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文化对谈录
定价:28.00元
售价:19.0元,便宜9.0元,折扣67
作者:陈耀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5-01
ISBN:9787563345854
字数:270000
页码:28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59kg
这本书用甲乙双方对谈的形式解构中国文化,阿“甲”和阿“乙”,时而互相启发,时而针锋相对,作者设计这种独特的方式,目的是在向读者介绍五千年辉煌灿烂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时,以不同的观点和角度指出其中的关键和利弊。能将一本内容极其丰富、涵盖面极为深广的畅谈文化的书,写得如此简明易懂、生动有趣,如此“鲜活”。
一幅奇丽的中国文化发展的画卷,一部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梳理的蕴涵极为丰富的力作。本书作者用两人对谈的方式,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解构了中国儒墨道法等各家学说的理据与发展变化过程,及它们对中国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
陈耀南博士,香港大学教授。主要著作有《典籍英华》《应用文概说》《文哲漫谈》《清代骈文通义》《汉语逻辑学》《魏源研究》《中国语文通论》《东瀛诗草》《轻谈浅说》《学术与心术》《文镜与文心》《不报文科》《以古为鉴》《刮目相看记》等二十余种。
坦白讲,《中国文化对谈录》的出现,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文化深处的大门。我一直觉得,中国的文化,特别是那些流传千年的哲学思想,比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道家的“无为而治”,佛家的“慈悲为怀”,虽然耳熟能详,但对其真正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却知之甚少。这本书的“对谈”形式,巧妙地化解了这一难题。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天人合一”的讨论,几位嘉宾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这个古老的东方哲学概念,有的联系到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有的将其与现代环保理念相结合,有的则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多元的视角,让我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不再是刻板的定义,而是充满了动态的活力和深刻的启示。书中并没有回避争议,而是鼓励开放的讨论,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让我对书中内容深信不疑,也让我更加渴望去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评分老实说,作为一名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中国文化对谈录》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启发。书中并非是枯燥的史实堆砌,而是通过一种对话的形式,将一个个鲜活的文化议题呈现在读者面前。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士人精神”的探讨。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会听到“知识分子”这个词,但“士人精神”所包含的独立思考、家国情怀、以及对道德操守的坚守,在当下的语境下显得尤为珍贵。这本书中的几位嘉宾,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思想流派出发,深入剖析了“士人精神”的演变和传承,以及它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之间的观点碰撞,如同思维的火花,既有共鸣,也有辩论,这种形式非常吸引我。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更加体会到那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境界。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拿到《中国文化对谈录》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中国文化的书实在是太多了,很多都流于表面,或者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对谈”的形式,作者们并没有像传统学术著作那样,一个人独白,而是通过模拟一场场真实的对话,将复杂的文化议题以一种更加轻松、自然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讨论,他们并没有简单地批判一方,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两种观念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之间微妙的张力和融合。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避免了简单地贴标签或下定论。书中穿插的许多历史典故和现实案例,更是让这些讨论变得更加有血有肉,引人入胜。我感觉自己不是在阅读一本书,而是在参与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盛宴,受益匪浅。
评分我一直以来对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充满好奇,总觉得这些看似简单的仪式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文化对谈录》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份好奇心。书中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娓娓道来。但它并非仅仅停留在节日的庆祝方式上,更深入地探讨了这些节日与中国人的家庭观念、人际关系、甚至社会伦理之间的紧密联系。比如,在关于春节的讨论中,几位作者不仅仅谈论了团圆、祝福,还深入分析了“年”在中国人心中所代表的时间概念,以及它如何塑造了人们的集体记忆和情感寄托。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挖掘,让我对这些熟悉的节日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加理解了它们在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这本书就像一本生动的文化教科书,让我能够轻松地吸收和理解那些看似遥远却又无比贴近的文化内涵。
评分这本《中国文化对谈录》真像一股清风,拂去了我心中积攒已久的对中国文化的种种模糊认识。我一直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却又难以抓住其精髓,总感觉隔着一层纱。翻开这本书,仿佛走进了一个热闹非凡的文化沙龙,不同背景、不同视角的学者们围坐在一起,就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展开了深入而又生动的讨论。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和而不同”的探讨,作者们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这个概念,而是从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维度去解析它在中国社会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它如何影响着中国人的人际交往、思维方式甚至是国家治理。听着他们旁征博引、辩论交锋,我感觉自己也仿佛置身其中,时而点头称是,时而又若有所思。书中并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用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段段精彩的对话,将抽象的文化理念变得触手可及。读完之后,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碎片,而是形成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丰满的图景,也让我更加珍视和热爱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出的独特文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