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蒂安世界钢琴名曲集》选取音乐**五个 主要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名曲原作,以循序渐进的方 式编排,分为5册,每侧均附有完整的示范CD(各一 至两张),使学习与欣赏同步进行。
本书是其中的第3册,由詹姆斯·巴斯蒂安编, 既可作为《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和《巴斯蒂安成人钢 琴教程》的配套曲集使用,也可作为钢琴经典作品教 学和演奏使用,适合初级到中**的学生学习使用, 也适合成人自娱自乐。
巴洛克时期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
创意曲***3
创意曲***4
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1685—1759)
小奏鸣曲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1685—1757)
奏鸣曲,L.58
格奥尔格·***·泰勒曼(1681—1767)
A大调组曲
古典主义时期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827)
奏鸣曲,Op.49,No.2
多梅尼科·奇马罗萨(1749—1801)
奏鸣曲
约瑟夫·海顿(1732—1809)
奏鸣曲,Hob.XVI:7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1791)
土耳其进行曲
奏鸣曲,K.545
浪漫主义时期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
G小调波洛奈兹舞曲
A大调前奏曲,Op.28,No.7
C小调前奏曲,Op.28,No.20
E小调前奏曲,Op.28,No.4
B小调前奏曲,Op.28,No.6
斯蒂芬·海莱尔(1813—1888)
奇特的故事,Op.138,No.9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1809—1847)
塔兰泰拉舞曲,Op.102,No.3
弗拉季米尔·雷比科夫(1866—1920)
忧郁圆舞曲,Op.2,No.3
弗朗茨·舒伯特(1797—1828)
降B大调谐谑曲,DV 593
C大调圆舞曲,Op.77,***
A小调圆舞曲,Op.77,No.9
罗伯特·舒曼(1810—1856)
捉迷藏,Op.15,No.3
重大事件,Op.15,No.6
圣诞老人,Op.68。***2
彼得·伊利奇·柴科夫斯基(1840—1893)
云雀之歌,Op.36,No.22
现代时期
迪米特里·卡巴列夫斯基(1904—1986)
四首回旋曲,Op.60
***,进行曲
No.2,舞曲
No.3,歌曲
No.4,托卡塔
我尝试使用这套教材里的练习曲目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系统性练习,尤其是中级部分的那些复调作品,感觉对我的手指独立性和均匀度有了质的飞跃。坦白说,我之前在处理一些巴赫风格的赋格时,总感觉左右手的线条纠缠不清,但这本书提供的指法建议和分句提示,简直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它不是那种简单粗暴地把技巧堆砌在一起的曲目集,而是很注重音乐逻辑的构建。举个例子,某个练习曲中,它对“呼吸点”的标注非常精确,指导我如何在乐句的高潮处稍作停顿,以突出旋律的歌唱性,而不是机械地跑完音符。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技术上的瓶颈并非是手指不够灵活,而是对音乐结构理解不到位。通过这些曲目的打磨,我发现自己对乐句的塑造能力增强了,弹奏出来的音乐不再是干瘪的音符堆砌,而是有了生命力和呼吸感。这套曲集对于想要从“会弹”跨越到“会唱”的进阶学习者来说,价值无可估量。
评分这张配套光盘的音质和演奏水平,绝对是我听过的引进版教材中最为顶尖的。我通常习惯将光盘内容导入到我的数字播放器中,作为背景参考或进行节奏模仿。这张碟片的录音非常干净,动态范围处理得极其出色,即便是最轻柔的Pianissimo部分,也能清晰地捕捉到钢琴的泛音和触键的细腻变化。更让我赞叹的是演奏者的诠释风格,它非常忠实于原著,但又充满了恰到好处的个人情感融入。比如对某个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品的处理,演奏者并没有过度沉溺于华丽的炫技,而是精准地把握了原作那种内敛的忧郁和深沉,使得学习者在模仿时,能更深刻地理解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绪”而非“音符”。我曾听过其他版本,有些演奏过于僵硬,有些则矫揉造作,唯独这个版本,提供了一种近乎完美的示范参考,对于提升我的听觉审美和内在音乐性,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评分我必须提及一下这本书在“国际化视野”上的贡献。它引进的这些曲目,很多都是我们国内传统教材中相对罕见的,它们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流派的优秀作曲家,极大地拓宽了我的音乐视野。以往的练习可能过多集中在德奥体系,但这本书里收录的一些斯拉夫学派或是北欧作曲家的作品,其和声语言和节奏特点都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对我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表达方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某几首东欧风格的作品,对踏板的运用和对非传统调性的处理有着独特的见解,这迫使我必须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式去思考如何运用钢琴这件乐器来表现异域风情。通过接触这些多元化的音乐语言,我的演奏风格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包容,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审美范式。这种真正的“世界名曲集”的价值,就在于其不可替代的文化广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太精美了,光是拿在手里摩挲封面上的烫金字样和那幅古典油画风格的插图,就让人心情舒畅。我特别喜欢那种厚实、带有微微磨砂质感的纸张,翻阅起来既有仪式感,又感觉对乐谱的保护性非常好。内页的排版也是一绝,字体选择非常考究,黑白分明,即便是复杂的和弦标记和指法提示,也清晰可辨,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长时间盯着乐谱练习的乐手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记得有一次在昏暗的灯光下练习,以往的乐谱常常因为墨色太淡而看不清,但这本书即便是光线不佳时,那些关键的力度记号和速度变化依然能牢牢抓住我的视线,极大地减少了阅读错误。而且,随书附带的那张光盘的收纳位置设计得非常巧妙,严丝合缝地嵌在后扉页内侧,既不会轻易滑脱,也不会影响整本书的平整度,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出版方对演奏者体验的深度考量。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教材或曲集,不如说更像是一件艺术品,值得珍藏。
评分对于一个自学者而言,选择教材的难度不亚于选择一位良师益友。我之所以坚持使用这本“世界名曲集”,是因为它在难度跨度和曲目广度上的平衡做得无懈可击。它不是那种只偏重某一个时代或某一种风格的偏科教材。从巴洛克时期严谨的对位练习,到古典时期的清晰结构把握,再到浪漫主义时期情感的奔放表达,甚至还涵盖了一些近现代的色彩尝试,几乎囊括了钢琴学习者一生中都会反复接触到的核心曲目。最重要的是,它的难度梯度设计得非常科学合理,前几首曲子可能只是对基础技巧的巩固,但随着页码的推进,技巧要求会逐步提升,直至挑战一些需要成熟演奏能力的曲目。这种循序渐进的编排,让我始终对自己的进步保持着清晰的认知,避免了因盲目挑战过难曲目而产生的挫败感,也确保了学习过程的连贯性和持久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