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 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
定价:22.00元
售价:16.5元,便宜5.5元,折扣75
作者:王永红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50839657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18kg
王永红等编著的《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开展了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专业课程改革,即以培养电子设备安装调试与检修、电子产品的设计与研发等岗位能力为目标,依据岗位的职业活动工作过程,即电子电路读图、识图及元器件测试;装接与调试;故障排查;电路设计与调试等实际工作任务为出发点,以小型电子项目的装接、调试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训练过程,设计出便于学校设备实施的13个项目和众多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同时学习性工作任务要兼顾后续专业课程所必需的知识点要求,将知识点**地融合在任务中,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了本书。
本书适用于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等自动化类专业使用,还可作为其他在职人员参考用书。教材内容可根据专业要求和教学时数进行取舍。
王永红等编著的《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
《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共分13个项目和6个附录,主要介绍了直流稳压电源安装与调试,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功率放大电路安装与调试,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Rc振荡电路接线与调试,逻辑测试笔电路的安装与调试,三人多数表决电路设计、安装与调试,触发器组成三人抢答器安装与调试,译码显示电路的安装与应用,8选1数据选择器的应用与装接,集成计数器的设计安装与调试,电子门铃电路的安装与调试,以及国产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方法与部分型号对照表,逻辑代数常用的基本公式与基本定律,TTL系列集成电路型号对照表,cMOs集成电路型号对照表,常用元件型号含义及标称值、数制与码制。
《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适用于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力系统自动化等自动化类专业的学生使用,还可作为其他在职人员参考用书。
前言
项目一 直流稳压电源安装与调试
任务一 二极管、稳压管、电阻和电容的识别与测试
任务二 集成稳压电源电路接线与调试
思考题与习题
项目二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一 三极管的基本知识与测试
任务二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思考题与习题
项目三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思考题与习题
项目四 功率放大电路安装与调试
思考题与习题
项目五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任务一 差动放大电路的接线与调试
任务二 集成运算放大器运算功能测试
任务三 报警器电路的接线与调试
思考题与习题
项目六 RC振荡电路接线与调试
思考题与习题
项目七 逻辑测试笔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一 用与非门芯片设计组成与门、或门、异或门电路,并完成接线与测试
任务二 逻辑测试笔电路安装与调试
思考题与习题
项目八 三人多数表决电路设计、安装与调试
任务一 逻辑电路设计方法
任务二 卡诺图化简法
任务三 三人多数表决电路设计、接线与调试
思考题与习题
项目九 触发器组成三人抢答器安装与调试
任务一 边沿D触发器认识与功能测试
任务二 边沿JK触发器认识与功能测试
任务三 触发器组成三人抢答器安装与调试
思考题与习题
项目十 译码显示电路的安装与应用
任务一 CT74LSl38译码器芯片认识与功能测试
任务二 二一十进制译码器CT74LS42芯片认识与功能测试
任务三 显示译码器及七段译码器CD451l功能测试
扩展任务编码器的认识及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项目十一 8选1数据选择器的装接与应用
任务一 认识数据选择器芯片
任务二 用CT74Ls151设计有否决权的三人表决电路及其安装与调试
思考题与习题
项目十二 集成计数器的设计安装与调试
任务一 CT74LSl60、CT74LS161芯片认识及组成Ⅳ进制计数器设计方法、装接与调试
任务二 24进制计数器设计方法、装接与调试
思考题与习题
项目十三 电子门铃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思考题与习题
附录A 国产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方法与部分型号对照表
