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4
绽放 曹宇红、刘诚哲、王俊华等 978755025871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基本信息
书名:绽放
定价:49.0元
作者:曹宇红、刘诚哲、王俊华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5025871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首部萨提亚应用案例集。
《绽放》记录了萨提亚学员的成长和改变,也包括专业导师的经验分享。作为读者,如果你对萨提亚感兴趣,本书将带你近距离接触萨提亚学员的圈子;如果你已经是萨提亚学员,那么可以像旁观者一样,毫无压力地在别人的成长历程中去体验、思考,探索生活中的真智慧;如果你是萨提亚导师,本书将与你分享**手的心灵成长资料,了解学员、走进学员心理,每个人的问题或许不同,但解决问题的思路却是相似的。
全球知名萨提亚导师约翰贝曼鼎力推荐。
内容提要
贝曼老师经常提到一个比喻“回家”——萨提亚模式帮助我们与自己的生命能量联结,回到内在的和谐、安宁、富足与美好之中。当我们做到时,就能够更自然地发展出和他人的美好关系。我们因相同而彼此联结,因相异而有所成长,所有生命都将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这本书记录了萨提亚学员的成长和改变,也包括专业人士的经验分享。我们可以像旁观者一样,在别人的故事中经历喜怒哀乐。这是一个美好而独特的角度,它让我们有机会在别人的成长历程中去体验、思考,探索生活中的真智慧。问题或许是不同的,但解决问题的思路却是相似的。当我们把智慧的火种传播出去,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生命被照亮、被点燃。
目录
作者介绍
曹宇红,北京大学国际MBA领导力教练,齐家盛业企业应用技术总监。著有《成为教练式的》《的自我》。
刘诚哲,国家执业二级心理咨询师,太平洋萨提亚研究院专业会员,萨提亚模式心理咨询师、培训师。
王俊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致力于个人成长、家庭情感等领域的萨提亚学习、研究和应用。
文摘
走在幸福成长的路上 葛君明
从2005年3月次接触萨提亚模式至今,我在这条心灵探索的路上走了十年多,种种经历、体验、学习和成长,就像一个个神奇的礼物。
转化,让我多了些选择和弹性
我成长在一个大家庭,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母要养活这么多孩子,又要供我们上学,每天工作十分辛苦。我的童年有很多缺失,比如父母的关注、肯定甚至拥抱等,这些东西对我性格的影响之大,直到我成年之后才慢慢意识到。
在我的记忆当中,父母总是教育我们做任何事都要认真。我从小就养成了习惯:洗碗要洗得干干净净、家具要摆放得整整齐齐、用完的东西要放回原处……慢慢地,面对任何人和事,我都会在心里有个无形的要求。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同学坐在我的床上,她一起来我就赶紧把床单弄整齐,结果这个同学对我说,她再也不敢坐我的床了。工作以后,遇到同事做事达不到要求,我就抱怨他们不认真;和老公谈恋爱时也是如此,不知不觉地提很多要求,后来老公才告诉我,我的很多标准都让他感到难受;做了妈妈之后,我要求自己既要做个好妈妈,又要好好工作,常常把自己搞得很累,一旦哪方面没做好,就会充满自责和内疚,这种坏情绪影响到老公,无形中也给他造成了很大压力。
在堂萨提亚课上,老师让我们把自认为影响大的一条家庭规条拿出来做转化。我先把“做事要做到好”转化成“做事要尽力做到好”,接着又尝试把“做事要尽力做到好”转化为“有些事情要尽力做到好”,如此一来轻松了好多。后再尝试转化为三种选择:,当我有能力的时候,做事情要做到好;第二,有些我认为重要的事情,我愿意做到好;第三,当我愿意选择去做的时候,做事情要做到好。
从认知上将这些规条转化还只是步,真正实践起来并不容易,要带着觉察不断练习。刚开始,遇到做不到的事情还是会难受、自责,我问自己:真的尽力了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要学会释怀。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不断地觉察、练习,自己变得轻松许多,家人也更开心了。我将这个规条慢慢转化,把它变成非常有用的资源,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它。
