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反对爱情:那些外遇者教我的事儿(婚姻其实是一种阴谋……)
定价:29.80元
作者:劳拉·吉普妮斯
出版社:暂无
出版日期:2011-07-01
ISBN:978754770170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部挑战社会伦理底线的惊世骇俗之作。
有外遇的人,请起立。幻想过外遇但还没付诸实行的,也请起立。扮演第三者还有被戴绿帽的老公、忍气吞声的老婆,也请起立。还有谁是坐着的吗?
婚姻这个当代*重要的爱情制度,产品不良率(离婚率)已经高达50%,但从来没有人怪罪婚姻的生产流程有问题:恋人们照样失控地奔向礼堂,毫不在乎自己有一半机率成为爱情的瑕疵品。
让我们大胆想象一种可能性:离婚人数之所以暴增,会不会因为婚姻制度已经不适合这个年代,就像“室内电话”无法满足现代人随时需要沟通的需求,所以我们需要“手机”一样?
“伴我一生”,“忠贞不渝”这种持续了三百多年的爱情观,已经是众人臣服的**党,在它之前人人软脚,没人敢反抗。
美国*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劳拉吉普妮斯重磅巨著大陆面世。这位呛辣的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决心站出来对抗,企图推翻爱情的模式。她希望用*激烈的方式,将你从爱情的温柔乡里震出。所以阅读前请系好安全带,免得你脆弱的感情就此碎尸万段。
婚姻,其实是一个统治阴谋……跟吉普妮斯比,李银河都OUT了!欢迎拍砖!欢迎吐口水!
作者犀利地批判了人类对婚姻制度的迷恋式顺从,直指两性情感*不堪目睹现实面。
挑战人类一夫一妻的“专偶制”伦理底线,质疑婚姻制度的合理性。是迄今为止,全球**一本质疑婚姻制度和爱情的两性情感之书。
我们选择适合的伴侣,精密地计算他们的资产,仔细地衡量每个可能人选在市场上的价值,刮除浪漫的假面,我们都是不折不扣的现实主义者,手上拿着小型计算器、卡尺和放大镜。现代爱情真正的蜕变,在于衡量配偶物质资产与社会资产,已内化到爱情心理与欲望的潜意识结构里。
如果伴侣只是彼此的监狱、如果爱的功利目的与爱的理想背离,如果婚姻——我们遵循维系的习俗——为使爱情保持忠贞的制度变成忠贞的**破坏者时,我们还要不要爱下去?
内容提要
对大多数当代人来说,偶尔打打野味,与全心拥戴一夫一妻制,两者之间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冲突。衡量配偶物质资产与社会资产已内化到爱情心理与欲望的潜意识结构里,当“伴我一生”,“忠贞不渝”等支撑爱情的柱石一根根坍塌时,婚姻还会是爱情的梦想吗?劳拉·吉普妮斯深入考察了现代人心灵的困境与欲望,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讨论婚姻制度和爱情教条之疑惑,其观点可谓一针见血,鞭辟入里。恐有将你从爱情的温柔乡里震出之虞,所以阅读前请系好安全带,免得你脆弱的感情就此碎尸万段。
目录
读前须知/1
绪论:我刚好遇到了/4
章 爱的劳动
爱情要“努力”维持 /18
爱情的低工作时数 / 20
我们自己选择了爱情?/25
爱情政权的维和部队 / 34
和谐社会需要的爱情关系/ 39
:小小的乌托邦世界/46
论辩与悲歌 /53
第二章 家庭集中营
现代爱情的特点/67
亲密关系的种种辅助维生系统/74
伴侣错综复杂的需求/81
爱情的文法课课程/93
“不可以”列表/96
通俗文化中的“反”爱情 /109
第三章 爱的艺术
偷来的时光:的时光 /129
也是艺术/134
当第三者踏进家门/139
就算配偶不在场/141
关于欺/148
捉奸在床/158
改变与反对改变/161
第四章 追求幸福
在压抑和解放间挣扎的我们/173
还有谁支持婚姻制度/176
公众人物的私生活/183
配偶风格/188
“我愿意效忠”国家?/198
反对爱情的寓言/217
爱与工作/224
爱情VS反对爱情/232
作者介绍
劳拉·吉普妮斯(Laura Kipnis)
美国西北大学广播电视电影系教授,也是文化及媒体批评家,谈论领域包括性别议题和当代文化。曾于2007年来台参加第七届“性/别政治”超薄型国际学术研讨会,讨论的题目是“无价”。
文摘
序言
这本《反对爱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那种近乎“解构”婚姻的勇气和视角。我一直以来被教育的都是婚姻的“神圣性”和“唯一性”,忠诚是基石,长久是目标。但这本书却像一位冷峻的侦探,仔细地解剖婚姻这台精密的机器,试图找出它运作的“隐形规则”和“潜在漏洞”。它并没有美化外遇,而是将外遇者作为一种“案例”,去研究他们行为背后所触及到的关于人性、欲望、以及社会期待的复杂议题。我开始思考,我们所追求的“爱情”本身,是否就存在某种内在的局限性,导致它在漫长的婚姻关系中难以维系?书里的一些论述,比如将婚姻比作一种“契约”或“社会建构”,颠覆了我过去对婚姻的浪漫想象。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并非在“反对爱情”,而是在“反对”一种被理想化、被过度美化的婚姻模式。这本书不是为了鼓吹不负责任,而是为了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婚姻和爱情并非天然完美,它们需要被理解、被调整,甚至有时需要被“反对”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和真实。
