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鲍秀兰谈婴幼儿潜能开发和早期教育
定价:29.80元
售价:23.5元,便宜6.3元,折扣78
作者:鲍秀兰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1271196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 揭秘0~3岁宝宝每个月龄的智能发育规律« 涵盖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与交往、大脑发育等多个方面« 全方位开发宝宝的各项潜能,为宝宝开启*的人生开端
内容提要
育儿专家鲍秀兰教授结合50余年的儿科临床经验,在系统研究婴幼儿智能发育规律的基础上,按照宝宝不同月龄的发育特点,制订出一套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的训练方案。该训练方案涉及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与交往等诸多方面的要素,能够为广大父母提供行之有效的指导和借鉴,帮助父母为宝宝开启*的人生开端。
目录
PART1 0~1岁宝宝的潜能开发和早期教育
1月龄 视听是好的交往形式/ 2
认知——进行视听刺激 / 2
生活与交往——把新生儿当作懂事的孩子对待 / 4
如何刺激婴儿的脑部发育 / 5
玩具选择 / 6
2月龄 多与宝宝进行情感交流/ 8
运动——俯卧抬头 / 8
认知——刺激视觉 / 10
语言——跟宝宝多说话 / 12
生活与交往——要及时响应宝宝的需求 / 14
3月龄 认识自己的小手 /15
运动——俯卧抬胸 / 15
认知——创造良好环境 / 17
语言——笑出声、发元音 / 19
生活与交往——培养亲子感情 / 21
PART1 0~1岁宝宝的潜能开发和早期教育
1月龄 视听是好的交往形式/ 2
认知——进行视听刺激 / 2
生活与交往——把新生儿当作懂事的孩子对待 / 4
如何刺激婴儿的脑部发育 / 5
玩具选择 / 6
2月龄 多与宝宝进行情感交流/ 8
运动——俯卧抬头 / 8
认知——刺激视觉 / 10
语言——跟宝宝多说话 / 12
生活与交往——要及时响应宝宝的需求 / 14
3月龄 认识自己的小手 /15
运动——俯卧抬胸 / 15
认知——创造良好环境 / 17
语言——笑出声、发元音 / 19
生活与交往——培养亲子感情 / 21
9~10月龄 会爬行 / 60
运动——独站 / 60
认知——意识到自我存在 / 62
生活与交往——会察言观色 / 66
语言——练习听和说 / 68
11~12月龄 能够扶着栏杆迈步 / 71
运动——练习走路 / 71
认知——在玩玩具中学习 / 72
生活与交往——初的 / 76
语言——模仿说话、念儿歌 / 78
PART2 1~2岁宝宝的潜能开发和早期教育
13~15月龄 会独立行走 / 84
运动——独立行走 / 84
认知——自发涂画/ 86
语言——学习自我表达 / 87
生活与交往——跟小伙伴一起玩 / 88
行为约束——管教态度应一致 / 89
玩具选择 / 90
促进大脑发育 / 92
16~18月龄 认识常见的实物和图片 / 93
运动——行走自如 / 93
认知——模仿游戏 / 94
语言——儿歌接背 / 95
生活与交往——戴帽、脱袜 / 96
19~21月龄 会从1背到5 / 97
运动——跑、倒退走 / 97
认知——培养一般能力 / 98
语言——学用双字词 / 99
生活与交往——主动交往 / 100
22~24月龄 能扶着栏杆上楼梯 / 102
运动——双脚跳 / 102
认知——识别颜色 / 103
语言——学说简单句 / 104
生活与交往——生活自理 / 105
玩具选择 / 106
行为约束——忽视是有效的约束技巧 / 108
促进大脑发育 / 111
PART3 2~3岁宝宝的潜能开发和早期教育
25~30月龄 会双脚跳 / 116
运动——骑小三轮车 / 116
认知——识别简单形状 / 118
语言——叙述简单事件 / 120
生活与交往——学会穿鞋 / 121
31~36月龄 能模仿画出简单图形 / 122
运动——跳远、跳高 / 122
认知——懂得基本方位、学数数 / 124
语言——懂得“你”“我”“他”/ 126
生活与交往——学会系扣、洗手 / 128
附录 0~3岁宝宝智能发育特征 /129
作者介绍
育儿专家鲍秀兰教授结合50余年的儿科临床经验,在系统研究婴幼儿智能发育规律的基础上,按照宝宝不同月龄的发育特点,制订出一套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的训练方案。该训练方案涉及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与交往等诸多方面的要素,能够为广大父母提供行之有效的指导和借鉴,帮助父母为宝宝开启*的人生开端。
文摘
序言
