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精学易懂——中国画梅花技法
:48.00元
售价:36.0元,便宜12.0元,折扣75
作者:杨金城,郑小路
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3147806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本书从国画创作的思维方式出发,阐明了国画画法的关键点在于让画作者明白其自身对国画和艺术的个人理解与独特创新的重要性,重点以梅花画法为载体,详细介绍了构象立意、构图布局、构线渲染,以及如何配景创作。
杨金城,号浮山翁,秃笔斋主,湖南云梦泽人,1936年生,1959年毕业于湖南常德师范学校,历任临澧一中高级美术教师、临澧县美协名誉主席、常德市美协顾问、湖南省美协会员、湖南省老年书画协会会员、东方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副所长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各省市美展并获奖,部分作品被海外有关单位、个人收藏。多年来为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广州美院、西安美院、四川美院等大专院校、部队和社会培养了一批美术专业人才骨干。作为一名书画工作者,杨金城个人比较喜欢清新典雅的作品,此类作品有生活气息,意境空灵清旷,并且传达的是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给予人美感的同时,又能弘扬正能量。所以,他在进行创作时,追求笔情墨韵,力争通过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使绘画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
年届八旬未许闲,日日泼墨足云烟。
一腔心血诗书画,世间万象乐忘年。
郑小路,汉族,1971年出生,毕业于湖南省常德工艺美术学校,现为湖南常德市美协会员、常德市临澧县美协会员,湖南省花鸟协会会员、常德市花鸟协会会员。杨金城,号浮山翁,秃笔斋主,湖南云梦泽人,1936年生,1959年毕业于湖南常德师范学校,历任临澧一中高级美术教师、临澧县美协名誉主席、常德市美协顾问、湖南省美协会员、湖南省老年书画协会会员、东方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副所长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各省市美展并获奖,部分作品被海外有关单位、个人收藏。多年来为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广州美院、西安美院、四川美院等大专院校、部队和社会培养了一批美术专业人才骨干。作为一名书画工作者,杨金城个人比较喜欢清新典雅的作品,此类作品有生活气息,意境空灵清旷,并且传达的是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给予人美感的同时,又能弘扬正能量。所以,他在进行创作时,追求笔情墨韵,力争通过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使绘画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
这本画册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美感,让人一上手就舍不得放下。纸张的选择非常考究,触感温润,印刷色彩的还原度极高,即便是最微妙的墨色变化,也能清晰地呈现出来。我特别欣赏的是它在结构上的用心良苦,前言部分对传统文人画精神的阐述,虽然篇幅不长,却精准地抓住了宋元以来画梅的精髓所在。作者似乎并不急于展示高超的技法,而是先引导读者进入一种心境,去体会“凌寒独自开”的意境。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对于初学者来说,避免了直接陷入技法堆砌的迷宫,而是先建立起对题材的敬畏和理解。翻阅过程中,我多次被那些精选的古代名家作品所吸引,他们的布局和用笔,似乎都在这本书的叙述框架下得到了合理的梳理和注解,让人感觉仿佛有位经验老到的老师在旁边轻声细语地讲解着每一笔背后的深意。总体而言,这本书的“气质”非常好,是那种让人愿意长期置于案头,时常翻阅、常看常新的类型。
评分我之前尝试过几本关于中国画的教材,很多都过于偏重于临摹某个特定流派的“套路”,时间一长,画出来的东西就容易千篇一律,缺乏生气。然而,这本书的讲解思路明显要高明得多。它没有固执于某一种固定的画法,而是将梅花的不同姿态——从含苞待放的蓓蕾到遒劲伸展的枝干,再到盛开时那种热烈又疏朗的形态——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解构。尤其是对“皴法”和“点厾法”的区分与融合,描述得极为清晰,即便是像我这种对手部控制力还不太稳定的业余爱好者,也能通过那些图例和文字提示,找到自己发力的支点。它强调的不是“画得像”,而是“画得出神”,这种对气韵的追求,通过一系列拆解步骤展现出来,让人豁然开朗。感觉作者是真正理解了中国画的“写意”二字,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具体到每一笔的力度、速度和水分的掌控上。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巧妙地利用了留白,使得原本可能显得密密麻麻的图文内容变得呼吸顺畅,极大地减轻了阅读压力。不同于那种将所有素材一股脑塞进来的画谱,这里的章节划分逻辑性极强,每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在技法维度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我尤其欣赏的是其中关于“意境营造”的探讨部分,作者用极其凝练的语言,讨论了如何通过枝条的交叉、花朵的疏密来表达不同的心绪,比如高洁、孤傲或者喜悦。这种对美学层面的深入挖掘,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一般的技法指导书,更像是一本结合了绘画史和美学鉴赏的入门读物。即便是只是翻阅欣赏,也能从中汲取到非常丰富的养分,让人对传统艺术产生更深的敬意。
评分作为一个资深的书籍收藏爱好者,我不得不说,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展现出极高的专业水准。装帧的坚固耐用性看起来非常可靠,可以经受住反复翻阅的考验,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内容方面,它在介绍基础工具(如笔、墨、纸)的选择时,并没有用那种高高在上的说辞,而是非常务实地给出了不同预算和不同效果下的建议,这对于初入此道的读者非常友好,避免了因为工具选择的困惑而耽误了学习的进程。此外,书中对墨色的层次变化,特别是“焦、浓、重、淡、清”五色的运用,配有大量细致入微的放大图解,直观地展示了湿度的控制如何影响最终的视觉效果。这种对“过程”的极致关注,比单纯展示“结果”要重要得多,它教会我们如何去观察和控制材料的特性。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打破了我之前对梅花画法的一些固有偏见和僵化认知。过去总觉得梅花画法无非是那几种固定的形态,画来画去总像是从别人那里搬来的图样。但这本书的作者,似乎非常鼓励学习者在掌握了基本法度之后,去追求个人的“声口”。通过对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梅花的形态观察与提炼,作者引导我们去思考,如何用手中的笔触,去捕捉那一瞬间的生命力。这种从“学古”到“出新”的过渡,在书中被处理得非常自然流畅,没有生硬的断裂感。它更像是一扇门,而不是一座围墙,为你展示了无限的可能性。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渴望突破瓶颈、形成自己风格的画友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理论框架和启发是极具价值的,让人读后信心倍增,迫不及待想回到画案前一试身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