在转化的过程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旧有的模式未必都是不合适的,只需要换个角度,也许就是很好的生活指南。转化让我多了些选择和弹性。
在家庭重塑中找回自己
萨提亚模式有个非常有魔力的工具——家庭重塑。
有一次,玛利亚老师要在香港做个家庭重塑的大型示范,而我有幸成为个案明星1。玛利亚老师问我准备处理什么议题,我一时回答不出来,“好吧,我们就尝试来探索一下。”她说。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和紧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当时现场有近300人,当玛丽亚老师把我记忆中的家庭成员的互动场景雕塑出来时,我的眼泪簌簌地往下流,内心充满了痛苦、失望、压抑——我看到了母亲讨好父亲、姐妹们讨好父母,每个人求生存姿态后面都隐藏着不容易。同时,我也看到了大家之间的爱,只是都没有很好地表达出来。我深刻地体验到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有多少作为孩子的需求被忽略,有多少内心的渴望被压抑!玛丽亚老师充满爱、接纳而又有力量的陪伴,带领我慢慢走过这个历程。放下一些童年未被满足的期待,我的内心慢慢平静下来。
当我站在父亲(角色扮演者)面前表达时,父亲皱着眉头说:“哭什么哭,就知道哭,我看到你这样就烦!”那种口气像极了小时候父亲对我说话的样子。玛丽亚老师把手放在我的背后,我的后背顿时挺直了,内心觉得很有力量。我告诉父亲:“我不喜欢你这样说我。”玛丽亚老师说:“你告诉父亲,你是值得的!”我看着父亲的眼睛,说:“我是值得的!”
这句话说完,我的身体体验到一种非常神奇的感觉:有一股能量像电流一样从脚底迅速贯穿全身,一直到头顶,每个细胞似乎都充满了能量,整个身体焕然一新,人也饱满起来。我的眼泪再次流下来,不过这次是喜悦的泪水——与自己相遇,喜极而泣!
这次的经历是我成长的转折点。从不知道到知道,从知道到体验,生命像破茧成蝶获得重生一般。也是从这个重要的节点,我开始活在萨提亚模式中,呈现更加温暖、平和、喜悦的生命状态。
把未满足的期待变成宝藏
在一对夫妇的个案治疗示范中,那位丈夫多次提到自己被忽略、孤独、失落……他的话深深地刺痛了我。其实长久以来,我的内心深处也有深深的孤独和失落。我想,是时候去面对了。
示范结束后,我鼓起勇气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新发现:小时候,我百般讨好也没能获得父母足够的关注,于是开始用超理智1去“治愈”伤痛——帮父母找理由:他们都很忙,为了我可以上学,为了我们这个家。如果连超理智都不能消解伤痛,我便会用打岔2去忽略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假装它们根本不存在。我用这种方式回避痛苦的感受。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方式确实行得通,给了我很大的推动力,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因为,无论我怎么假装,内心未满足的期待一直都在,只是我并不知道它在影响我而已。
在分享的过程中,童年的痛苦浮现出来。我能够强烈地感受到痛苦,身体随之颤抖,声音也随之颤抖,无法完整地说出话来。我用心体验自己的痛苦、顽固,接纳它们,感谢它们陪伴我走到今天。我做了个决定:继续保持它们好的部分,而不需要用它们去防御。这样,我能够更加一致地面对内心、更加一致地面对外在,呈现出更丰富多彩的生命力!
萨提亚说过:我们一生做两件事——喂饱我们的胃口,疗愈我们的伤口。这么多年来,生命中经历过的种种磨难都积累成了宝藏,闪闪发光。沈明莹老师有个十分贴切的比喻:每个人都像一颗珍贵的钻石,当我们擦去表面的尘埃,打磨出越来越多的面,这颗钻石就会熠熠生辉。
我们都可以转化未满足的期待,把岁月磨练出的能力更正向地运用到自己的生命里。
生活无常,淡然守真 秦波
36岁之前,我的生活晴空万里。幸福的童年、意气风发的少年、进入学府、跨入外企……一路走来,我深深信奉“有志者事竟成”。我的生命犹如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不断向前奔驰,没有止境,只有更快、更好。生活和工作中,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做,有那么多的人需要我帮助,整天忙碌着,虽然并不清楚究竟要奔向何方,但我感觉自己很有价值。被大家需要,这不就是父母告诉我的理想人生吗?