这本育儿书的装帧设计实在太用心了,封面采用了柔和的米白色调,搭配上精致的烫金字体,一眼看上去就给人一种温暖、可靠的感觉。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考究,比如内页的纸张选择了略带纹理的哑光纸,不仅保护了视力,也让阅读体验提升了不少。书脊的线装设计也非常牢固,即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有散页的担忧。排版上,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图文结合,很多复杂的操作步骤都配有清晰的步骤图和实景照片,这一点对于新手父母来说简直是救星。他们没有一味地堆砌理论,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案例来阐述观点,让那些原本听起来高深的“潜能开发”变得触手可及。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环境创设”那一章节的配图,那些用家里常见物品搭建出的“感官游戏角”,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完全打消了我认为早期教育必须投入巨资购买昂贵教具的误区。这本书的整体视觉感受是宁静而充满智慧的,它像一位耐心、有经验的邻家阿姨,在向你分享她多年积累的育儿心得,而不是一本冰冷的说教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说是极其接地气,完全没有学术著作那种故作高深的腔调,读起来感觉就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非常坦诚的朋友在聊天。作者在讲述每一个育儿理念时,总是能非常自然地穿插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那些小故事鲜活有趣,让我这个经常焦虑的年轻妈妈瞬间放松下来。比如,她谈到如何应对宝宝的“分离焦虑”时,并没有直接给出“你应该这样做”的指令,而是描述了她在某个特定情境下,是如何一步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最终与孩子共同度过那个敏感期的过程。这种叙述方式的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情绪上的共鸣和实操上的可能性,而不是生硬的对错判断。她对挫折的坦然接受态度也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意识到育儿的本质是一场漫长的自我修炼,允许自己犯错并从中学习,远比追求“完美父母”的标签重要得多。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个可以信赖的“心灵盟友”。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在于它对“父母心态建设”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对孩子能力培养的论述。在很多育儿书籍中,父母往往只是一个执行者,是实现孩子潜能的工具。但在这本书里,作者反复强调,父母自身的心理状态和亲子关系的质量,才是早期教育中最核心的“隐形课程”。她用非常温和的笔触,去剖析了当代父母面临的巨大压力,并提出了很多调节负面情绪的“微习惯”,比如“五分钟正念呼吸法”或者“每日自我肯定练习”。这些内容读起来让人感到非常治愈,仿佛作者在提醒我们,只有父母自己先稳定、快乐了,才能真正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安全感的成长环境。这种由内而外的育儿哲学,让我从一个追求“高分”的应试型家长,慢慢转变为一个更关注“关系”和“过程”的陪伴者。这本书不仅教我如何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爱自己,并以更成熟的心态去面对为人父母的旅程。
评分我之前读过不少关于早期教育的书籍,很多都倾向于单一的流派,要么是过度强调蒙特梭利式的结构化学习,要么是过于放任自由。然而,这本书最让我赞赏的一点是它体现出的那种罕见的平衡性和包容性。作者似乎有一种宏大的视野,她并不固执于某一种特定的教育方法,而是将各种成熟的、经过时间检验的教育理念进行有机整合。例如,在讨论肢体运动发展时,她既强调了自由探索的重要性,也适时地推荐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精细动作练习”,但所有推荐都建立在一个核心原则之上:尊重孩子当下最自然的兴趣点。我特别欣赏她对“敏感期”概念的阐述,那部分的论述非常细致入微,几乎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工具书来查阅,能够帮助父母精准捕捉到孩子在不同月龄段最需要被满足的发展需求,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而不是盲目地“揠苗助长”。这种不偏不倚、全面开花的知识结构,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育儿思维框架。
评分这本书在内容组织上展现出一种令人佩服的逻辑性和层次感。它并非按照时间顺序简单地罗列“三个月宝宝该做什么,六个月宝宝该做什么”,而是将复杂的潜能开发概念,拆解成了几个清晰、易于理解的板块,比如“感官的唤醒”、“语言的萌芽”、“情绪的建立”和“社会性的初步接触”。每个板块内部又根据年龄段进行了细分,但重点始终放在“为什么这样做”和“如何观察孩子的反应”,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做什么”。这种结构设计让我可以根据自己目前最困惑的领域,快速定位到相应的章节进行深入研读,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更棒的是,书的最后附带了一份非常实用的“家庭自制教具清单”和“常见问题解答(FAQ)”,这些都是在阅读主体内容时可能会忽略掉的实际操作层面问题,能真正帮到日常带娃的父母,体现了作者对读者需求的深刻洞察力,让这本书从理论指导一跃升华为实用的育儿工具宝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