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信号与系统辅导与题解(宋琪)(与美国MIT麻省理工本科教材配套)
定价:23.00元
作者:宋琪,陆三兰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609795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本书很经典,不仅内容丰富,条理清楚,习题数量多,而且实际应用介绍得多,习题按照由易到难,由理论到实际,有层次地合理地安排。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也有利于学生自学。
内容提要
本书是奥本海姆教授主编的、电子工业出版社引进出版的《信号与系统》(第2版)一书的配套的部分习题解答和学习指导。针对原教材中~5章、第7章、第9章和0章后的基础题,将有答案的基础题作为例题,没有答案的基础题作为习题,并给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过程,少数题目甚至给出了多种解法。为了方便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每章开始均有本章内容小结。《信号与系统辅导与题解(信号与系统奥本海姆第2版经典教材辅导用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习辅导教材,也可作为报考电子信息、通信类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的复习参考书。
目录
章 信号与系统 1.1 学习要点 1.1.1 信号 1.1.2 几种基本信号 1.1.3 系统 1.1.4 系统的性质 1.2 典型例题 1.3 习题解答第2章 线性时不变系统 2.1 学习要点 2.1.1 离散时间LTI系统 2.1.2 连续时间LTI系统 2.1.3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 2.1.4 用微分方程描述的LTI系统 2.1.5 用差分方程描述的LTI系统 2.1.6 奇异函数 2.2 典型例题 2.3 习题解答第3章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 3.1 学习要点 3.1.1 LTI系统对复指数信号的响应 3.1.2 毛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 3.1.3 连续时间傅里叶级数(FS)性质 3.1.4 离散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 3.1.5 离散时间傅里叶级数性质 3.1.6 傅里叶级数与LTI系统 3.2 典型例题 3.3 习题解答第4章 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 4.1 学习要点 4.1.1 非周期信号的表示: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 4.1.2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4.1.3 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FT)的性质 4.1.4 连续时间LTI系统的频率响应 4.1.5 滤波 4.1.6 带宽 4.2 典型例题 4.3 习题解答第5章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5.1 学习要点 5.1.1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对 5.1.2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与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区别 5.1.3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收敛性 5.1.4 周期序列的傅里叶变换 5.1.5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5.1.6 由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所描述的离散LTI系统 5.2 典型例题 5.3 习题解答第6章 采样 6.1 学习要点 6.1.1 冲激串采样 6.1.2 采样定理 6.1.3 利用内插由采样点重建信号 6.1.4 连续信号的离散处理 6.2 典型例题 6.3 习题解答第7章 拉普拉斯变换 7.1 学习要点 7.1.1 拉普拉斯变换及其与CTFT的关系 7.1.2 拉普拉斯变换的收敛域(ROC) 7.1.3 拉普拉斯逆变换 7.1.4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7.1.5 用几何作图法由极一零点分布图求傅里叶变换 7.1.6 用拉普拉斯变换来表征和分析LTI系统 7.1.7 连续时间系统的方框图表示 7.1.8 单边拉普拉斯变换 7.2 典型例题 7.3 习题解答第8章 z变换 8.1 学习要点 8.1.1 z变换及其与DTFT的关系 8.1.2 z变换的收敛域(ROC) 8.1.3 逆z变换 8.1.4 z变换的性质 8.1.5 用几何作图法由极-零点分布图求傅里叶变换 8.1.6 用z变换来表征和分析LTI系统 8.1.7 离散时间系统的方框图表示 8.1.8 单边z变换 8.2 典型例题 8.3 习题解答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装帧结实耐用,即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出现松散或者页面脱落的现象。纸张的质感非常好,触感细腻,拿在手里分量感十足,让人感觉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工具书。更值得称赞的是,字体设计清晰易读,行距和字距的设置都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尤其是那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和图表,都印制得非常精细,线条流畅,没有任何模糊不清的地方。封面设计虽然朴实,但透露出一种严谨的学术气息,让人一看到就知道这是一本“硬核”的教材。从整体的制作工艺来看,出版社在细节上确实下足了功夫,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反复研读的理工科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可以说,光是拿到这本书的实体,就已经让人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评分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在“思维拓展”方面的贡献是独一无二的。它似乎不仅仅是在教授“如何计算”,更是在培养“如何思考”信号处理问题的方法论。在一些关键的理论推导后面,经常会穿插一些“思考点”或者“应用延伸”,这些内容往往是教科书本身为了保持篇幅或结构简洁而略去的部分。正是这些“点睛之笔”,帮助我构建起了一个更宏观的认知框架,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我们要用傅里叶变换而不是单纯的代数运算。它成功地将这门偏理论的学科,转化成了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提升一个工程师或研究人员的思维层次,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但同时又保持着一种令人尊敬的专业性,丝毫没有那种为了迎合大众而降低深度的倾向。它直接采用了国际上主流的、与前沿研究接轨的术语体系,这对于我们这些目标是继续深造或进入国际化工作环境的人来说至关重要。作者在引入新概念时,总能精准地把握好“深度”与“广度”的平衡点。例如,在阐述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系统的转换时,处理得极其到位,既保证了数学的严密性,又照顾到了不同背景读者的理解需求。读起来,你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这使得整本书的“含金量”极高,读起来让人感到踏实和可靠。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组织逻辑性强到令人惊叹,仿佛作者对信号与系统这门学科的脉络有着上帝般的洞察力。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将看似抽象的概念逐步具体化。初学者往往会被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这些“大山”所困扰,但这本书的讲解路径却能巧妙地引导读者绕过那些最初的思维障碍。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一上来就抛出复杂的数学推导,而是先用直观的物理意义或类比来铺垫,让理论“活”起来。读完一个章节后,我能清晰地感受到知识是如何像拼图一样一块块契合起来的,而不是零散地堆砌。这种行文风格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它极大地降低了对初学者的“劝退率”,让人愿意主动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细节。
评分对于我这种偏爱动手实践的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案例和习题简直就是一座宝库。很多教材的习题往往是公式的简单代换,做完后感觉知识点依旧停留在纸面上。但这里的题目明显注入了更多工程实践的影子,很多情境设置都贴近真实世界中滤波器设计、通信系统分析等场景。更重要的是,配套的详细解答部分,不仅仅是给出最终答案,而是完整地展示了思考过程和每一步推导的原理依据。这种“带着你一步步走”的辅导方式,远比自己对着答案死磕有效得多。它教会了我如何结构化地解决一个复杂的信号处理问题,这种能力远比记住几个公式要宝贵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