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乐理”这套系列乐理书编者为来自马来西 亚的琳娜昂,作者有多年音乐教育实践经验。
《音乐理论简单学(1)》是特别为4岁儿童所设计 的版本,书中有许许多多的练习与游戏。可以引导儿 童从这些书中找到学习音乐的*大兴趣。并且还可以 与“英皇乐理考级”同步使用!
音符时值(Time Values)
拍号(Time Signatures)
复习l(Revision 1)
五线谱上的音符(Notes on the Stave)
十六分音符(Semiquaver)
复习2(Revision 2)
休止符(Rests)
延音线(Ties)
附点音符(Dotted Notes)
复习3(Revision 3)
临时记号(Accidentals#b □)
半音程和全音程(Semitones and Tones)
调号(Key Signatures)
复习4(Revision 4)
音阶(Scales)
音程(Intervals)
主三和弦(Tonic Triads)
复习5(Revision 5)
编写节奏(Rhythm Writing)
演奏指示(Performance Directions)
综合练习(General Exercises)
找出意大利术语游戏(Know your Italian Terms Game)
纵横填字游戏(Crossword Puzzle Game)
这本书的内容结构清晰,章节划分得宜,整体上给人一种严谨、扎实的感觉,非常适合作为系统学习的第一步。它的优势在于对基础概念的定义和界限划分非常清晰,没有太多模棱两可的表述,这对于建立准确的乐理基础至关重要。例如,对于“旋律”与“曲调”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作者用近乎数学公式般的精确性给出了区分,这一点我非常欣赏。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这本书似乎在引入现代作曲技巧或至少是二十世纪以后的和声概念时戛然而止了。当我们顺利掌握了传统的大小调体系后,期待着能看到关于增减和弦、半音阶运用,甚至更前卫的十二音体系的影子,但全书止步于传统的终止式和基础转调范畴。这使得这本书的“简单学”的有效期限非常短,学完后读者会立刻面临一个知识断层,必须马上寻找下一本更进阶的书籍来填补空白。它更像是一份完美的“预科教材”,但远非一本可以伴随你整个学习旅程的“完全指南”,实用性和覆盖面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评分购买这本书完全是冲着“简单学”这三个字去的,因为我过去对乐理有种莫名的畏惧感,总觉得那些符号和规则晦涩难懂。这本书在开头确实做到了亲切,它没有一上来就扔出复杂的五线谱和术语,而是花了相当的篇幅来讲解听觉训练的重要性,甚至建议读者在阅读每一章之前先哼唱出相关的旋律片段。这个“先听后学”的思路非常对我的胃口,它让我意识到乐理不是孤立的规则,而是对我们已经在脑海中听到的声音的描述。然而,一旦进入到和弦的构造部分,这种轻松感就迅速消退了。书中使用的和弦标记体系,似乎更倾向于德奥体系或某种特定的教学流派,与我过去在其他教材中接触到的数字低音标记法存在显著差异。这导致我在对照已有的音乐片段进行分析时,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重新适应和转换这套标记系统,从而打断了原本流畅的学习体验。如果这本书能更灵活地引入几种主流的记谱或标记方法,并进行简要的对比说明,会大大提升其对不同背景学习者的友好度。
评分我是一名自学作曲的爱好者,手头已经有几本市面上流行的乐理参考书,所以这次拿起这本《音乐理论简单学(1)/我爱乐理》主要是想看看它在基础概念的梳理上是否有独到之处。说实话,它在介绍音程和旋律进行的部分处理得相当扎实,尤其是对大小调自然音阶的构建逻辑,阐述得非常流畅。作者似乎非常注重逻辑链条的完整性,使得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上一个知识点的必然延伸,这对于理解“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非常有帮助。但有趣的是,在谈到节奏和节拍的划分时,篇幅明显缩水了,感觉处理得有些匆忙。比如,三连音和附点的复杂组合,书中只是简单地罗列了记法,并没有深入探讨它们在不同音乐风格中是如何影响律动感和速度感的。这让我感觉作者可能更偏向于古典或传统和声的学习路径,而对现代音乐中节奏的灵活性和细微变化关注不足。总而言之,作为入门的理论基石,它提供了坚固的地基,但若想在节奏层面有更深入的构建,可能还需要依赖其他更侧重实践的书籍来补充。
评分从排版和印刷质量来看,这本书的成本控制做得相当到位,纸张够厚,油墨清晰,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的疲劳感控制得不错。我特别欣赏它在一些历史背景的穿插介绍上所下的功夫。在讨论到大调和声功能时,作者穿插了几段关于中世纪音乐发展对三度叠置和声形成影响的简短叙述,这使得冰冷的理论知识瞬间有了历史的温度和发展的脉络。这种“知识点+背景故事”的模式,对于我这种喜欢追根溯源的学习者来说,是极大的加分项。但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似乎过于侧重理论的“描述性”而非“应用性”。举个例子,当我们学完主属和弦的紧张感与解决后,书中并没有提供太多关于如何将这种关系应用到实际的歌曲创作或即兴演奏中的具体指导。它告诉你了“是什么”,但对于“如何用”的指导则显得非常保守和简略。对于一个希望将乐理知识尽快投入实践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在“桥梁”的搭建上做得不够结实,让人感觉像是在学习一座精美的蓝图,却缺少了施工队的指导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有意思的,封面用了那种做旧的米黄色纸张,摸起来有点粗粝的质感,跟市面上那些光溜溜的精装书感觉完全不一样。我本来以为“简单学”这个名字会配上那种很花哨的插图或者卡通化的排版,结果内页的字体选择相当朴素,排版也比较规整,看起来像一本正经的教科书,这让我稍微有点意外。初翻的时候,我注意到它在章节开头会用一些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一些基础概念,比如用盖房子的结构来比拟和声的层级关系,这种试图拉近与读者距离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当我真正深入到具体的乐理知识点时,比如关于调式转换的解释部分,虽然文字描述很清晰,但总觉得缺少了关键的——也许是音频示例或者更直观的图表辅助——来真正固化这种抽象的理解。这本书的野心似乎是想用最少的篇幅涵盖最多的基础乐理,但这种“精简”的代价可能就是,对于那些完全没有音乐背景的新手来说,某些关键的转折点会显得过于跳跃,需要读者自己花额外的时间去反复咀嚼和消化。整体而言,它成功地营造了一种低调、务实的学习氛围,但学习的坡度在某些地方稍微有些陡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