对苏绣艺术的求知欲。这本书的“手绘彩图修订版”几个字,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拿到书后,翻阅的体验更是超出了我的预期。那些精美的彩图,每一幅都如同独立的艺术品,色彩饱和度恰到好处,细节描绘得入木三分。我反复对比图谱与实际的刺绣技法描述,发现书中所讲解的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明了,即使是初学者也能从中获得指导。更让我着迷的是,书中不仅展示了技法,更融入了作者对美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对花卉神态的捕捉,对水波纹理的刻画,都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融入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与提炼。这种将艺术、自然与技法融为一体的呈现方式,让我感到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一本技法书,它更是一本关于如何“观物取神”的艺术教程,深刻地启发了我对刺绣的理解和创作思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