2006年12月31日的夜晚,我怀着一种特别的柔情,写下了一句感言:“生命中别样的风景让我停驻,感谢上帝赐予我这天使一般的礼物。”
这一年,我的儿子诞生了。
小生命的降生让我暂时停下了匆忙的脚步,但很快,一股强大的冲动促使我迫不及待想回到熟悉的高速轨道上去。半年产假之后,我把几个月大的儿子托付给了保姆和奶奶,迅速调整状态,返回职场。换了新工作,得到了更高的职位,事业上顺风顺水。我全副武装,准备奔向期望中的美好前景。
直到2008年,突如其来的状况打乱了这种生活。先是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来临,我的工作受到影响,业务指标完不成,无法站稳脚跟;接着又得知母亲病重,10年前罹患癌,如今癌细胞转移,已经无法手术。为了陪母亲看病,我向公司申请停薪留职3个月。此刻的我,深深感受到一种有劲儿却使不上的无助感。难道生命总是这样顾此失彼吗?原本清晰的目标模糊了,我的生活和生命将走向何方?
你执着于什么,什么就会成为你的功课。唯有当你释然,能够提得起、放得下的时候,才能获得那份从容和淡定。这是数年之后我从不断反思中感悟到的。
我和姐姐带着母亲奔走于北京各大肿瘤医疗机构。经过反复考虑,一家人终做出了艰难的抉择:放弃西医治疗,选择保守维持,陪母亲回老家,走好后一段路。
接下来的那个秋天,我在老家一边照顾母亲,一边整理自己的心情。身边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我在北京发展多年,现在却游手好闲地待在老家。他们脸上疑惑的表情让我心绪烦乱,“身静心不静”,什么事情也干不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偶然的机缘让我接触到了萨提亚。
因为父亲患有抑郁症,我返回北京后,拜访了“中国萨提亚学习中心”。一番沟通后,中心的老师对我说:“既然你来了,你就参加学习吧!”当时,我心里不太能接受:“是我父亲生病,干吗让我上课?”但因为没有找新工作,我又是那种不允许自己闲下来的人,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参加了沈明莹老师的个人成长工作坊。
这是我次参加工作坊,一共8天,分两次进行。在次学习中,老师的一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你无法改变他人,只能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他人。”过去,我总觉得母亲太倔强,独自承担了许多生活重担,以致身患绝症;而父亲太软弱,面对压力,陷入了焦虑和抑郁。我试图改变他们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但仅靠外部压力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他们依然我行我素,同时把我也卷入了负面情绪之中。
从那时起,我开始了自我改造和蜕变。是的,我是一切的根源。我能做的就是改变自身,放下对他人的期待和苛求。放过别人,就是放过自己啊!
萨提亚课程完全是体验式的,这对于我这样习惯于逻辑思维的人来说,是有困难的。老师总是引导我:“你此刻的感受如何?”我很茫然——我没有感受!什么是感受?感受有什么用?谁会在乎我的感受?大家不都是在隐藏自己的感受吗?记得小时候,妈妈总对我说:“哭有什么用?有本事做出来给人看呀!”
