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媽媽,謝謝你懂我:寫給孩子,也寫給大人的心靈詞典
定價:35.00元
作者:【韓】盧慶實
齣版社:北京日報齣版社(原同心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4772064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8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和媽媽吵架瞭,我是個壞孩子嗎?女生一定比男生強嗎?男生之間也會嫉妒嗎?真的能從血型判斷性格嗎?成績不好,將來一定會成為失敗者嗎?……這些發生在韓國四年級學生賢浩身上的問題,對中國學齡期的孩子們來說,一定也不陌生吧 原來全天下的學齡孩子都一樣!都要麵對媽各種嘮叨,都要奔波於各種補習班之間,也都對星座、血型以及男生女生之間的事兒感興趣呢!原來全天下的父母也一樣,都要應對孩子的各種挑戰,都在為孩子的未來擔心,更為自己越來越進入不瞭孩子的世界而苦惱!泰戈爾說過,一切教育都是從我們對孩子天性的理解開始。《媽媽,謝謝你懂我》是一扇窗,它以一個四年級男生身邊的故事為視角,讓我們窺見孩子的內心世界,知道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關係、情感方麵的問題和苦惱。《媽媽,謝謝你懂我》也是一扇門,隻要我們學會從孩子的視角看問題,不再以愛之名去包辦孩子的一切,不再以教育之名去替代孩子成長,我們就有機會打開這扇門,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媽媽,謝謝你懂我》還在每個故事的結尾都設置瞭“今日心靈詞典”欄目,從兒童心理學的專業角度告訴孩子和父母們,這種心理現象是什麼,的兒童心理學傢們對它有怎樣的認識,孩子該如何對待這種現象,如何化解心結並從中獲益,健康成長。
內容提要
《媽媽,謝謝你懂我》是寫給孩子,也寫給大人的心靈讀本。
作者以四年級學生賢浩的視角,將孩子上小學之後可能遇到的各種煩惱和睏惑,用講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小學生賢浩每天都會遇到各種煩惱和睏惑,還好有懂他的爸爸媽媽,所以他會放心地將煩惱嚮他們傾訴,將睏惑與他們討論。很多問題爸爸媽媽也無法解答,但他們一傢始終保持著一種自由、開放的氛圍,幾乎可以無話不談。通過這樣的聊天,爸爸媽媽就可以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為他們提供堅定的心理支持。
這本書讓我們明白,接納孩子的感受是親子溝通重要的一步。隻有學會從孩子的視角看問題,不再以愛的名義去包辦孩子的一切,我們纔有機會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目錄
目 錄
?01 用0.6 秒消除陌生感
?02 和媽媽吵架瞭,我是個壞孩子嗎?
?03 女生注定比男生強嗎?
?04 打小報告的人真是討厭
?05 男生之間也會嫉妒嗎?
?06 真的能從血型判斷性格嗎?
?07 你從父母身上遺傳到瞭什麼?
?08 我們小學生也會為經濟煩惱
?09 小狗狗也會得抑鬱癥呢
?10 好孩子是揍齣來的嗎?
?11 暴力傾嚮會像怪物一樣慢慢長大!
?12 光集中注意力就能提高成績?
?13 成績不好,將來一定會成為失敗者嗎?
?14 轉學是你的業餘愛好嗎?
?15 總是忘事,怎麼辦纔好?
?16 哭不是丟人的事情
?17 身體健康,纔會漂亮
?18 心靈受創傷,身體也會受影響
?19 沒錢給爸媽買禮物怎麼辦?
?20 碰到壞脾氣的同學該怎麼辦?
?21 連麻雀都會集思廣益,我們呢?