附录B 逻辑代数常用的基本公式与基本定律
附录C TTL系列集成电路型号对照表
附录D CMOS集成电路型号对照表
附录E 常用元件型号含义及标称值
附录F 数制与码制
书中对于实际操作环节的描述,简直是脱离了现代工程实践的“空中楼阁”。它似乎停留在十年前甚至更久远的设备和工具的背景下,许多步骤和方法论在如今的自动化和数字化安装流程中早已被淘汰或被更高效的手段取代。例如,在讲解如何检测一个模块是否正常工作时,书中详细描述了使用万用表进行电阻和电压的逐点测量,这个过程繁琐且耗时,但在实际的工厂或工程现场,我们现在更多依赖的是专用的诊断软件接口或者集成测试系统,只需要几秒钟就能获得全面的状态报告。书中对这些现代化的调试手段几乎只字未提,或者提到了也只是寥寥数语,显得极其保守和落后。这让作为读者的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时间错位感”,感觉自己正在学习如何用算盘进行复杂的复式记账,而不是学习如何操作当今的电子设备。这种知识的滞后性,使得这本书的指导价值大打折扣,因为它培养出来的技能,很可能在学生踏入职场的第一天就会被证明是低效的。
评分我翻阅这本书时,最让我感到困惑和不解的是其内容的逻辑组织方式,简直像是一团打了死结的毛线球。章节之间的衔接生硬得像是被人用剪刀强行接上去的,前一章还在热火朝天地讨论如何进行基础的元件识别,下一章却突然跳跃到了高深的系统级故障诊断,中间缺失了大量至关重要的过渡性知识点。举个例子,书中对“接地”这个核心概念的处理就极其草率,只是蜻蜓点水地提了几句重要性,却没有深入讲解不同接地方式的原理、适用场景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这对于一个需要严格遵循规范进行安装的专业人士来说,是致命的知识断层。而且,很多关键术语的定义也处理得非常模糊,似乎默认读者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行业背景知识,但实际上,这本教材的目标群体显然是初次接触这门技术的高职高专学生。这种“想当然”的编写思路,导致学习过程充满了猜谜游戏,我不得不频繁地查阅其他更专业的参考资料来填补这些巨大的知识黑洞,这完全违背了教材“自成体系、引导学习”的初衷,使得学习效率直线下降。
评分阅读这本书时,我发现其行文风格极其刻板和教条化,充满了大量的、几乎没有可操作性的理论陈述,而真正能指导动手实践的“干货”却少得可怜。大量的篇幅被用来阐述一些宏大但抽象的概念,比如“优化安装流程的哲学意义”或是“保障系统稳定性的辩证关系”,这些文字读起来像是哲学论文,而不是一本技术手册。举个例子,当书中介绍如何处理线缆的应力弯曲半径时,它可能用了一整段话来讨论“应力分布的均匀性对材料疲劳寿命的长期影响”,但却完全没有提供一个清晰的图示来展示“最小弯曲半径”的实际数值范围,也没有给出不同线缆材质的具体参考标准。这种过于注重“形而上”的描述而忽略了“形而下”操作细节的写法,让读者在面对真实的项目时,依然感到手足无措。技术教材的价值在于将复杂的技术转化为清晰、可执行的步骤,而这本书却反其道而行之,把简单的操作描述得如同晦涩难懂的学术论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灾难,那种老旧的、仿佛从上个世纪直接“穿越”过来的排版风格,让人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买到了一本年代久远的二手书。打开内页,印刷质量也只能用“勉强凑合”来形容,字迹边缘有些模糊,油墨的浓淡变化让人阅读起来着实需要集中十二分的精神去辨认那些本该清晰的电路符号和操作步骤。更不用提那些插图了,线条粗糙得像是用圆珠笔随意勾勒出来的,色彩单调得让人昏昏欲睡,完全无法提供任何直观的帮助。比如,涉及到复杂的接线图时,那些细如发丝的导线交织在一起,我花了足足十分钟才勉强分辨出某根线缆的起点和终点,这对于需要快速掌握技能的读者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如果说一本技术教材的灵魂在于其清晰度和专业感,那么这本教材在外观和装帧上就提前宣告了它的“不合格”。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出版方在制作这本教材时,投入的诚意和资源都少得可怜,完全没有考虑到现代读者对于阅读体验的期待。这种粗糙的制作水平,无疑会给初学者带来极大的挫败感,让他们对“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这个本来就充满挑战性的领域,产生更深的畏惧心理。
评分更令人抓狂的是,书中竟然存在着一些明显相互矛盾的参数和规范,这在技术类书籍中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失误。我记得在第三章讲解电源模块的安装规范时,某处明确指出某款滤波电容的工作电压要求是16V,但在后续讨论到该模块的过载保护设计时,同一款电容的计算却采用了25V的工作阈值,并且给出了完全不同的安全裕度计算公式。这种基础参数上的前后不一,极大地动摇了我对整本书严谨性的信任。当我发现这种低级错误时,我不得不停下来,花费额外的时间去交叉验证,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理解错了。这种由作者失误导致的信任危机,在技术学习中是非常具有破坏性的,它会迫使学习者对书中的每一个数据点都抱持怀疑态度,从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吸收中去。一本旨在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教材,其内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是基石,而这本书的这种疏忽,无疑是对读者学习过程的不负责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