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艺术教育大系:和声学教程(音乐卷)
:68.00元
作者:桑桐 著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5-01
ISBN:9787805539539
字数:
页码:55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艺术教育大系:和声学教程(音乐卷)》分上、下两编,上编为“传统和声”,其中大部分内容选自拙著《和声的理论与应用》,但稍加削减。由于大部分作曲、理论在音乐中学或校外已学习过基础的和声知识,故本教程将調内和声材料归纳为部分“自然音和声的复习”。下编为“近代和声”,是本教程新编的部分,试图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传统和声以后的一些近代和声的应用方法。从四个方面讲授、分析近代和声的一些处理方法。它们的范围限于十二平均律的和声手法,一般不涉及非十二平均律基础的处理方法,亦不涉及旋律、节奏以及作曲法等方面。
目录
作者介绍
序言
这本《和声学教程》的书拿到手的时候,我就被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清晰的逻辑结构深深吸引住了。作为一名自学音乐理论的爱好者,我常常在众多的教材中感到迷茫,要么过于偏重枯燥的规则堆砌,要么就是概念讲解得含糊不清,让人抓不住重点。然而,这本书却恰恰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从最基础的音程、和弦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入复杂的和声进行和织体处理,每一步的过渡都显得水到渠成。特别是书中对于调式和声的论述,简直是茅塞顿开。作者没有停留在传统的级进和弦分析,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作曲家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色彩和声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的。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中穿插的大量实例,这些选自经典作品的片段,不仅直观地展示了理论的应用,更让我对那些耳熟能详的乐章有了全新的理解。那种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能力,是衡量一本优秀教程的关键,而《和声学教程》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在“教”和声,更是在“培养”对音乐声音的感知和审美。
评分说实话,我对于音乐理论的学习一直抱着一种敬畏又有点畏惧的态度,总觉得那些黑白键上的规则和符号离我的创作实践有点远。《和声学教程》这本书,用它那极富画面感的语言,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刻板印象。它没有用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来压制读者,反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琴师在耐心地为你揭示乐曲背后的秘密。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功能和声”的那一章,作者将“属”、“下属”、“主和弦”的推拉关系描述得如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充满了张力和解决。这种贴近生活、富有情感的描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练习题设计得非常巧妙,它们不是简单的公式套用,而是鼓励你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进行”,而不是“只能这样进行”。这种引导性的思维训练,对于想要真正掌握和声、并将其融入个人风格的音乐人来说,是无价之宝。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对巴赫的对位法作品的理解都深入了一层,原来那些看似严谨的限制背后,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声音可能性。
评分最近我正在尝试将我自己的钢琴作品进行配器和编曲,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和声听起来“饱满”而不“拥挤”。很多教程在讲到“和声的配置”时,要么就是停留在四部和声的固定模式,要么就是直接跳到复杂的现代配器法,中间的过渡环节总是缺失。《和声学教程》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桥梁。它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解析了不同声部在不同音域中的听感差异,以及如何通过改变转位和增减和弦内音来实现音色的变化。尤其是关于“不协和音的解决”那一部分,作者的讲解非常细致,它不仅告诉你哪些音程是协和的,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如何让那些充满张力的不协和音,在听觉上达到一个既不突兀又充满色彩的释放点。我按照书中的指导,调整了我一首慢板乐章的和声织体,效果立竿见影,原本略显单薄的声部一下子变得立体而富有层次感,简直像是给我的音乐装上了高保真音响。
评分我是一个对音乐史发展脉络非常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在讲解和声规则时,总能巧妙地将其置于历史的语境中,这使得学习过程充满了探寻的乐趣。《和声学教程》并非一本孤立的“工具书”,它更像是一部浓缩的西方音乐和声发展史的导览图。例如,当它讲解到如何处理导音和弦时,会自然地引出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对功能性关系的强化,再对比到浪漫主义晚期,和声如何开始“脱离”原有的功能束缚,寻求更大的调性模糊性。这种“前因后果”的叙事方式,让我对和声学的演变有了更宏观的认识,不再觉得那些规则是凭空出现的教条,而是特定历史时期音乐家对声音美学的探索结果。书中对“模糊调性”的讨论,特别是对于如何运用半音进行和代理和弦来制造色彩感,写得尤其透彻,这对于我理解德彪西和拉威尔的作品结构,提供了极其关键的理论支撑。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也值得一提,这对于需要反复查阅和做笔记的学习者来说非常重要。纸张的质地很好,墨水清晰,即使用铅笔做了大量的勾画和批注,也丝毫没有浸染的现象。更重要的是,书中的谱例排版极其清晰,五线谱和和弦标记的对应关系一目了然,这在阅读复杂的和声进行时,极大地减少了我的阅读疲劳。我之前买过一些排版拥挤的教材,每次看谱例都要眯着眼睛去分辨那些小小的音符,效率极低。《和声学教程》在这方面显然是下了大功夫的,每一个和弦的标记、每一个声部的走向,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此外,书本的开本适中,便于携带,我常常把它放在琴包里,在通勤路上也能随时翻阅,这对于碎片化学习的现代人来说,是一个非常贴心的设计。总而言之,从内容的深度、逻辑的严密性到最终呈现的阅读体验,这本书都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无疑是我音乐学习资料库中最珍贵的一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