评分《反对爱情》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老到的心理治疗师,用一种极为坦诚甚至有些犀利的方式,揭示了我们许多不愿面对的真相。它并没有试图去“治愈”谁,也没有提供什么“万能药”,而是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深入地剖析婚姻制度以及其中夹杂的爱与背叛。我尤其欣赏它对“外遇者”的解读,不再简单地将其定义为“坏人”,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极端的情绪和心理困境的体现。这本书让我开始质疑,我们所推崇的“完美爱情”和“忠贞不渝”,是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社会强加的“幻觉”?当现实中的婚姻出现裂痕时,我们往往归咎于个人道德的缺失,却很少去反思婚姻本身是否承载了过多的期待,或者说,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承诺”的重量。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忠诚”的含义,它不仅仅是对伴侣的承诺,更是对自己真实情感和需求的负责。它让我意识到,理解和接纳人性中的不完美,或许才是通往真正成熟和幸福的关键。
评分这本书的论点非常大胆,它挑战了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许多固有观念。它并没有回避婚姻中的痛苦、欺骗和失望,反而将这些现象视为“案例”,深入分析其根源。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反思”的可能性。我曾经也对外遇者抱有强烈的道德谴责,但这本书让我开始去思考,是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会驱使一个人走向“背叛”。它并没有为外遇开脱,而是试图去理解那些被忽视的“人性维度”。婚姻,在书中被描绘成了一种复杂的社会契约,其中掺杂着情感、利益、社会压力以及个人的欲望。这种视角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婚姻的期待,是否过于理想化,是否忽略了人性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它让我明白,爱情并非永恒不变的童话,而婚姻也并非保险箱。这本书带来的不是对爱情的绝望,而是一种对现实更深刻的认知,以及在认知之后,如何更好地去面对和经营亲密关系。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那种带着些许叛逆又饱含深思的色彩搭配,仿佛在预示着一场与传统观念的正面交锋。我一直对那些“边缘”的、不被主流社会所全然接纳的观点充满好奇,尤其是当这些观点与我们最为熟悉的情感关系——婚姻——挂钩时。它挑战了我一直以来对于“忠诚”和“圆满”的定义,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看似牢不可破的婚姻契约背后,是否存在着更深层次的、被我们忽视的复杂性。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内心深处一直隐藏着的不安和疑问,让我得以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那些发生在亲密关系中的种种不尽如人意,甚至是被贴上“背叛”标签的事件。它并没有给出简单的道德评判,而是试图深入剖析外遇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以及婚姻制度本身可能存在的某些“设计缺陷”。这种不回避争议,直面人性幽暗面的勇气,是我最欣赏它的地方。它不是一本轻飘飘的鸡汤读物,也不是一本充斥着空洞理论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拷问和对社会现象的冷静观察,读起来既有震撼,也有启发,引人深思。
评分读完《反对爱情》,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解放”。多年来,我像大多数人一样,在婚姻的框架下努力扮演着一个“好伴侣”的角色,遵循着社会赋予的“应该”和“不应该”。然而,内心深处总有一种莫名的压抑和不满足。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或者说是一声振聋发聩的呐喊,直接戳破了许多我习以为常的“真相”。它没有回避外遇的痛苦和破坏性,但它更着重于探索这些现象背后,婚姻制度本身可能存在的“诱因”。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幸福婚姻”的定义,是不是过于狭隘?是不是过于依赖于他人的认可和外界的标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自由不在于打破规则,而在于理解规则,并在理解规则之后,找到属于自己的、更真实、更自在的生活方式。它让我敢于承认自己内心的复杂和矛盾,不再因为一些“不符合主流”的想法而感到羞愧。它不是一本提供“处方”的书,而是一本提供“视角”的书,它帮助我打开了新的思考维度,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平和、更成熟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尤其是关于爱与承诺的那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