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书画产业报告2016
:40.00元
售价:29.2元,便宜10.8元,折扣73
作者:陈少峰,夏鹏程,李凤强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07546026
字数:158000
页码:16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该书各章均委托书画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专业性较强,内容可读性高。本研究报告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系列发展报告”资助项目“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相关成果。
《中国书画产业报告2016》一书重点关注我国书画产业领域,章是对2015—2016年书画行业的整体介绍,第二至九章分别关于唐卡艺术、画廊与书画经纪服务、书画拍卖市场、书画的交易与营销、艺术金融与书画投资、新媒体与书画市场、艺术授权与书画产业、书画展览与艺术地产,第十章是对2016—2017年书画市场的展望,每个章节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了对中国书画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的系统性分析与研究。
陈少峰,北京大学哲学博士,1964年7月生于福建省漳浦县。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文化部-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科技部国家文化创新工程专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专家(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两岸文创高校联盟副理事长,中国文化产业30人论坛召集人(之一),中国文化产业前沿论坛召集人,中国民建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副会长。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的宣纸质感,搭配烫金的书名,既有古朴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精致。当我翻开第一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段引言,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中国书画艺术深厚的情感和独到的见解,仿佛与我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接下来,我被书中精美的插图深深吸引,那些古代大师的笔墨丹青,在高清印刷下栩栩如生,仿佛穿越时空,与那些艺术巨匠面对面。每一幅画作旁边的注解,都详尽地解析了其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以及历史地位,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窥见其背后的匠心独运。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不同流派书画特点的阐述,那些关于书法线条的力度与墨色的浓淡,绘画中意境的营造与写实的技巧,都让我受益匪浅。即使我不是专业的鉴赏家,也能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培养起对书画艺术的敏感度和鉴赏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报告,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探中国书画艺术那博大精深的海洋。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前瞻性和深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本关于行业报告的书能够如此清晰地梳理出脉络,并对未来趋势进行大胆预测,实属不易。作者对书画市场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从艺术家创作、画廊展览、拍卖市场到藏家心态,无不涉及。我尤其对其中关于科技在书画产业中应用的探讨感到耳目一新,例如数字技术的介入如何改变了书画的展示、交易和传播方式,以及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和鉴赏中的潜在作用。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中国书画产业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也预示着这个古老艺术门类充满活力的未来。书中运用了大量的图表和数据,使得分析更加客观和有说服力,也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书画市场的规模和动态。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中国书画产业的发展。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读起来流畅而富有感染力。作者在讲述中国书画的历史演变时,没有枯燥地堆砌史料,而是将那些跌宕起伏的时代变迁与艺术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人物画卷。我仿佛看到了古代文人墨客在书斋中挥毫泼墨的场景,听到了他们在酒酣耳热之际吟诗作画的豪情。书中对不同朝代书画风格的演变,从唐代的雄浑大气到宋代的雅致内敛,再到明清的文人意趣,都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让我对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逻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且,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有温度,没有生硬的理论说教,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让我感受到书画不仅仅是技艺,更是承载着民族精神和文化传承的载体。读这本书,就像在与一位博学多识的老友促膝长谈,受益匪浅。
评分这是一本具有相当学术价值的作品,它以一种非常严谨的态度,系统性地梳理了中国书画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市场潜力和投资价值时所展现出的专业性和洞察力。书中对不同书画品类、不同时期作品的市场表现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比较,并对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如艺术家生平、作品稀有度、传承有序性以及市场情绪等。这对于任何对书画投资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作者还对当前书画市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盗版、鉴定难题等,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展现了其对行业负责任的态度。整本书论证严密,逻辑清晰,数据翔实,给人以强烈的信赖感。
评分收到这本书后,我便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报告,没想到读起来却格外引人入胜。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激情,将中国书画的魅力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笔墨意趣”的章节,作者通过对不同书法家的用笔特点、不同画家的构图章法进行细致的描写,让我仿佛置身于大师的创作现场,感受着他们运笔走墨的精妙。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也相当精彩,例如对某位近现代书画大家艺术生涯的梳理,就让我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和演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作者还强调了书画的文化属性,认为其是中华民族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这一点深深打动了我。这本书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更提升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