面对死亡,母亲心如止水,她走得平静而有尊严。尽管我做好了失去至亲的思想准备,但当这一刻真正到来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的身体被掏空、心在流血——我其实没那么坚强。该如何面对哀伤?我们不能像处理事情那样去处理哀伤,因为它是一种情绪、情感,是一种充满整个身心和宇宙空间的能量。
带着挥之不去的哀伤,我又返回了北京,陪伴患有抑郁症的父亲。
一切都是好的安排。返回北京的第二周就是萨提亚课程的第二阶。现在想来,我感谢上天的精心安排,母亲在两次课程中间离开,她通过临终的示现,领我走上了这条个人成长之路。
在后一堂课上,按照惯例是要现场进行个案处理的,即团体治疗。老师选择了我。我走到教室中间,在老师的带领下打开了尘封已久的情感闸门,悲伤、眷恋、关爱、痛苦、怨恨、失落、绝望……如洪水般倾泻出来。这些情感,是我过去不愿或者不敢触碰的,而在现场,我带着它们和母亲、父亲、老公、孩子(由现场其他学员扮演的身份角色)逐一对话。这些话发自于我的内心深处,而不是经过深思熟虑,因为此刻,我的头脑中一片空白。在这种状态下处理情绪,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在某一瞬间,我和我的“感受”们拥抱在一起,它们都是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不需要特别处理,只要知道它们在这里,用觉察关照着它们,就一切安好……
母亲去世快5年了。在人生的两万多天中,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比例。如果把生命比作一部电影,那么这5年就是影片中值得回味的片段。3000多个日日夜夜,没有哪一天不是在变化中度过的。我机缘巧合地接触到了萨提亚,重新开始未来的职业道路。工作、学习、冥想、反思,我感受到成长带来的喜悦和力量—— 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力量。我此时的一份淡然、一份坚守,正是来源于这种力量。
序言
序 为生命着色
自从2009年与萨提亚模式相遇,我生命的色彩越来越丰富:在深邃的蓝色中,添加了温馨的粉、炽热的红和充满希望的绿。
温馨的粉色“装点”了我的家。在父母、亲密关系、个人成长工作坊中,我感受着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家庭案例。从不允许自己当众落泪,到抱着纸巾盒痛哭、肿着眼睛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生命故事,我发现,人与人之间居然可以如此亲近,人性居然如此美好而顽强!女儿的降临,使我和老公浪漫的“二人世界”变成了现实的“三人组合”。面对女儿,我的爱中既有期待,也增添了宽容;面对老公“高标准的期待”,我的态度从过去的逆反抵触变成了现在的坦诚沟通、深深感恩;面对妈妈,我也减少了讲道理、提要求,增添了一些倾听、鼓励,还有亲昵的玩笑……在家中,一个越来越温和、温暖的我在成长。
炽热的红色“激发”了我的事业。许多学员在学习萨提亚模式之后,更愿意也更敢于“倾听内心的声音”,去重新选择职业——不仅是一份自己擅长的、别人期待的工作,更是一项自己感兴趣的、内心渴望的事业——我也是其中之一。从2010年开始,我尝试着将萨提亚模式运用于企业咨询和培训中。一开始,我直接讲授一些经典的萨提亚理念和工具,有学员反馈说:挺深刻,只是用起来难。随后,我借鉴积极心理学、引导技术、教练等内容,提出了“心理资本提升”方案。贝曼老师提醒我:“活出萨提亚,而不是贩卖萨提亚。”随后的几年中,我一边思考着,一边继续跟随各位导师学习和践行。慢慢地,生命能量、团体动力、画面感、萨提亚信念等,这些抽象而深刻的概念一点点融合到我的成长中,过去的困惑和纠结逐渐消融,创造力和激情奔涌而出。
充满希望的绿色“拓展”了我的视野。这主要来自贝曼老师宏大的愿景:让6500万中国人更加幸福、健康和成功。我一直在思考,除了讲课、写书、写文章,我还能为这个愿景贡献什么呢?2014年夏季,一个灵感突然跃入脑海:或许,我们这些萨提亚学习者、践行者可以一起写一本书,将我们的成长历程通过一个个故事呈现出来,去激发更多的人觉察与成长。于是,这样一幅画面浮现在我的眼前:一株优雅而富有生命力的花朵在阳光下绽放着,而且每一年或是每两年,它都会生机勃勃地绽放一次。
通过发约稿信、电话沟通等,很多的萨提亚同路人热心地参与到这本书的创作中来。50多篇文章中,有很多催人泪下的肺腑之作、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好几次我看完稿件后泪流满面,哽咽着与作者分享自己的感触。尤其可贵的是,王俊华老师在百忙之中,黄祖尧老师在赴美探亲之际,还一遍遍地与我商议稿件修改事宜。当然,出版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沟通协调的过程中,我也遇到很多问题,沮丧、失望、烦躁的情绪让我几次想放弃。在犹豫不决之际,“让6500万中国人更加幸福、健康和成功”,这个美好的愿景重新点燃了我:这本“我们的书”要出!能量激发了,创意和资源就神奇地来了。终于,《绽放》浮出水面了,亭亭玉立。
曹宇红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资本”研修班特聘讲师
中关村人才协会“心理资本委员会”主席
《成为教练式的》《的自我》作者
绽放 曹宇红、刘诚哲、王俊华等 978755025871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