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家教难题问答
定价:36.00元
作者:孙云晓,张纯颖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3031970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内容提要
本书从亲子、学习、习惯、品德、成长、校园与社会交往、媒体与网络、健康生活、青春期共9个篇章,针对家长日常提问和关心的难以应对的问题,用100个*代表性的问题,在作者30多年丰富科学研究、学校调研、讲课答疑、在线互动和电话咨询的基础上,提炼出父母们关心的家庭教育难题,从提问、到解答分析、教育建议,给予深入和实用的方法和完整细致的具体教育建议。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一是对家庭教育难题的表现及原因有较为透彻的分析;
二是介绍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从而使释疑解惑有科学依据;
三是结合父母们的实践经验,给出较为完整的具体细致的建议,以方便使用者采纳的时候有选择的余地。
目录
作者介绍
孙云晓
1955年2月生于山东青岛,现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被国务院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
自1972年起从事青少年教育和研究至今。1995年以来,他先后主持了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21世纪教育四大支柱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系列调查、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比较系列研究、中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尤其是他连续10年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和“十一五”规划课题,关于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孙云晓主要教育作品:《夏令营中的较量》《习惯决定孩子一生》《拯救男孩》《好好做父亲》《用心教养----孙云晓与中外心理学名家对话》等。他的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图书奖、全国畅销书奖。孙云晓的一系列教育观点受到广泛关注。如:“儿童教育的使命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应试教育必然导致教育荒废”“关系好坏决定教育成败”“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理念”等。
张纯颖
198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现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编审。自1988年起至今一直从事儿童青少年和家庭教育研究,主持《少年儿童研究》杂志重点栏目“焦点”“教子有方”“教育诗篇”栏目。负责《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公共微信号的管理工作。
文摘
序言
最近我一直在琢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家长们获取的教育信息太多太杂,反而更容易陷入焦虑和自我怀疑。我接触过不少家长,他们常常因为看了某个“成功案例”或某种“精英教育法”而盲目跟风,结果发现完全不适合自己的孩子。因此,我非常看重那些能够提供稳定、普适性强的教育哲学的书籍。如果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家教难题问答真的能提炼出“真爱”作为核心秘诀,那它必然超越了单纯的技巧层面,触及到了教育的本质——关系。我希望这本书的“问答”部分不是那种生硬的“问:怎么办?答:做这个”,而是能引导家长去反思自身在亲子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例如,面对孩子考试失利时的第一反应,究竟是失望的指责还是理解的支持?这种细微的情感处理,往往决定了孩子未来面对挫折的态度。我期待这本书能帮助父母们建立起一种更强大、更具韧性的内心框架,让他们在面对教育路上的风风雨雨时,能始终坚守那份源自真爱的教育初心,而不是被外界的喧嚣所裹挟。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乍一看,还真让人有些好奇心,毕竟“教育的秘诀”和“真爱”结合在一起,听起来就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实践指导的潜力。我最近刚读完一本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和家庭沟通的著作,那本书侧重于从神经科学的角度解析青春期的冲动与决策过程,文笔偏向学术性,数据图表不少,读起来需要集中注意力。相比之下,我更期待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家教难题问答能够提供一种更贴近日常、更温暖的视角。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用耐心和幽默的方式,拆解那些让人头疼的家教困境。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孩子面前感到力不从心、常常在“爱与规矩”之间摇摆不定的父母来说,一本真正能提供“问答”模式指导的书,显得尤为珍贵。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深入探讨如何在保持严格要求的同时,不扼杀孩子的天性与自尊心,这无疑是当代教育中一个永恒的难题。我期待看到作者们如何用“真爱”这个核心理念,去回应那些关于作业拖拉、电子产品沉迷、叛逆期冲突等具体问题的挑战。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支持和赋能。
评分我个人对那些能够系统梳理并解析常见教育误区的书籍抱有极大的兴趣。市面上的很多育儿书,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口号化,缺乏对复杂现实的深刻洞察。我特别想知道,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家教难题问答是如何定义和处理“难题”的。是那些高智商孩子的特有困扰,还是更普遍的、每一个普通家庭都会遇到的摩擦和矛盾?比如,如何处理兄弟姐妹之间的嫉妒心?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失败而不是一味追求完美?这些都是我最近在小区家长群里反复听到的讨论焦点。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套可操作的、基于人性理解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要求家长“更努力”或“更完美”,那它就成功了一半。我更倾向于相信,教育的成功往往在于细节处的温和坚持,以及对孩子个体差异的尊重。因此,我期待书中的问答环节能够展现出极高的情境代入感和细腻的共情能力,仿佛作者就坐在我旁边,倾听我的困惑,并给出最恰当、最能让人心服口服的指引。
评分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如何培养孩子财商的书籍,虽然信息量很大,但总觉得少了点人情味,读完后更多的是焦虑,而不是实操的信心。教育从来都不是一道单一的方程式,它牵扯到文化背景、家庭资源、父母双方的教养模式等等诸多变量。因此,一本好的教育类书籍,必须具备极强的包容性和弹性。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家教难题问答的书名暗示了一种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元素——爱。如果说“秘诀”是方法论,那么“真爱”就是方法论的基石。我非常好奇,作者们是如何将这份抽象的“真爱”转化为日常可执行的教育策略的?是侧重于高质量的陪伴时间,还是侧重于冲突发生时的情绪管理?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套清晰的逻辑框架,让家长在处理问题时,能快速定位问题的根源,无论是源于爱的方式不对,还是源于规则界限的模糊。这种系统性的梳理,比零散的技巧分享要更有价值得多,它能构建起一个稳固的教育安全网。
评分从出版社和作者的名字来看,这似乎是一本经过深思熟虑、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作品。我通常对那些充满空泛口号的书籍持保留态度,因为真正的教育实践充满了灰色的地带,没有绝对的“是”或“非”。我更欣赏那些敢于直面教育中的矛盾和悖论的书籍,比如,如何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同时,提供必要的安全保护?如何在鼓励他们表达自我观点时,教会他们尊重权威和集体规范?这本书若能深入剖析这些两难的境地,并用“真爱”的原则来调和,那将是极大的收获。我期待看到书中关于“问答”的呈现方式,它是否能模拟真实生活的对话场景,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仿佛在与两位资深教育专家进行一对一的深入交流。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这本书就不只是一本工具书,而更像是一份长期的教育盟友,在我迷茫时提供坚实的后盾和清晰的指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