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真相伤人 1
第 一章 动手不动口 5
*二章 攻克臂屈伸 29
第三章 硬核训练 47
第四章 gao级引体向上 65
第五章 进军双力臂 83
第六章 倒立与肩部健康 109
第七章 水平见真章 135
第八章 训练理念与单臂引体向上 155
第九章 单杠兄弟情 167
第十章 单杠 177
附录 训练示例 187
致谢 191
作者简介 193
单杠训练是力量训练中缺失的一环,也是锻炼上身的方式之一。《力量突破:重塑肌肉形态与功能的单杠训练》详细介绍了包括引体向上、前水平和双力臂在内的超过80种的杠上训练的执行步骤和要点,并着重讲解了针对核心区和肩部的训练。此外,力量突破:重塑肌肉形态与功能的单杠训练》提供了针对不同锻炼水平和目标的训练计划,旨在帮助健身爱好者正确掌握各类高难度杠上动作,科学练出健壮双臂、宽阔肩膀与坚硬核心区。
艾尔·卡瓦德罗,认证体能教练,是一位富有激情且广受欢迎的私人教练。他曾指导过各类学员,包括运动员、模特,甚zhi奖牌得主。艾尔凭借自己在自重力量上的精湛技艺闻名于世,他的博客也成为广受欢迎的登载自重力量训练和健身信息的网站之一。
哑铃综合训练指南
定价 45.00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版次 第1版
出版时间 2016-11-01
开本 16
作者 艾伦·赫德里克
装帧 01
页数 0
字数 0
ISBN编码 9787115431769
内容介绍
这是一本介绍利用哑铃进行全身综合健身训练的指南。书中从人体生理关键肌肉讲起,分三大部分全面介绍了如何利用哑铃进行全身的有针对性的健身训练。部分综合介绍了利用哑铃训练的技术和如何制订训练方案等内容;第二部分全面介绍了如何运用哑铃进行上半身、下半身、核心区及全身综合训练的动作要领;第三部分更具针对性,介绍了如何运用哑铃进行增加肌肉、提高爆发力、针对力量型运动、速度型运动以及敏捷及平衡型运动的综合训练方法。 本书适合所有健身爱好者阅读,尤其适合正在用哑铃和计划用哑铃进行健身的爱好者学习使用。
目录
训练动作索引表
前言
关键肌肉示意图
第1部分 哑铃综合训练
第1章.哑铃训练的益处
第2章.制订训练计划
第3章.让哑铃加入到现有训练计划
第2部分 哑铃基本训练动作
第4章.上肢哑铃训练
第5章.下肢哑铃训练
第6章.核心区哑铃训练
第7章.全身哑铃训练
第3部分 哑铃专项训练计划
第8章.增肌训练
第9章.增强爆发力训练
第10章.针对力量型运动的综合训练
第11章.针对速度型运动的综合训练
第12章.针对敏捷和平衡型运动的综合训练
我一直觉得,最好的训练书籍是那种能激发你主动探索的欲望,而不是提供所有答案的书。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对基础动作的解析已经深入到让你忍不住想去镜子前一遍遍检查自己的体态,去感受那些平时被忽略的小肌肉群的发力。在处理到关于“离心收缩控制”的章节时,它详细描述了慢速离心如何提升肌张力,但并没有给出死板的秒数要求,而是引导读者去感知肌肉在拉伸过程中的反馈。这种“引导式教学”对我来说是最高级的。它让我明白,训练的最终目标是提升身体的整体控制能力和适应性,而不仅仅是举起更大的重量或做更多的次数。读完后,我立刻对家里那套哑铃产生了新的敬畏感,感觉它们从一堆冰冷的铁块,变成了解锁身体潜能的钥匙。这本书真的提供了一个深入且全面的视角,让人重新审视自己的训练哲学。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训练系统性和可执行性的人,很多健身书籍内容虽然理论扎实,但实操起来却零散且难以组织。这本书在结构设计上做得非常出色,它巧妙地将理论深度与实用的训练计划结合起来。比如,它没有提供一成不变的“固定周计划”,而是提供了一套模块化的训练构建思路,让我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表和恢复能力灵活地搭配单杠与哑铃的训练单元。书中对于训练周期化和渐进性超负荷的讲解清晰明了,尤其是关于如何在高强度日和恢复日之间切换的指导,非常人性化。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哑铃训练时,强调了如何利用不同重量的哑铃来模仿复杂器械的轨迹,这对于居家训练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例如,如何用两个哑铃模拟高位下拉的离心阶段控制,或者如何通过单臂哑铃深蹲来矫正两侧力量不平衡。这些细节让训练计划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可以根据个人反馈进行实时调整的动态系统。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虽然我主要想找点关于如何高效利用家里的那副老旧哑铃进行全身训练的资源,但这本书提供的视角确实非常独特。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那些大家都知道的标准动作,而是花了大量篇幅深入探讨了“肌肉形态与功能重塑”这个概念,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我以前那种“练哪里像哪里”的训练思路。比如,书中对肩胛骨活动度和核心稳定性在复合动作中扮演的关键角色的描述,细致到每一个肌群的协同发力点,我以前从未在其他健身书籍里看到过如此精微的解析。尤其是关于如何通过调整握距和节奏来针对性刺激深层小肌群的部分,简直是醍醐灌顶。读完这些章节后,我立刻尝试调整了几个卧推和划船的动作细节,立刻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张力反馈。这不仅仅是一本教你怎么举铁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人体运动生物力学的入门指南,它教会我“为什么”要做某个动作,而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该怎么做”。对于我这种已经有几年训练经验,但感觉平台期已久的进阶爱好者来说,这种理论深度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它确实拓宽了我的训练视野,让我对力量训练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迫使我去关注动作质量而非单纯的重量堆砌。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看到“单杠训练”这个关键词时,其实兴趣不大,因为我更偏爱器械训练带来的稳定性和可控性。然而,这本书对单杠训练的阐述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没有把它仅仅视为一个引体向上的工具,而是把它构建成一个动态、多维度的功能性训练平台。书里有一整章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悬挂姿势”对脊柱减压和肩关节健康的重要性,这一点非常吸引我这个常年伏案工作、肩膀略显紧张的人。作者对引体向上握法的细微变化如何影响背阔肌、大圆肌乃至前锯肌的激活程度的描述,精确到连我这种挑剔的读者都感到惊讶。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引入了一些极具挑战性的自重抗阻力训练,比如L-坐悬垂和不同角度的俄式引体,这些动作不仅考验绝对力量,更考验核心的抗旋转能力。这部分内容完全是为那些希望提升自身控制力和身体觉知度的训练者准备的,让我认识到,即便没有复杂的器械,单杠也能提供无穷的训练深度和变化性。对于提升上肢拉力耐力和功能性力量来说,这部分的指导性极强。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论述方式,给我一种非常严谨且充满热情的混合感。它不像某些学术著作那样干巴巴地只抛数据,也不像某些市场化的书籍那样只喊口号。作者在解释肌肉生物力学原理时,总是能找到一种既科学又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让人感觉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在耳边进行一对一指导。比如,在讨论如何通过调整哑铃飞行中夹紧胸肌的“挤压感”来优化胸部训练效果时,作者使用的比喻和画面感极强,使得原本抽象的肌肉收缩概念变得具象化了。此外,书中对“恢复与营养策略”的论述也显得非常成熟和平衡,它没有推崇任何极端的饮食法,而是强调了长期坚持和个体化适应的重要性。这让我感觉作者真正关心的是读者的长期健康和进步,而不是短期的视觉效果。这种真诚和专业并存的基调,是许多同类书籍所缺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