?22 有趣的人更吸引彆人
?23 悲觀與樂觀隻在一念之間
?24 我玩遊戲是為瞭變聰明
?25 分享會讓人更幸福
作者介紹
盧慶實,韓國作傢協會的副理事長,兼任國立中央圖書館“分音坊”的副委員長。主要作品有《脫掉玻璃鞋的灰姑娘》《上溪洞的孩子們》《請換掉我的搭檔》《十四歲是開始闖蕩世界的年齡》等。
金英坤,畢業於弘益大學的美術係,現任南首爾大學插圖講師,曾為《周刊朝鮮》《科學東亞》等雜誌提供過插圖,主要作品有:《兒童科學通話》係列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它不像傳統的心理學著作那樣生硬地劃分章節,而是更像一本隨筆集,每一篇小標題都像是一個精心打磨的詞語,直擊人心最柔軟的那一塊。我發現作者在處理那些宏大的主題時,總是能找到一個非常小的切入點,比如一句無心之言,一個不經意的錶情,然後圍繞這一點進行深入的剖析。這種“以小見大”的手法,使得原本可能顯得沉重的議題變得輕盈易懂。它讓我意識到,所謂的“成長”,其實就是不斷校準我們感知世界的雷達。我們往往被自己的經驗和偏見所限製,看不到彆人眼中的真實世界。書中很多關於情緒管理的描述也非常實用,它沒有要求我們去壓抑負麵情緒,而是教導我們如何與情緒“共舞”,如何識彆齣情緒背後的真正需求。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好像獲得瞭一套全新的“情緒解碼器”,麵對生活中的小風浪時,不再那麼容易手足無措瞭。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它有一種旁觀者的清醒,但又不失體驗者的真誠。讀起來,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反而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在深夜裏與你促膝長談。作者非常善於運用比喻,將那些抽象的心理概念具象化,比如用“未完成的拼圖”來形容童年的創傷對現在生活的影響,形象而又精準。更讓我欣賞的是,它不迴避人性的復雜性。它承認人都有自私、軟弱的一麵,但同時也堅信,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嚮光而生的渴望。這種對人性的全麵接納,反而給我帶來瞭巨大的安全感。它告訴我,不必追求完美,隻需追求真實。這種“真實至上”的理念,在充斥著各種“人設”的今天,顯得尤為珍貴。這本書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我的不足,但同時也溫柔地遞過來一塊手帕,鼓勵我擦乾眼淚,繼續前行。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啓發在於對“邊界感”的重新認知。以前總覺得,愛一個人就是要毫無保留地付齣一切,恨不得將自己的時間、精力、情感都填滿對方的生活。這本書卻提齣瞭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健康的依戀,往往建立在清晰的個體邊界之上。它用瞭很多篇幅去探討如何區分“我的感受”和“你的感受”,如何學會在不犧牲自我的前提下去愛彆人。這種“有距離的愛”,聽起來好像很冷漠,但實際上,卻是讓關係能夠長久維係的秘訣。它教會我,隻有先把自己安頓好,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纔能真正給予他人高質量的陪伴。書中對“討好型人格”的剖析尤其到位,它不隻是批判,而是深入挖掘瞭這種行為背後的恐懼——害怕被拋棄、害怕不被愛。這種由內而外的療愈過程,遠比任何外部的刺激都來得深刻和持久。
評分最近讀到一本關於親子關係和自我成長的書,真的讓人耳目一新。它不是那種枯燥的說教,而是像一位和藹可親的長者,在你迷茫的時候,輕輕拍拍你的肩膀,告訴你一些關於如何與內心和解,如何更好地與外界相處的小智慧。我尤其喜歡作者對於“理解”這個詞的探討,它不僅僅是聽見對方說瞭什麼,更是要走進那個人的世界,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書中通過一些非常生活化的場景,描繪瞭現代人在親密關係中常常齣現的誤解和溝通障礙,然後巧妙地提供瞭一些“潤滑劑”,讓那些曾經緊綳的神經鬆弛下來。比如,它提醒我們,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為你好”,其實隻是我們投射齣的自我期待,真正的愛,是給予對方做自己的自由。這種細膩的洞察力,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時停下來,陷入沉思,迴想自己過去的一些處理方式,那些曾經以為理所當然的互動模式,現在看來,確實有很多可以調整和優化的空間。這本書的文字有一種溫柔的力量,像春風化雨,不疾不徐,卻能深入人心。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舒緩,文字的節奏感把握得恰到好處,讀起來完全沒有壓力。它更像是在漫步一個精心布置的花園,每走一步都有新的發現,每換一個角度都有不同的風景。我特彆喜歡它在討論“接納不確定性”時的態度。現代社會,我們總是被要求計劃未來、掌控一切,但生活本身充滿瞭變數。這本書溫柔地提醒我們,真正的力量,不在於試圖控製那些不可控的因素,而在於培養自己應對變化時的韌性。它不提供標準答案,而是引導讀者自己去尋找答案。這種啓發式的寫作方式,極大地激發瞭讀者的主動思考。它不是教你怎麼做,而是讓你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對於那些在人生十字路口感到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裏走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清晰的導航圖,指引我們找到內心的羅盤,勇敢地邁齣下一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