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菜根谭
定价:25.00元
售价:18.3元,便宜6.7元,折扣73
作者: 洪应明,冯慧娟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53475707
字数:
页码:15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菜根谭》是一本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汇集了古代圣贤的智慧,蕴含中华五千年处世智慧的经典之作,是一种开阔思想,安顿身心的处世哲学,是一部警世感人,睿思哲理的人生智典。具精美典雅之效的配图,修身养性的智慧奇书,为人处世的策略经典,不可不收藏!
目录
修养德行
把握人生
处事真经
出世之道
作者介绍
文摘
《菜根谭》:
三百二十一原文理寂则事寂,遣事执理者,似去影留形;心空则境空,去境存心者,如聚膻却蚋。
译文世间的道理如果归于空寂,那么一切事物也会归于空寂,一味地舍弃事实而执着于道理,就好像要祛除影子却要留下形体一样的荒谬;内心如果保持空寂,那么外在的境遇也会随着空寂,一味地舍弃外在境遇却执着于原来的心地,就好像聚集腥臭来赶走蚊蝇一样。
三百二十二原文幽人清事总在自适,故酒以不劝为欢,棋以不争为胜,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若一牵文泥迹,便落尘世苦海矣!译文清高的人和高雅的事都在求合乎自己的本性,所以喝酒以不相劝饮为快乐,下棋以不相争为高明,吹笛以不按固定腔调为适当,弹琴以信手拈来为雅致,约会以不期而遇为真实,客人以不相迎送为坦诚。如果受到繁文缛节的束缚,就要掉进世俗苦海中了。
三百二十三原文试思未生之前有何像貌,又思既死之后有何景色,则万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物外,游象先。
译文先想一想没有出生之前是什么相貌,再想想死后会变成什么景象,那么所有的欲念都会冷却,心中只有寂静,自然可以超然物外,悠游在物象之外。
三百二十四原文遇病而后思强之为宝,处乱而后思平之为福,非蚤智也;幸福而先知其为祸之本,贪生而先知其为死之因,其卓见乎!译文得病以后才知道健康是宝贵的,身处乱世才知道太平的生活是幸福的,这不是先见之明;幸福时能知道这是祸患的本源,贪恋生命时知道这是后来早死的原因,这才是远见卓识。注:蚤智:先见之明。蚤,早。
三百二十五原文优人傅粉调朱,效妍丑于毫端,俄而歌残场罢,妍丑何存?奕者争先竞后.较雌雄于著子.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译文演戏的人涂脂粉抹口红,用笔画出自己的美丑,一会儿歌唱完了,戏散场了,那些美的、丑的,又在哪里?下棋的人争着走在前面,恐怕落后,在落子上较量强弱,一会儿棋下完了,棋子也被收起,输赢又在哪里呢?三百二十六原文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水木之荣枯,竹石之消长,独闲者操其权。
译文微风中花朵的潇洒身姿,雪夜月光中的空明皎洁,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成为它们的主人;流水边树木的繁茂枯萎,竹林间石头的消退增长,只有生命悠闲的人才能掌握欣赏。
三百二十七原文田父野叟,语以黄鸡白酒则欣然喜,问以鼎食则不知;语以绵袍短褐则油然乐,问以衮服则不识。其天全,故其欲淡,此是人生个境界。
译文对农人村夫谈到黄鸡白酒这些食物时,他们会显得欣喜高兴,而如果问到山珍海味就不知道了;对他们谈到棉袍布衣,会显得自然愉快,而如果问一些官衣礼服,就一点也不知道了。因为他们还没失去纯真的本性,所以欲望淡泊,这是人生的境界。
注:鼎食:有山珍海味等丰盛食物的豪华饮食。
鼎,古代的烹煮器物,多用于富贵人家。缢袍:新旧丝混合织成的袍子。衮服:帝王或三公的礼服,这里指官服。
三百二十八原文心无其心,何有于观,释氏日:“观心者,重增其障;物本一物,何待于齐?”庄生日“齐物者,自剖其同”。
……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带着岁月沉淀感的纸张触感,配合上古朴又不失典雅的字体排版,一下子就将人从现代的喧嚣中抽离出来,带入到一种沉静的氛围里。初次翻开时,我甚至有些小心翼翼,生怕动作大了会惊扰了书页中蕴含的某种古老的智慧。内页的留白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得每一段文字都有足够的呼吸空间,让人在阅读时不会感到拥挤和压迫。尤其是封面那低调却内敛的色彩搭配,透露出一种不事张扬的品味,完全符合我对经典著作的期待——形式服务于内容,却又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仪式感。装帧的细节之处,比如侧边的切口处理,都体现了出版社在制作上的匠心,让人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合上书本,那种温润的质感握在手中,总能带来一种莫名的安宁,仿佛拥有了一份对抗浮躁世界的铠甲。
评分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场与古人跨越时空的对话,文字的密度虽然不低,但其精炼和凝练的表达方式,却有着奇妙的魔力,让你忍不住一读再读,每次都有新的领悟。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于人情世故的洞察,那些看似简单的句子,背后却蕴含着极其深刻的辩证法。比如关于“守拙”与“藏锋”的论述,在当今这个推崇快速成功和张扬个性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和难得。它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基于对人性本源的深刻理解,提供了一种更为从容、更具韧性的处世哲学。我常常在遇到困惑时,随意翻开某一页,总能从中找到恰如其分的指引,那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是其他流行读物难以给予的。它教会我,真正的强大,往往体现在克制与内敛之中。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糅合了诗词的韵律美和哲理的思辨性,读起来有一种独特的节奏感。有些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仿佛可以吟诵,而有些则需要放慢语速,细细咀嚼其中的每一个字眼。这种多变的语感,使得阅读体验丝毫不会枯燥乏味。我发现,不同的人生阶段去阅读同一段话,理解的侧重点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这正是经典常读常新的魅力所在。例如,年轻时读到某些关于“退让”的章节,可能会觉得是软弱的表现;而经历了一些风雨后,再回头看,便能体会到那份“退一步海阔天空”背后的智慧与格局。这种随着阅历增长而不断丰富深化的感悟,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在不同时期心境的变化。
评分对于习惯了快餐式信息摄入的现代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挑战,它要求你沉下心来,摒弃浮躁,去挖掘那些深埋的智慧矿藏。我承认,一开始阅读时确实需要一些耐心去适应这种古老的表达方式,有些典故和语境需要稍微查阅一下才能完全理解。然而,一旦跨过了这个门槛,随之而来的回报是巨大的。它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是在重塑一种思维模式——一种慢思考、重内在修养的模式。我注意到,自从开始有意识地去实践书中的一些建议后,我对待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似乎变慢了,更多的是先进行审视和权衡,而不是立刻做出冲动的决定。这种内在的调整,比任何外部的成功都来得更为实在和持久,它真正触及到了“修身”的层面。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更多地体现在它的普适性和永恒性上。它所探讨的那些关于自我管理、人际关系、以及面对困境的态度,似乎从未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翻开任何一页,里面的道理依然能精准地击中当下人们的痛点。这与其他许多时效性强的书籍不同,它不追逐潮流,也不迎合热点,而是专注于探究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命题。它像是一个经过时间淘洗的指南针,指向的永远是正确而稳固的方向。我把它放在床头柜上,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读了什么“高深”的书,而是因为在需要精神支撑的时刻,它总能提供一种坚实、可靠的精神依靠。那种穿越数百年依旧能与我产生强烈共鸣的感觉,是任何新书都无法替代的,它带来的震撼是深层次的,直抵灵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