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数字信号处理
定价:32.00元
售价:24.0元,便宜8.0元,折扣75
作者:王凤文,舒冬梅,赵宏才著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563511211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540kg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理论基础,包括连续时间系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数字频域分析、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和FIR数字滤波器设计7章内容;下篇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实现与应用,包括TMS302C54x的指令系统、DSP应用程序设计和DSP接口设计与应用实例。
书中给出了大量的习题、例题和MATLAB仿真实例,在部分章的后面还给出了建议实验内容和实验的设计思路。
本书适合自动化学科《数字信号处理》课程选用教材。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一看就知道是面向专业学习者的教材,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这点我很欣赏。翻开扉页,目录的编排逻辑性很强,从最基础的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入手,逐步深入到Z变换、傅里叶分析,最后扩展到数字滤波器设计和有限字长效应。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循序渐进的结构无疑是最好的向导。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卷积和系统响应的讲解部分,作者使用了大量的图示来辅助理解,那些时域和频域的波形变化描述得非常直观,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抽象概念的人,也能很快抓住问题的核心。尤其是对IIR和FIR滤波器设计原理的阐述,它没有停留在公式的堆砌上,而是深入剖析了设计准则和实际应用中的取舍,这一点对于希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读者来说,价值巨大。我个人认为,相比于市面上很多晦涩难懂的同类书籍,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找到了理论深度与可读性之间的绝佳平衡点。它的语言风格严谨又不失温度,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为你答疑解惑,让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踏实和鼓舞。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是如何组织这些知识体系的。它的叙事结构非常宏大,似乎在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字信号处理的“世界观”。例如,在讲解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时,它并没有直接跳到蝶形运算,而是先花了大量篇幅回顾了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计算复杂性,从而自然地引出了FFT存在的必要性,这种因果关系的铺陈,让读者在“需要”的驱动下学习技术,效率自然高出许多。再比如,关于量化噪声和抖动的讨论,处理得极为审慎,作者清晰地界定了理想模型与真实器件之间的鸿沟,提醒读者在构建实际系统时必须考虑的工程限制。这种对理论局限性的坦诚揭示,使得这本书的指导意义远超了一般的教科书范畴,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用数字信号处理解决真实问题”的实战手册,对于工程实践者来说,这种务实的态度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说实话,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标准。在处理涉及到大量希腊字母、上下标以及复杂的矩阵运算时,清晰度至关重要,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尤其是在展示滤波器网络的结构图时,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线和元件的符号都描绘得十分精确,没有出现任何模糊不清或墨迹重叠的情况,这在长时间阅读包含大量数学表达式的书籍时,对保护视力、保持专注度起到了积极作用。我尤其欣赏它在定义新的数学符号或术语时,会习惯性地用斜体或粗体进行区分,并且往往会在首次出现时就给出简洁明了的脚注或侧边栏解释,这种细节上的关注,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认知负荷。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在物理实体层面上也让人愿意捧读的书,它的制作工艺体现了对学术严谨性的尊重。
评分我对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它的“时代感”和“前瞻性”。虽然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已经相对成熟,但这本书在讨论现代应用,比如自适应滤波和小波变换时,展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它不仅介绍了经典的维纳滤波器,还深入探讨了LMS算法的收敛特性和实际应用中的陷阱,这说明作者的知识体系并非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教材水平。在描述小波分析时,它巧妙地将连续小波变换与离散小波变换的优劣进行了对比,并联系到了图像和音频压缩的实际案例,使得原本高深莫测的数学工具变得触手可及。这种将基础理论与当前研究热点紧密结合的编撰手法,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应试读物,更像是一张通往未来信号处理技术发展方向的地图,激励读者不断探索更深层次的领域。
评分这本书的习题部分简直是学习过程中的“试金石”,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只提供一些简单的计算题来应付了事。这里的习题设计层次分明,从基础的公式推导到复杂的系统分析与设计都有涵盖。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尝试解答了关于谱估计那几章的综合题,发现它们不仅仅考验你对公式的记忆,更重要的是检验你对整个数字信号处理流程的宏观理解能力。有些题目需要你结合Z变换的收敛域知识,去判断一个特定系统的稳定性,这考察的便是知识的融会贯通。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后附带的参考答案(如果提供的话,此处我假设它有非常详尽的解析)解析得非常到位,每一步的数学推导逻辑清晰可见,让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仅仅告诉你“结果是什么”。这种深度练习对于巩固知识、发现自身薄弱环节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如果能把这些习题都吃透,相信在任何相关的考试或者实际项目中都能游刃有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